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感受深的部分。
3、讓學生理解“真美”和“真糟”兩種評價方式的積極作用和不足之處。
4、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質疑問難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對“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不同評價的理解。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大體了解課文內容。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生字、新詞。
小組學習、小組匯報,組內發(fā)現(xiàn)易錯生字,加以強調。
3、組織朗讀練習。
二、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yè):熟讀課文,鞏固生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已經(jīng)了解了課文,告訴大家,你都知道了什么?
3、學生交流。
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瀏覽課文,理清層次。
根據(jù)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將課文分為“童年的故事”和“后來的認識”兩部分
三、學習第一部分(1—14自然段)
1、學生默讀1—14自然段,邊讀邊想你都讀懂了什么?從課文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結合具體的語句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學習第二部分(15—17自然段)
1、學生默讀15—17自然段,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
2、學生質疑(可能提出的問題):
3、以學定教,合作探究。
4、班內交流,引導學生著重理解兩種不同形式的愛。
5、相機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文中感受深的句子,并銘記在心。
五、聯(lián)系實際談感受。
在本文作者看來,愛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種是慈愛,一種是嚴愛。在平時生活中,你有過同樣的感受嗎?
六、談話總結
學生交流。
同學們,生活的道路上常會有“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樣的事,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學會平衡,就會與愛同行,揚帆遠航!
七、自選作業(yè):
。1)同學之間相互推薦有關親情的文章進行閱讀。
。2)自由組合,把1—14自然段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
(3)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以“愛的啟示”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板書設計
“真美”和“真糟”
↓↓
鼓勵提醒
↘↙
愛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領悟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感悟作者對父母評價的理解,學會正確面對父母及教師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
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的。
★領悟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法學法
★根據(jù)教學目標的預設、教學理念的定位,聯(lián)系學生實際,我準備以“以讀處思”為教學主線,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在充分討論中,讓學生、教師、文本之間互動對話。同時,輔以“談話法”、“朗讀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自然過渡。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真美”和“真糟”》這篇課文,請大家回憶一下:文章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呢?(板書課題)面對“真美”、“真糟”這兩種來源于父母的不同評價,(板書:父親、母親)你能體會到小巴德的內心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嗎?讓我們再次一起走進巴德的那段童年往事,感受他的內心世界。請大家認真讀文章的第一部分,用筆圈畫出能表明巴德感受的相關語句,并記錄下你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讀書必動筆的良好習慣,進行手、腦、口并用的立體式滲透效果)
二、品讀心路,感悟關愛。
默讀、交流、導讀:巴德寫下第一首小詩后初的心情怎樣?(興高采烈)為什么而興高采烈呢?(媽媽的夸獎)讀出相關語句,要讀出媽媽的激動及巴德
的興高采烈。你覺得當時的巴德會怎樣想呢?(引發(fā)個性思維,填補文本空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那么巴德的心情究竟是怎樣發(fā)展或變化的呢?(興高采烈——忐忑不安——痛苦不堪)引讀相關語句,采用疏理性讀、品味性讀,加深體會,內化語言,以達到與巴迪產生情感共鳴,進而為體會巴迪富有哲理的人生表達做好鋪墊。
1、媽媽邊讀邊嚷了起來:“真美!巴德,真的是你寫的嗎?”她甚至說只有神童才能寫出如此美麗的詩篇!湴粒
2、“爸爸什么時候回來?”我興高采烈地問。我想他一定比媽媽更能評判我的詩!ㄗ孕牛
3、詩只有短短十行,但爸爸似乎讀了好幾個小時„„終于,我聽見爸爸將詩稿放回盤子里。接著他直截了當?shù)嘏u說:“依我看,詩寫得很糟!”——(緊張)
4、我抬不起頭來,眼中頓時涌出了淚花!笆郎系牧釉娨呀(jīng)太多了!卑职謪s很固執(zhí),“孩子寫不出詩來也不是什么壞事,沒有哪條法律規(guī)定他非當詩人不可!”
5、我再也無法忍耐。我從餐廳跑回臥室,一頭撲倒在床上,痛苦的嗚咽著。這是什么描寫?(動作)從動詞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能想象巴德當時的感受嗎?——(傷心)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看出巴德當時能同時理解和接受這兩種不同的評價嗎?(不能接受)
剛才我們共同親歷了巴德童年的一段小插曲,通過抓住人物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細致描寫真切地感受了他的內心由“驕傲”到“自信”,再到“緊張”、“傷心”這樣復雜的變化過程。讓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語言大師,他筆下人物的語言描寫是那樣的生動、形象;人物的心里描寫刻畫得如此細膩、傳神,讓我們不禁隨著他一起歡喜,一起憂傷。這一寫法可以應用到我們的寫作中去(以讀法滲透寫法)
同一首小詩為什么會引起巴德如此復雜的情感變化呢?你怎樣理解爸爸和媽媽的評價?(小組交流,生生互補)巴德怎么看待父親的評價?你從哪些語句讀出來的?(爸爸畢竟是爸爸啊!——勉強接受)你覺得巴德此刻會怎樣想呢?(引發(fā)個性思維,走進巴德的內心世界)如果你是巴德你會更樂于接受父母的那種評價呢?假如巴德的父母表達的是同一種方式的愛,對巴德的成長將會有怎樣的影響?(讓學生走進文本,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體驗從不同角度去理解父母的愛。)
小結:“真美”是一種夸張的愛,鼓勵式的愛;“真糟”是一種認真求實的愛,嚴格要求的愛。雙方愛的方式雖然不同,但難得的是有機結合,恩威并行,給了巴德無限的力量。
歲月流逝,很多年過去了。巴德在愛的呵護下健康成長,他真的成了作家。此時巴德的內心又是怎樣理解這份厚重的情感的呢?
作者為什么會感到慶幸?體會破折號的作用。重點交流討論:面對榮譽和挫折,作者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再與文本對話,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引發(fā)個性化的理解。
我感到慶幸——我從孩提時代起,就既有愛說“真美”的母親,又有愛說“真糟”的父親!是他們教會了我如何對待形形色色的“肯定”與“否定”——首先我得不懼怕批評,不管這些否定意見來自何方,也不管這些“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決不能因為別人的否定而喪失勇往直前的勇氣;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贊揚中克服內心深處的自我陶醉!
“真美!”、、、、、、“真糟!”、、、、、、”這些似乎完全對立又相輔相成的話語,一直伴隨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它們就像兩股方向相反的風,我要竭盡全力在這兩股風中駕穩(wěn)我的風帆。
小結:正因為巴德面對批評沒有喪失勇往直前的勇氣;面對贊揚能克服內心深處的自我陶醉!所以他走向了成功。在成功的那一刻,他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對他的成長有多么重要。下面讓我們來共同分角色朗讀課文,相信此刻你們會賦予語言文字更豐富的情感。(男生讀爸爸的話、女生讀媽媽的話、共同讀巴德的話及旁白)
三、角色朗讀,整體感悟。
四、聯(lián)系實際,升華情感。
巴德理解了父母的愛,(板書:愛)所以他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把握好人生的方向。老師也嚴厲地批評過你們,你們可曾理解呢?我想大家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一定有過同樣的經(jīng)歷,那么此刻對于給過你愛的人,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嗎?(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五、總結拓展。
老師也有感受希望能與同學們共勉:我們的成長離不開陽光,也缺少不了風雨,快樂地享受陽光,勇敢地接受風雨。學會理解,懂得感恩,讓我們在溫暖的鼓勵中成長,讓我們在嚴厲的批評中茁壯!請同學們以《成長中的„„》為題寫一篇習作。
六、談收獲。
從文章中你學到了哪些寫法并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以作者自身的感受為線索,側重細節(jié)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