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dāng)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賞析】
“共賞金尊沈綠蟻”,詞人雪夜月下賞梅,心情大好,不僅詩性大發(fā),酒性也大發(fā),飄飄然便吵著要喝酒,非要一醉方休才罷。“金樽”,酒樽的美稱,即豪華尊貴的金酒杯,李白《將進酒》里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可知詞人不僅要喝酒,還要用好酒杯喝!熬G蟻”,即酒面的浮沫,白居易的《問劉十九》里有“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歷代詩話》引《古雋考略》里說:“綠蟻,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綠。”又可見詞人不僅要喝酒,還要喝好酒。一次月下賞梅飲酒,還要用好酒好杯,詞人內(nèi)心該是有多高興,寒梅初放,梅花光潤明艷,玉潔冰清,月下賞梅,詞人除了極力描寫襯托梅花的美麗高潔,其實也是在襯托自己的美麗高潔,賞梅也是在自賞。
銀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綠的酒、晶瑩的梅織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寫得如夢如幻,空靈優(yōu)美,與前人的詠梅詩詞相比,詞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用比喻、擬人、想象等多種手法,從正面刻畫梅花形象,在對寒梅作了總體勾勒之后,又極力渲染其形象美和神態(tài)美。同時,此詞移情于物,以景傳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以高格獨迥、孤標逸韻、冰清玉潔的梅花自喻,梅人合一,體現(xiàn)了詞人獨有的特色。
擴展閱讀:李清照的人物簡介
李清照(1084~約1156年),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生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約卒于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xué)基礎(chǔ)。出嫁后,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金石書畫的搜集整理,共同從事學(xué)術(shù)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滿。金兵入據(jù)中原后,流落南方,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經(jīng)歷了表面繁華、危機四伏的北宋末年和*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diào)優(yōu)美。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嘆身世,懷鄉(xiāng)憶舊,情調(diào)悲傷。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須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xué)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
擴展閱讀:李清照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
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jù)今人所輯約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詞》既男性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xué)修養(yǎng),而且有大膽的創(chuàng)造精神。從總的情況看,她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生活的變化而呈現(xiàn)出前后期不同的特點。
前期: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于寫自然風(fēng)光和離別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發(fā)傷時念舊和懷鄉(xiāng)悼亡的情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
李清照前期的詞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于寫自然風(fēng)光和離別相思。如《如夢令》二首,活潑秀麗,語新意雋!而P凰臺上憶吹簫》、《一剪梅》、《醉花陰》等詞,通過描繪孤獨的生活和抒發(fā)相思之情,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轉(zhuǎn)曲折,清俊疏朗。《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寫對女伴們的留戀,感情也極其真摯。她的詞雖多是描寫寂寞的生活,抒發(fā)憂郁的感情,但從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對大自然的熱愛,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對美好愛情生活的追求。這出自一個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間派”代言體的閨怨詞來要有價值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