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二)
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shí)所寫的一首詩,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表達(dá)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叭照障銧t生紫煙”句點(diǎn)出了廬山瀑布的位置!跋銧t”是指廬山的香爐峰,位于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陽光的照耀下,仿佛山上有座巨大的香爐冉冉升起團(tuán)團(tuán)的紫煙!斑b看瀑布掛前川”,說明詩人是在遠(yuǎn)遠(yuǎn)地眺望瀑布!皰烨按ā,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帮w流直下三千尺”句,是詩人從近處對瀑布的細(xì)致描寫。“飛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的情景;“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湍急;“三千尺”極盡夸張,突出廬山的巍峨、瀑布的高大。盡管如此,詩人還是覺得寫得不夠,沒能把瀑布的氣勢寫到極點(diǎn),于是緊接著又是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看到如此宏大的場面,便張開了想象的翅膀,說這瀑布就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的。一個(gè)“疑”,用得空靈,若實(shí)若幻,似真似假,引人遐想,給瀑布蒙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唐代的九齡也寫過一首關(guān)于廬山瀑布的詩《湖口望廬山瀑布泉/湖口望廬山瀑布水》。詩人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通過不同的藝術(shù)手法,對廬山瀑布進(jìn)行重彩濃墨的渲染烘托,以山相襯,寫出了一幅雄奇絢麗的廬山瀑布遠(yuǎn)景圖。其中“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兩句,是詩人對廬山瀑布的概括性描寫,是詩人的第一眼所見!叭f丈”突出廬山之高。廬山聳峙于長江南岸和鄱陽湖畔,自東北向西南延伸,山體四周懸崖峭壁,氣勢巍峨雄奇,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間經(jīng)常云霧彌漫,宋代詩人蘇東坡形容這種景象為“不識(shí)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可見廬山之高大!疤鎏觥敝^天之遙遠(yuǎn),瀑布從天而降,氣勢不凡,而“紅泉”、“紫氛”相輝相映,光彩奪目,令人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