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訓練# #國學論語經典名句【品德篇】#】《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下面是®無憂考網分享的國學論語經典名句【品德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
1.君子不器。
【講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樣(只有一種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環(huán)境都能發(fā)揮君子的作用)
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講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驗他,卻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卻可用小事情考驗他。
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殺身成仁)
【講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會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只會勇于犧牲來成全仁。
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講解】做不應該做的事從而做官發(fā)財,對我來說,好比是天空浮來浮去的過眼煙云。
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講解】聰明的人不會疑惑,實行仁德的人會憂愁,真正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講解】聰明智慧的人愛水,有仁德的人愛山。聰明智慧的人愛活躍,有仁德的人愛沉靜。聰明智慧的人快樂,有仁德的人長壽。
7.當仁不讓于師。
【講解】在實行仁德之事的時候對自己的老師也不要謙讓。
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講解】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9.過而不改,是謂過已。
【講解】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才真叫過錯呢。
10.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講解】君子不因為別人的話說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為別人的品德不好就廢棄他的正確意見。
篇二
1.孝弟(tì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講解】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根本。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講解】看見賢人就應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則應在內心自我反省有無類似缺點。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講解】不怕東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勻,不怕貧困而怕不安定。
4.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講解】仁,距離我遠嗎?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隨著心念到了。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講解】自身言行正當,即使不下命令,別人也會跟著行動;若自身言行不正當,即使三令五申,別人也不會跟著行動。
6.巧言令色,鮮矣仁。
【講解】花言巧語,裝出和善的面孔。這種人,心里不會有多少“仁德”(這種人不會有真正的愛人之心)。
7.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講解】有了過錯,別人都能看到;改了,人們都會敬仰他。
8.德不孤,必有鄰。
【講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9.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講解】一個人的高尚的品質和外在的表現一致,然后才能成為君子。
10.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講解】過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將來的事來得及改正。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講解】不求速成,不要圖小利。想求速成,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