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單于臺》
唐•張蠙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賞析】
詩寫邊塞風光,通過對白日、黃河、沙浪等景觀的描繪,形成了一幅雄渾蒼茫、有聲有色的邊塞圖景。其中“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一聯(lián),語言渾樸,境界開闊,雖出于晚唐詩人之手,卻頗具“盛唐氣象”,很為后人所激賞。這兩句描寫白日升起,黃河奔騰的景象:一輪白日,從地平線噴薄而出,千里黃河,從天外飛奔而來!鞍兹铡币话阈稳菸餍钡奶,如“白日依山盡”、“白日忽其將匿”、“青關望斷,白日西斜”等等,作者稱初升的太陽為“白日”,一則顯得十分奇崛,二則可能跟邊塞的氣候環(huán)境有關,屬于生活實感的記錄。作者看到的白日是從地中崩出,看到的黃河是從天外飛來,這都是作者身在高臺之上所致。此外,“白日”、“黃河”對舉,又在寥廓蒼茫之中給人以壯麗多彩的感覺,把邊塞日出的壯美之景,極其精煉準確地概括出來。
據(jù)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載,張蠙幼年便能作詩,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之句,為世所稱。而辛文房《唐才子傳》載,《登單于臺》是張蠙落第時北游燕云邊地之作,屬于年輕時的作品。無論如何,此二句“渾成圓厚”,雄而且險,給人以身臨其境、親眼所見之感。
擴展閱讀:張蠙的作品集錦
錢塘夜宴留別郡守
四方騷動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歡。觱栗調高山閣迥,蝦蟆更促海聲寒。屏間佩響藏歌妓,幕外刀光立從官。沈醉不愁歸棹遠,晚風吹上子陵灘。
吊萬人冢
兵罷淮邊客路通,亂鴉來去噪寒空。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zhàn)功。
登單于臺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寄友人
戀道欲何如,東西遠索居。長疑即見面,翻致久無書。甸麥深藏雉,淮苔淺露魚。相思不我會,明月幾盈虛。
和崔監(jiān)丞春游鄭仆射東園
春興隨花盡,東園自養(yǎng)閑。不離三畝地,似入萬重山。白鳥穿蘿去,清泉抵石還。豈同秦代客,無位隱商山。
過蕭關
出得蕭關北,儒衣不稱身。隴狐來試客,沙鶻下欺人。曉戍殘烽火,晴原起獵塵。邊戎莫相忌,非是霍家親。
盆池
圓內陶化功,外絕眾流通。選處離松影,穿時減藥叢。別疑天在地,長對月當空。每使登門客,煙波入夢中。
野泉
遠出白云中,長年聽不同。清聲縈亂石,寒色入長空。掛壁聊成雨,穿林別起風。溫泉非爾數(shù),源發(fā)在深空。
送成州牧
清時為塞郡,自古有儒流。素望知難愜,新恩且用酬。犬牙連蜀國,兵額貫秦州。只作三年別,誰能聽邑留。
薊北書事
度磧如經(jīng)海,茫然但見空。戍樓承落日,沙塞礙驚蓬。暑過燕僧出,時平虜客通。逢人皆上將,誰有定邊功。
送徐州薛尚書
上將出儒中,論詩擬立功。州從禹后別,軍自漢來雄。遠驛銷寒日,嚴城肅暮空。龍顏有遺廟,猶得奠英風。
貽曹郎中
所作高前古,封章自曲臺。細看明主意,終用出人才。省印尋僧鎖,書樓領鶴開。南山有舊友,時向白云來。
送縉云尉
釋褐從仙尉,之官興若何。去程唯水石,公署在云蘿。野飯樓中迥,晴峰案上多。三年罷趨府,應更戰(zhàn)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