【篇一】 有一次,乾隆皇帝來到蘇州,青衣小帽,喬裝改扮,在城里到處游逛,走到觀前街,看見前面有一爿小飯店,這飯店門面雖然小,店堂里卻人頭濟(jì)濟(jì),座無虛席,還有勿少顧客擠不進(jìn)店堂,只好捧著大碗陽春面,跑到馬路邊上吃。乾隆看見別人吃得香噴噴,自己肚皮也咕嚕咕嚕叫起來了。他看見店堂邊的墻頭上貼著一張紙,寫著"樓上備有雅座",于是便直蹬蹬地上了小閣樓。
樓上只有四張小桌子,乾隆坐了下來,店家拿過菜單請他點(diǎn)菜,他一眼看到菜譜上寫著一道"全家福",心想蠻好,出門就要討個吉利,于是隨口說,"就來全家福吧!"不一會兒,菜端上來了,只見那菜燒得濃油赤醬,色香誘人。乾隆用筷子蘸點(diǎn)湯嘗嘗,蠻鮮,便隨手夾起一片魚肉,向跑堂問道:"這是啥菜?”
跑堂答道:"這是烏龍肉!
乾隆聽了,有點(diǎn)不大舒服,他又夾起一塊雞爪子,間:"這又是啥菜?”
跑堂答道:"這是鳳爪。”
乾隆聽后,心里越發(fā)不痛快。他心里,我這個皇帝才稱龍,我的皇后才稱風(fēng),可這里竟然吃起龍肉、風(fēng)爪,真是大逆不道!他越想越氣,就想發(fā)發(fā)龍威。剛想拍桌子,一想自己青衣小帽,平民打扮,身邊又無侍從保駕,一旦鬧翻,諸多不便,于是,只好耍耍少爺脾氣,他喊過跑堂,操起北方口音,一定要退這道菜。無緣無故退菜,跑堂要吃賠賬,哪里肯答應(yīng)。三言兩語,雙方便吵了起來,乾隆講的北方話,跑堂講的蘇州語,兩廂語言不通,更是爭執(zhí)不休。旁邊的客人也都覺得乾隆無不道理,便紛紛替跑堂打起抱不平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著實(shí)把個喬裝改扮的皇帝奚落了一通。乾隆被弄得面紅耳赤,下不了臺,又不便露出皇帝身份,只好啞子吃黃連,走了。
后來,不知誰多嘴走漏了消息,說這個北方吃客就是當(dāng)今皇上。于是,蘇州城里城外,傳遍了乾隆在松鶴樓沒吃菜倒吃了虧的笑話。從此,人們?yōu)榱祟I(lǐng)略一下。"烏龍肉"、"鳳爪"的味道,都帶了全家老小來品嘗"全家福",把個松鶴樓擠得水泄不通,松鶴樓的生意更加興隆起來。
【篇二】
廁神最的當(dāng)然是要數(shù)紫姑了。紫姑,相傳是唐時人,姓何,名媚,字麗卿,山東萊陽人氏。她自小知書達(dá)禮,長大后嫁給了一個唱戲的優(yōu)伶。
武則天時,壽陽刺史李景謀殺了何媚的丈夫,把何媚納為侍妾。何媚年輕漂亮,性格溫柔賢惠,很得主人的喜愛?墒侵魅说钠拮泳秃懿桓吲d了。李景的大老婆又妒又恨且為人狠毒,哪里肯容下何媚?
這個大夫人本來就妒忌心重,見紫姑受寵,就總是想方設(shè)法地折磨她。常常委派她一些污*的工作,例如打掃廁所、收拾豬圈等等。
紫姑含辛茹苦地干活,終于忍受不住虐待,在正月十五這天含冤而死。紫姑冤魂不散,李景上廁所時常常隱隱聽到啼哭聲,且有刀兵呵喝的聲音。大為靈異。
紫姑死后,大家都為她難過。又傳說天帝同情她的遭遇,讓她做了神仙。
于是每到她的忌日,人們就按照她的樣子做一個小娃娃,晚上的時候在廁所或者豬欄旁邊迎接她。
人們嘴里念念有詞,說:“你的丈夫不在,你的大夫人也不在,你快快出來吧!
如果拿著娃娃的人忽然覺得手里的分量增加了,那就是紫姑神來了。人們就會擺上酒果拜祭。拜了之后,頓時覺得自己的臉上神采奕奕,十分興奮。
紫姑將自己的靈通暫時借給人們用,這時候,人就能準(zhǔn)確占卜未來一年的農(nóng)桑情況,而且在射鉤這個新年的活動方面十分精通。等靈通過去了,人就會呼呼大睡,醒來以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世間又有一種說法,說紫姑就是戚姑,《月今廣義•正月經(jīng)》說:“唐俗元宵請戚姑之神,蓋漢之戚夫人死于廁,故凡請者詣廁請之!逼莘蛉耸菨h高祖劉邦的妃子,跟劉邦的大老婆呂后因?yàn)榱⑻又疇幗Y(jié)下了仇隙。
劉邦一死,呂后就惡毒地報(bào)復(fù)戚夫人,先罰她當(dāng)奴隸,整天干苦力,呂后還覺得不夠解心頭之恨,要把她變成“人豬”,把戚夫人的兩手、兩腳砍得和豬腳一樣長,削光頭發(fā),挖掉雙眼,熏聾兩耳,還強(qiáng)迫她喝了啞藥,再扔到廁所里。
呂后還給她起了個名,叫“人彘”,即人豬的意思。然后讓兒子漢惠帝和大臣們?nèi)⒂^,漢惠帝竟自此嚇得呆傻了。后人對戚夫人的慘死是十分同情的,所以把她奉為廁神。
其實(shí)有的地方稱廁神為“七姑”,七姑是戚姑音近之訛。還有的地方稱三姑即紫姑,但大多稱廁神為紫姑。古代的廁神雖然有不同的叫法,但是歷來都是女性,這說明古代的女性多主持家務(wù)勞動,而且她們的家庭地位很低,分娩也被認(rèn)為是污*不潔之事,所以也常常被迫在廁所中分娩,所以,廁神都是女性,而且是由女性祭拜的。
【篇三】
朱元璋坐天下后,安慶公主下嫁都尉歐陽倫。是年除夕夜,已出嫁的姐妹們都回婆家過年去了,唯有新出嫁的安慶公主嫌婆家寒酸,仗著自己是馬皇后最小的親生女兒,硬是不回婆家,非要在宮中與父皇母后一道歡歡喜喜過大年。
歷來對子女管教極其嚴(yán)格的馬皇后勸說安慶公主:“你已為人妻,要敬公婆、體貼丈夫。他們多么想與剛過門的新媳婦熱熱鬧鬧地過個團(tuán)圓年!”母后見女兒不吭聲,又開導(dǎo)她:“你仗著是皇帝的女兒不回婆家,他們雖然說不出什么來,但心里會高興嗎?若要公道,打個顛倒。將來你當(dāng)婆婆后,你的兒媳是公主,過大年她不與你們團(tuán)圓,你會高興嗎?”好說歹說,安慶公主總算回婆家了。
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樂得像個孩子似的正在宮院里放鞭炮,忽見安慶公主與駙馬歐陽倫來給他們拜年了。朱元璋想:昨天夜里才把你打發(fā)走,今兒一早你們倒又來了,便問公主:“你給公婆拜過年了嗎?”安慶公主嘻嘻一笑,頭搖得像撥浪鼓。
朱元璋大怒:“我當(dāng)皇帝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怎么大年下的不先給你公婆磕頭,卻大老遠(yuǎn)進(jìn)宮先拜我們呢?去去!先去給你公婆拜年,老老實(shí)實(shí)地在家待一天侍奉他們,明天再來給我們拜年吧!”朱元璋說著回書房寫了一副對聯(lián)遞給女兒,讓他們回去琢磨,接著便將他們攆了出去。
安慶公主回去打開一看,對聯(lián)是:
羊跪乳,媳敬婆。橫批:天經(jīng)地義。
打那時起,媳婦大年初二才回娘家拜年的習(xí)俗延續(xù)下來,至今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