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xùn)練# #關(guān)于不常見的四字成語及解釋#】成語是語言中經(jīng)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dāng)于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簡短精辟易記易用。并常常附帶有感情色彩,包括貶義和褒義,當(dāng)然,也有中性的。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關(guān)于不常見的四字成語及解釋。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
1、【瓊漿金液】:瓊: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漿液,古代傳說飲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漿汁。
2、【瓊漿玉液】:瓊: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漿液,古代傳說飲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漿汁。
3、【取亂存亡】:古代國家的一種自視正義的對外策略。指奪取政治荒亂的國家,保全將亡的國家。
4、【取亂侮亡】:古代國家的一種自視正義的對外策略。指奪取政治荒亂的國家,侵侮將亡的國家。
5、【鵲橋相會】:鵲橋:古代民間傳說陰歷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比喻情人或夫妻久別之后的團(tuán)聚。
6、【染指于鼎】:鼎:古代用青銅制成的炊具,多為圓形,三足兩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點湯。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7、【人心不古】:古:指古代的社會風(fēng)尚。舊時指人心*詐、刻薄,沒有古人淳厚。
8、【榮古陋今】:推崇古代,苛責(zé)現(xiàn)今。同“榮古虐今”。
9、【榮古虐今】:推崇古代,苛責(zé)現(xiàn)今。
10、【肉林酒池】:古代傳說,殷紂以酒為池,以肉為林,為長夜之飲。原指荒*腐化、極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極多。
11、【肉袒牽羊】:牽羊:牽著羊,表示犒勞軍隊。古代戰(zhàn)敗投降的儀式。
12、【如圭如璋】:圭、璋:古代非常貴重的玉制禮器。象圭和璋一樣。比喻人的氣質(zhì)高雅或儀表軒昂。
13、【如珪如璋】:珪:玉器;璋:古代貴重的禮器。比喻人品質(zhì)高尚,氣宇軒昂。
14、【茹古涵今】:猶言博古通今。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xiàn)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15、【入門問諱】:古代去拜訪人,先問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談話時避諱。也泛指問清楚有什么忌諱。
篇二
1、【入室操戈】: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擊他。比喻引用對方的論點反駁對方。
2、【弱冠之年】:冠:古代儀禮,男子二十歲時舉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指年紀(jì)剛到成年的時候。
3、【三分鼎足】: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4、【三老五更】:相傳古代統(tǒng)治者設(shè)三老五更,以尊養(yǎng)老人。
5、【三錢之府】:古代的錢庫。
6、【三日仆射】:仆射:古代官名。舊指沉緬于飲酒的人。
7、【三日入廚】:古代風(fēng)俗,新娘結(jié)婚三日后到廚房做飯。借指初入社會或剛?cè)温殹?/p>
8、【三釁三沐】:釁: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9、【三釁三浴】:釁: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10、【三熏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攜。
11、【三薰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攜。
12、【三浴三釁】:釁: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13、【三浴三薰】: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同“三釁三浴”。
14、【叁天兩地】:叁:三。原為易卦立數(shù)之義,古代指天取奇數(shù),地取偶數(shù),三是奇數(shù)的開端。引申為人的德行可以與天地相比,或人配合天地以成三才。
15、【;∨钍浮浚汗糯凶映錾,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遠(yuǎn)大志向的意思。
篇三
1、【桑間濮上】:桑間在濮水之上,是古代衛(wèi)國的地方。①古指*靡的音樂。②后也指男女幽會。
2、【森嚴(yán)壁壘】:森嚴(yán):整齊,嚴(yán)肅;壁壘:古代軍營四周的圍墻。原指軍事戒備嚴(yán)密。現(xiàn)也用來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
3、【山崩川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認(rèn)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
4、【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認(rèn)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同“山崩川竭”。
5、【山林鐘鼎】:山林:指隱居;鐘鼎:古代的樂器鐘和盛食物的鼎,這里比喻貴族生活。到朝廷做官和隱居山林。
6、【商彝周鼎】: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禮器。商周的青銅禮器。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
7、【觴酒豆肉】:觴,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泛指飲食。
8、【上方寶劍】: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寶劍。古代天子派大臣處理重大案件時,常賜以上方寶劍,表示授于全權(quán),可以先斬后奏,F(xiàn)用以比喻來自上級的口頭指示或書面文件。
9、【上駟之才】:駟:原指古代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泛指良馬。比喻非常優(yōu)秀的人才。
10、【稍勝一籌】:籌:籌碼,古代用以計數(shù)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較起來,稍微好一些。
11、【神州華胄】:神州:指中國。我國古代華夏族的后裔。統(tǒng)指中國人。
12、【升堂拜母】:升:登上;堂:古代指宮室的前屋。拜見對方的母親。指互相結(jié)拜為友好人家。
13、【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廳堂;室:內(nèi)室。古代宮室,前為堂,后為室。比喻學(xué)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jìn),逐步達(dá)到很高的成就。
14、【笙磬同音】:笙:簧管樂器;磬:古代石制打擊樂器。笙和磬發(fā)出的音響和諧。比喻人事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和睦。
15、【十日并出】:①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個同時出現(xiàn)的太陽。②比喻*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