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訓練# #詩經拼音版《周頌·思文》原文及鑒賞#】《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最遲產生的作品為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六百年。下面是®無憂考網分享的詩經拼音版《周頌·思文》原文及鑒賞。歡迎閱讀參考!
《周頌·思文》
思sī 文wén 后hòu 稷jì,克kè 配pèi 彼bǐ 天tiān。
立lì 我wǒ 烝zhēng 民mín,莫mò 菲fēi 爾ěr 極jí。
貽yí 我wǒ 來lái 牟móu,帝dì 命mìng 率lǜ 育yù,無wú 此cǐ 疆jiāng 爾ěr 界jiè。
陳chén 常cháng 于yú 時shí 夏xià。
【鑒賞】
這是祭祀周族祖先后稷以配天的樂歌。周頌中祭祀先王之作,大都篇幅簡短。如《周頌·維清》祭祀文王,只有短短五句;此篇祭祀后稷,也不過八句。究其原因,便是周朝歷代先王的豐功偉績,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無須贅述。就此篇而論,后稷的傳奇性經歷和“誕降嘉種”、“是獲是畝”賜民百谷的無量功德,在同屬《詩經》的《大雅·生民》中便有詳盡的敘述與頌揚!洞笱拧ど瘛芳词刮茨軇(chuàng)作于《周頌·思文》之前,而它的富有神話色彩的內容則必然早就廣泛流傳于民間。
當時的祭祀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政治活動,祭祀的程序隨著樂歌(這里是《周頌·思文》)曲調緩緩進行(據王國維《說周頌》),簡短的歌辭一再回環(huán)重復,氣氛非常莊嚴,人們會感覺置身于神奇力量的控制之中,參與盛典的自豪榮幸和肩負上天使命的虔誠在此間密切融合。
正因為如此,后稷開創(chuàng)農事、養(yǎng)育萬民的功德也是在上帝授意下完成的:“帝命率育!睆膭(chuàng)作結構上看,“天”“帝”之間是一種緊扣和呼應;就創(chuàng)作意旨而言,又是天人溝通印象的有意識加深。在“人定勝天”觀念形成之后,天人溝通、天人感應的思想仍然綿延不絕,并且時時占據著正統(tǒng)地位,何況在其形成之前。在《周頌·思文》產生的當時,天人溝通應該具有甚至不需要任何藝術手段就具有的強烈的感染力量。這樣說自然不是說《周頌·思文》毫無藝術性,其實這種祭祖詩本身是一首樂歌,具有娛樂的藝術審美功用。
西周當時已經是君臨天下的政權,“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自然是這種權威的宣告,但又是秉承天命子育萬民的一種懷柔。昌盛的、向上的政權不會在立威的同時忘記立德,西周政權也保持著這種明智。
擴展閱讀:產生年代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最遲產生的作品為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六百年。產生地域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南到長江北岸,分布在陜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經文史專家考定,《詩經》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滅商(前1066年)以后產生的。
《周頌》時代最早,在西周初年產生,是貴族文人作品,以宗廟樂歌、頌神樂歌為主,也有部分描寫農業(yè)生產。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時期的產物,是中國上古僅存的史詩。關于《大雅》這十八篇的創(chuàng)作年代,各家說法不同:鄭玄認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時代的詩,《生民之什》從《生民》至《卷阿》八篇為周公、成王之世詩。朱熹認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時所定也!钡J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詩。
《小雅》產生于西周晚年到東遷以后。
《魯頌》和《商頌》都產生在周室東遷(前770年)以后。
擴展閱讀:詩經名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來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