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訓練# #精選中長篇古代名人故事三篇#】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fā)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下面是®無憂考網分享的精選中長篇古代名人故事三篇。歡迎閱讀參考!
【朱元璋放牛讀書_700字】
金相院寺后面,有一座牛頭山,山上有一塊牛眠石,石上有一個很大的牛腳印。傳說那是朱元璋為結交天下豪杰義士,積蓄起義力量,就扮成放牛的走東闖西,到了福建。
有一天,朱元璋趕著牛來到靈秀山?吹揭蝗悍排5暮⒆,衣衫破破爛爛,一個個瘦得"洞簫腳、筆管手"。他們縮在一塊大石下哭哭啼啼。
朱元璋問他們,為什么哭得這樣傷心。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告訴他,因為旱災,山上的草都枯。孩子們死了。牛沒有吃飽,回家又要挨財主的毒打了,還不給飯吃。他們已經二頓飯沒吃了,一個個餓得連動也不能動了。
朱元璋聽了很同情這些窮孩子,就說:"他不讓你們飯吃,我們殺他的牛吃吧!"說完,他一劍把牛頭砍下來,割下牛肉,又叫孩子撿來柴草,燒火烤起牛肉來了。
烤牛肉又香又好吃,孩子們一個個吃得肚子圓圓的,直打飽嗝?墒牵粋孩子卻說:"咱們把財主的牛殺了,回家怎么交代?"聽他這樣說,孩子們一個個目瞪口呆。
朱元璋就把孩子們叫到一起,教給他們一個好辦法。
朱元璋叫一個孩子跑到財主家,對財主說:"老爺,事情不好了。那條大黑牛跑到懸崖上,前腳掉下崖去了,我們小伙伴拉著牛尾巴,怎么也拉不上來,請老爺快去。"
財主聽了,急忙往山上跑,來到山上,牛沒有了,只剩下一條牛尾巴。孩子們告訴他,牛的前腳掉下崖,他們拉著牛尾巴,想把牛拉下來,誰知把牛尾巴拉斷了,牛摔下崖去了。財主跑到崖邊一看:山崖下真的有牛頭、牛皮。牛摔死了,財主罵罵咧咧回去了。
其實,那牛頭、牛皮是朱元璋叫孩子丟下山去欺騙財主的。
據說,這些放牛孩子就跟著朱元璋打出了大明的江山。朱元璋的那頭牛,在靈秀山踩出一個大腳印。這腳印至今還在哩。
【大唐才子踏歌來_700字】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
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
在《世說新語》的字里行間,魏晉名士對浙東山水贊羨不已。流風所及,有唐三百年,無數文人騷客踏歌而來,其中不乏如盧照鄰、駱賓王、宋之問、賀知章、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等詩壇翹楚。他們自錢塘江,經浙東運河過紹興、上虞,再溯剡溪,經嵊州、新昌,至石梁而登天臺山,徜徉山水,擊節(jié)高歌,為后世留下了近兩千首唐詩,形成了一條史無前例的唐詩之路。
江山無處不風流,為什么唐代詩人獨獨鐘情于浙東山水呢?除卻峰隆峻、潭壑鏡徹,物產豐厚、足食足兵,佛國香城、仙源道蹤諸因素之外,真正吸引唐代詩人流連忘返的是對魏晉名士的追慕情懷。
“夫有非常之境,然后有非常之人棲焉!蔽簳x是士族統(tǒng)治的時代。東晉以后,王、謝、何、庾等僑姓士族爭相到浙東一帶搶置田業(yè),經營山居,隱逸于斯,待時而出。尤其是王、謝家族位居士族之冠,書法藝術以瑯邪王家為優(yōu),詩歌文學以陳郡謝家為先。他們縱意丘壑,優(yōu)游林泉,探究玄理,率性自適,此時,山水不再是純粹的客觀存在,而成為思想和情感的寄托。王羲之修蘭亭,詩書俱在,名垂青史;謝靈運伐山開徑,行吟澤畔,傳頌千古……所有這些,足以讓大唐才俊接踵而至,尋幽訪古,以開拓新的詩歌題材和文學境界。
在杜甫晚年的《壯游》詩中寫道:“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碧拼娙酥谡銝|,不僅是佳山勝水的游賞,而且是對魏晉風度與名士風尚的敬拜與追慕之旅。不管是仕途的失意,還是精神的彷徨,都會在對前人足跡的踏尋和憑吊中,使心靈得到暫時的解脫、豐富和浸潤。因此,我們說這是一條承載著詩意和精神求索的文化之路。
【海瑞的剛正不阿_1500字】
在嚴嵩掌權的日子里,別說是嚴家父子,就是他們手下的同黨,也沒有一個不是依官仗勢,作威作福的。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誰都讓他們幾分。
可是在浙江淳安縣里,有一個小小知縣,卻能夠秉公辦事,對嚴嵩下面同黨,一點不講情面。他的名字叫海瑞。
海瑞是廣東瓊山人。他從小死了父親,靠母親撫養(yǎng)長大,家里生活十分貧苦。二十多歲他中了舉人后,做過縣里的學堂教諭,教育學生十分嚴格認真。不久,上司把他調到浙江淳安做知縣。過去,縣里的官吏審理案件,大多是接受賄賂,胡亂定案的。海瑞到了淳安,認真審理積案。不管什么疑難案件,到了海瑞手里,都一件件調查得水落石出,從不冤枉好人。當地百姓都稱他是“青天”。
海瑞的頂頭上司浙江總督胡宗憲,是嚴嵩的同黨,仗著他有后臺,到處敲榨勒索,誰敢不順他心,就該誰倒霉。
有一次,胡宗憲的兒子帶了一大批隨從經過淳安,住在縣里的官驛里。要是換了別的縣份,官吏見到總督大人的公子,奉承都來不及?墒窃诖景部h,海瑞立下一條規(guī)矩,不管大官貴戚,一律按普通客人招待。
胡宗憲的兒子,平時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看到驛吏送上來的飯菜,認為是有意怠慢他,氣得掀了飯桌子,喝令隨從,把驛吏捆綁起來,倒吊在梁上。
驛里的差役趕快報告海瑞。海瑞知道胡公子招搖過境,本來已經感到厭煩;現(xiàn)在竟吊打起驛吏來,就覺得非管不可了。
海瑞聽完差役的報告,裝作鎮(zhèn)靜地說:“總督是個清廉的大臣。他早有吩咐,要各縣招待過往官吏,不得鋪張浪費,F(xiàn)在來的那個花花公子,排場闊綽,態(tài)度驕橫,不會是胡大人的公子。一定是什么地方的壞人冒充公子,到本縣來招搖撞騙的。”
說著,他立刻帶了一大批差役趕到驛館,把胡宗憲兒子和他的隨從統(tǒng)統(tǒng)抓了起來,帶回縣衙審訊。一開始,那個胡公子仗著父親的官勢,暴跳如雷,但海瑞一口咬定他是假冒公子,還說要把他重辦,他才泄了氣。海瑞又從他的行裝里,搜出幾千兩銀子,統(tǒng)統(tǒng)沒收充公,還把他狠狠教訓一頓,攆出縣境。
等胡公子回到杭州向他父親哭訴的時候,海瑞的報告也已經送到巡撫衙門,說有人冒充公子,非法吊打驛吏。胡宗憲明知道他兒子吃了大虧,但是海瑞信里沒牽連到他,如果把這件事聲張起來,反而失了自己的體面,就只好打落門牙往肚子里咽了。
過了不久,又有一個京里派出的御史鄢懋卿(鄢音yān,懋音mào)被派到浙江視察。鄢懋卿是嚴嵩的干兒子,敲榨勒索的手段更狠。他到一個地方,地方官吏要是不“孝敬”他一筆大錢,他是不肯放過的。各地官吏聽到鄢懋卿要來視察的消息,都犯了愁。但是鄢懋卿偏又要裝出一副奉公守法的樣子,他通知各地,說他向來喜歡簡單樸素,不愛奉迎。
海瑞聽說鄢懋卿要到淳安,給鄢懋卿送了一封信去,信里說:“我們接到通知,要我們招待從簡?墒菗覀兊弥,您每到一個地方都是大擺筵席,花天酒地。這就叫我們?yōu)殡y啦!要按通知辦事,就怕怠慢了您:要是像別地方一樣鋪張,只怕違背您的意思。請問該怎么辦才好!
鄢懋卿看到這封信揭了他的底,直惱得咬牙切齒。但是他早聽說海瑞是個鐵面無私的硬漢,又知道胡宗憲的兒子剛在淳安吃過大虧,有點害怕,就臨時改變主意,繞過淳安,到別處去了。
為了這件事,鄢懋卿對海瑞懷恨在心,后來,指使他的同黨在明世宗面前狠狠告了海瑞一狀,海瑞終于被撤了淳安知縣的職務。
到嚴嵩倒了臺,鄢懋卿也被充軍到外地,海瑞恢復了官職,后來又被調到京城。
海瑞到了京城,對明世宗的昏庸和朝廷的腐敗情況,見得更多了。那時候,明世宗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上朝,他躲在宮里一個勁兒跟一些道士們鬼混。一些朝臣誰也不敢說話。海瑞雖然官職不大,卻大膽寫一道奏章向明世宗直諫。他把明王朝造成的腐敗現(xiàn)象痛痛快快地揭露出來。他在奏章上寫道:“現(xiàn)在吏貪官橫,民不聊生。天下的老百姓對陛下早就不滿了!
海瑞把這道奏章送上去以后,自己估計會觸犯明世宗,可能保不住性命;丶业穆飞希樀蕾I了一口棺材。他的妻子和兒子看到全嚇呆了。海瑞把這件事告訴了親人們,并且把他死后的事一件件交代好,把家里的仆人也都打發(fā)走了,準備隨時被捕處死。
果然,海瑞這道奏章在朝廷引起了一場轟動。明世宗看了,又氣又恨,把奏章扔在地上,跟左右侍從說:“快把這個人抓起來,別讓他跑了!”
旁邊有個宦官早就聽到海瑞的名聲,跟明世宗說:“這個人是個出名的書呆子,他早知道觸犯了陛下活不成,把后事都安排了。我看他是不會逃走的!
后來,明世宗還是下命令把海瑞抓了起來,交給錦衣衛(wèi)嚴刑拷問:直到明世宗死去,海瑞才得到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