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指導觀察。講解:記,做記號的意思。
2、揭題:這是一根“朱德的扁擔”
3、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和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深受人民群眾的愛戴。
4、朱德爺爺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二、初讀指導
1、各自按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求: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畫出生字詞,結合上下文,想意思。
(3)讀正確。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朱德同志井岡山敵人
。2)領讀朱、志都是翹舌音,岡是后鼻音
(3)指名讀生字詞
。4)齊讀生字詞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出示堅守粉碎圍攻必須生產山高路陡
。2)理解山高路陡: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3)領讀
4、指名讀第三段
。1)出示翻山越嶺
(2)齊讀
5、各自試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三、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岡、必、守
2、其他要描紅的字
四、課堂作業(yè)
1、讀讀,抄抄,寫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同志、生產、紅軍、會師、井岡山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段
。1)默讀,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2)什么叫會師?
(3)簡介: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隊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隊伍會師。
(4)齊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想:
部隊為什么派人到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有什么困難?
。2)口頭填空
。ǎ,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從井岡山上到茅坪,路很遠,有(),(),非常難走。
。3)引讀:可是——,提問:從“爭”字可以看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4)指導朗讀,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5)過度:那朱德是怎么做的?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
(2)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
說說你準備怎樣讀好這句話?
突出“也、一道”
。3)朱德爺爺是怎樣挑糧的?先指名自由說,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穿——,做——。
。4)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朱德爺爺當時已經四十多歲了,工作又忙,可他跟戰(zhàn)士們穿戴一樣,挑的糧食也是一樣滿滿的?吹竭@里,你心里會怎么想?
指導用敬佩的語氣讀。
。5)此情次景,戰(zhàn)士們看到又會有何感想呢?
出示戰(zhàn)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
想一想,大家會怎么勸他,朱德同志又會怎么說?
指導讀出戰(zhàn)士們對他的關心之情。
。6)勸不管用,有個同志就把他的那根扁擔藏了起來,戰(zhàn)士們心里又會怎么想呢?
。7)可他們哪里想到,引讀: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朱德為什么連夜做?又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朱德拿著自己做得帶記號的扁擔心里會怎么想呢?
(8)引讀:大家見了——
。9)是啊,朱德同志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的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拍手齊念)
。10)有感情的朗讀第三段。
【篇二】
1、學會本課的生字及新詞,并學會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和人民同樂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把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體現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上。
2、通過課文對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的描述,體會老一輩革命家以身作則、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課前準備:
課件、搜集的有關朱德同志的個人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上課前老師先來一個小測驗,放松放松。(出示板凳和扁擔的繞口令)誰認為自己能把它給讀好,請你站起來自己讀一讀。
這則繞口令提到了哪兩種事物?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扁擔。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的展廳中,有一根普通而又珍貴的扁擔,它是我國將領朱德同志的。說起這跟扁擔,他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朱德的扁擔一課。
二、了解課文
1、通過課前的預習,讓同學們說說對朱德同志的了解。
2、初讀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自由讀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并在有疑問的地方作上標記。
(2)課文幾次寫了戰(zhàn)士們藏朱德同志的扁擔,朱德同志幾次削扁擔。
3、指名分自然段讀文,及時檢查同學們的讀書情況。
三、探究課文
1、通過閱讀課文,你知道文中朱德的扁擔是用來干什么的?戰(zhàn)士們挑糧上山遇到了哪些困難?
2、而作為軍長的朱德,和戰(zhàn)士們相比又有哪些更大的困難?(年齡大,工作繁忙,經常開會到深夜。)
3、面對戰(zhàn)士們無數次的勸告,朱德同志并沒有停止挑糧工作,戰(zhàn)士們想的“妙計”是什么?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體會到戰(zhàn)士們對朱德軍長的關心和尊敬,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是一種愛戴,真是“藏中見真情”啊。)
4、這個妙計對朱德軍長來說有用嗎?戰(zhàn)士們藏了幾次扁擔,朱德軍長共削了幾根扁擔?到后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床辉俨厮谋鈸?(朱德軍長在這根扁擔的正中寫上了“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幾個大字;藏了之后他還會再繼續(xù)削一根新的。)
5、是啊,看著一心為自己著想的戰(zhàn)士們,朱德同志怎么忍心責備他們哪?而朱德軍長這種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的鼓舞了大家。所以,當時在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課件出示: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
6、從這首歌謠中你們知道了什么?(這首歌謠表現了老百姓對朱德軍長的愛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這樣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總司令,一定可以粉碎敵人的圍剿。)讓我們一起有感情的讀一讀這首小詩。
【篇三】
知識目標: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能正確書寫13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教學重點:
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床仄鸨鈸笥植徊乇鈸耍?/p>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目標:
掌握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
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教學掛圖。
。1)了解什么是扁擔,扁擔的用途,擔東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師:就是這么一位偉大的將軍,他面對缺糧的困難,是怎樣身先士卒,
與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讀。
4、開火車讀。
5、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的內容。
3、了解課文詞語的意思。
三、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組詞。
3、識記生字。
4、師范寫,生書寫。
5、講評。
四、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各一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了解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床仄鸨鈸笥植徊乇鈸耍?/p>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寫詞語。
2、集體訂正。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課文,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講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全班齊讀。
2、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后會浮現什么情景?請仔細觀察文中插圖,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師生評議。
(3)指導朗讀,注意讀出艱難,辛苦的心情。
3、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1、2句,邊讀邊感悟。
。2)齊讀。
。3)自由讀第3、4、5句話,邊讀邊悟。
。4)說說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擔,后來又不藏了?
。5)指導朗讀。
(6)全班齊讀。
三、總結全文。
1、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四、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