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2019年各地中考作文題目匯總及點評分析解讀#】©無憂考網(wǎng)整理發(fā)布2019年各地中考作文題目匯總及分析解讀。
2019年金華、麗水、義烏中考作文
【題目】
這組漫畫的文字內容分別是:“人要想學會飛”、“就必須先學會站立、行走”、“奔跑和攀登”、“人只有經歷這些,才能學會飛!”
這組漫畫,喚起了你的什么回憶,或者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文章?梢杂洈⒐适,可以抒發(fā)情感,可以發(fā)表見解。
要求:1.不少于500字;2.不得套寫、抄襲;3.不得出現(xiàn)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點評:
細看2019年金華語文學業(yè)考試的作文題,總體感覺作文材料新穎活波,以四格漫畫的形式呈現(xiàn)作文題目,以想“學飛”作為作文觸發(fā)點。
既切合了近些年青少年喜歡閱讀漫畫和繪本的新趨勢,也符合“青”的年齡特點,更能引導青少年成長要樹立一種“成功始于夢想,夢想成于實踐(或磨礪)”的認知或哲思。
閱讀和審題都沒有障礙,每個考生都能找到自我的回憶或人生體驗,自選適合自己的文體,做到有話可說。
本次作文立意的核心要素“學飛”和“經歷”!皩W飛”可以引申為“達到目標”“實現(xiàn)夢想”等!敖洑v”可以引申為“成長的歷練”“艱辛的付出”“奮斗的青春”等。
選材可以從夢想的實現(xiàn),必須建立在現(xiàn)實磨礪的基礎之上,同時,這種磨礪要符合“站立、行走、奔跑和攀登”由簡到難,由淺入深的成長規(guī)律,需要踏踏實實克服每一步的困難后才能達到。
反向選材,“想飛”的藍圖要變?yōu)楝F(xiàn)實,不能耽于幻想,不需求捷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經歷。另外“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從量變到質變”“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符合規(guī)律發(fā)展成長”“夢想來源實干”等相關的素材都可以切題。
另外,今年的小作文,要求以課文編者的身份,回答學生質疑的來信。素材來源于課文,高于課文,是一道任務驅動型的生活題,能夠考察學生的思辨性,和通過閱讀文本的已知知識,解釋未知(疑難)問題的實踐能力。
(劉會然)
2019年嘉興、舟山中考作文
【題目】
經歷是好的學習,研學是美的相遇。有三個題目可供選擇:
題目一:寫一篇記敘文。研學過程中關于“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印象比較深刻的經歷,寫下來向晚報投稿。
題目二:寫一篇想象作文。你有想到海底、地心、月球等地方去研學的夢想嗎,編寫一個故事,參加班級故事比賽。
題目三:寫一篇議論文。有同學說:研學其實就是在旅行中學習文化知識。你同意他的觀點嗎?寫一篇議論文,投到校長信箱。
點評:
“創(chuàng)意型”寫作考查的是學生綜合表達能力,既通過寫作反映出學生的生活閱歷、情感體驗和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和思考,以及對常見文體和語言文字表達技巧的掌握。
1.作文難度適中,大多數(shù)學生有話可說,顯示了命題者對不同學生的主觀關照與尊重。
一是學生對于“研學旅行”并不陌生,況且作文的命制與整套試卷的主題相一致。二是命題者向學生提供了三個作文題供選擇讓學生可以有更大的空間發(fā)揮個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生活閱歷、思維方法和思維習慣。三是三個題目之間難易度接近,不會造成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選擇上在得分評閱上吃虧。
2.進一步強化了寫作的文體意識。
從某種意義上講,寫作思維就是一種文體思維。三個試題一是記敘文,一是故事,一是議論文,要求非常明確。
3.有較明確的作者意識和讀者意識。
三個作文題目也有一個不同的寫作情境,命題者非常重視寫作的實用功能,用寫作來完成交流交際任務,引導寫作教育從“文章寫作”到“真實語境寫作”的轉變。三個作文題目明確規(guī)定了寫給誰的問題。一是投稿給舟山晚報,一是班級故事大王擂臺賽,一是校長信箱,不同對象就有不同的寫作要求。而這一點,在近3年中,從省教研室到市教育學院在各種教學的研討場合中都有要求,教師在教學和輔導中都有明確的指導,學生在平時也應該有足夠的準備。(和浙江卷高考作文較為相似,把自己作為作者和讀者的角度去理解題意)
4.這次作文命制體現(xiàn)這樣一個教學的理念,既作文教學不僅要和教材、課堂相勾連,還要引導學生走進社會,關注社會的變遷。
舟山市初中語文教研員蔣安定
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作文
【題目】
一、小作文:從下面4個成語中任選一個,就你的理解寫一個小故事,不能脫離成語故事的含義:刻舟求劍,狐假虎威,精衛(wèi)填海,臥薪嘗膽。
二、大作文:我與____從下面4個詞中任選一個補全題目,“演講”“書法“”朗讀”“寫作”。
點評:
“總結近年中考作文題目,小作文考查的是續(xù)寫,改寫,擴寫,縮寫和應用文寫作。今年小作文考查的是從4個成語中任選一個,就你的理解寫一個小故事,不能脫離成語故事的含義。
這樣的題目安排從有利的方面來講,可以給學生留下發(fā)揮的空間,去選取自己熟悉的成語寫作,有利于產生考場佳作。但不利的方面是,短時間內需要契合成語意思完成一個故事,有一定的難度。
今年的大作文題目命題注重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的體驗和學生的所知所能。這個命題的用意應該是鼓勵學生平時更多的觀察生活,思考生活。
寫這個考題,可以寫我與之發(fā)生的故事,可以寫自己的成長經歷,還可以寫自己的感悟收獲。要想拿高分兒,就要盡量選取新穎的材料,挖掘深刻的立意,但這兩點都不太容易發(fā)揮,所以就要看語言功底和書寫功底誰更好了。
(呼和浩特市實驗中學初三語文教師房亞欣)
2019年杭州中考作文
【題目】
在肯定別人前,首先肯定自己;
肯定別人能獲得信心,要學會換位思考肯定別人;
要真誠,發(fā)現(xiàn)別人的閃光點。
根據(jù)這三句話,任選一個角度,自擬題目作文。
點評:
1.你總是渴望得到同學的肯定,我覺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這句話其實就是“你若芬芳,蜂蝶自來”。核心詞,是要自信,要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要“善待自我”。
即便身上有“短板”,也要積極樂觀的去面對。譬如《奇跡男孩》里那位即便“毀容”也能尋找生命閃光點,并活出一番別樣風景的男孩。
樂觀自信,肯定自我。這是第一句話的佳立意。
2.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強信心;換位思考,我們也學會肯定別人。這句話的核心詞,是“換位思考”。
在充滿壓力的學習環(huán)境下,我們每一位同學都需要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肯定。但很多同學眼里看到的都是別人的“不好”,如此一來,同學關系相處得就比較緊張。
其實,你希望得到別人肯定,那么換位思考,別人也希望得到你的肯定。在生活中,任何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我們要學會去發(fā)現(xiàn),學會去欣賞,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唯有胸納海川,才能見證浩瀚的美景。
肯定別人,不是曲意逢迎,不是虛情假意,而是坦誠相待,真心欣賞,用一份真誠,用一份善意,去肯定他人身上的閃光點。所以,學會欣賞,肯定他人。這是第二句話的佳立意。
今年的杭州中考作文題,佳立意有兩個:1、樂觀自信,肯定自我。2、真誠欣賞,肯定他人。當然,也可以結合一起,先肯定自我,再學會欣賞他人。
。ū疚膩碓从凇墩阒行聢蟆罚
2019年山東煙臺中考作文
【題目】
煙臺今年的中考作文題目是:“就該這么做”。
點評:
這個題目暗含“做得好”的意思,是肯定,是欣賞,是贊美;“這么做”是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的,是符合****核心價值觀的,是黨和**倡導的**民族的共同價值。
考生在審題時要讀懂限制條件和非限制條件,這個題目的限制條件有“該”和“這么”兩個!霸摗保恰皯摗钡囊馑迹斑@么做”是“應該的”,即使有時候可能是“不愿意”或者“不想”“這么做”,但是因為是“應該”做的,所以就“必須”去做。
這樣的題目會引導學生關注自我,關注他人,關注社會和民族未來,讓學生的個人成長與祖國的發(fā)展同呼吸共命運,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明辨是非,敬畏法律規(guī)則,遵守社會公德,在利益面前永遠堅守公平正義。
所以說,在當前立德樹人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在題目的限制條件與非限制條件下,給予學生充分發(fā)揮的自主空間,這充分體現(xiàn)了命題人的用心和智慧。
(崔俊杰)
2019年山東青島中考作文
【題目】
作文一:鐫刻在___里的約定
作文二:以【不知道】為主題
點評:
半命題《鐫刻在_____的約定》,“約定”二字審題沒有難度,出題者也給了提示,可以寫親人、師友間的,也可以寫其他方面,而且還提示了這份約定的意義,關乎現(xiàn)在,關乎未來……
這個題目,比較適合寫記敘性的文體,選材范圍很廣,寫情感類、成長類等都可,重點寫他人、寫自己都行,橫式、縱式結構都可用,寫想象作文、寫小說也未嘗不可。
便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調動情感體驗,寫出真切感受,能很好地發(fā)揮水平,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選擇的是這個題目。
半命題要填的內容,也是考查學生選材、立意水平的一項重要因素,這個半命題可實、可虛,一般來說虛比實好,如鐫刻在心底、時光深處等,更易寫出自我感受,觸動心靈、打動人心;如寫與自我的約定,也比較容易出新。怎樣出新、出奇、出彩,就看學生的功力和水平了。
要想標新立異,全靠平時功力,想臨時抱佛腳,或套用、背誦現(xiàn)成文章投機取巧,顯然是無濟于事甚至會弄巧成拙的。
第二個自命題作文,比較適合寫成議論性的文章,由材料中的“不知道”生發(fā)出去,多角度立意,可以從“誠信”、“實事求是”、“學無止境”、“知也無涯”、“謙虛”、“探索未知”等多角度立意,關鍵要立意明確,條理清晰,論證充分,內容充實,語言有表現(xiàn)力,特別是要善于聯(lián)系現(xiàn)實、聯(lián)系自我,材料新鮮,有特色,切忌老生常談,寫成新八股文。
若寫成記敘文,能聯(lián)系自我生活,有真情實感,扣題切題也未嘗不可,就怕有些考生生拉硬套,牽強附會。
——青島實驗初級中學林長英
2019年浙江寧波中考作文
【題目】
學校文學社要出一期“話說家鄉(xiāng)”?O置了“家鄉(xiāng)風味”“家鄉(xiāng)風光”“家鄉(xiāng)風俗”“家鄉(xiāng)風尚”四個欄目(見下表)。請你寫一篇文章投稿。
點評:
今年作文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關注身邊的風土人情,寫出濃厚的生活氣息。
在具體的寫作方向上,#中考# #2019年各地中考作文題目匯總及點評分析解讀#中四個欄目的設置,同樣指向學生的具體生活經驗,既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又結合了當下社會熱點,引導學生愛生活、愛家鄉(xiāng),做生活的有心人。
針對寫作內容,四個欄目、四個方向的選擇,給學生提供了開闊的選擇空間。如果學生能在平日的學習生活中不囿于書齋、課本,能熱愛生活、興趣廣泛、關注時事,應該能游刃有余。
反之,如只會埋頭于書山題海,全以應試功利之心來屏蔽生活的豐富多彩,也許會選材困難,無法細膩真切地表達。
細想之下,#中考# #2019年各地中考作文題目匯總及點評分析解讀#中的四個欄目內容,學生都并不陌生,在部編教材中能找到對應的話題和寫作范例。
例如風味類可參看汪曾祺《昆明的雨》《故鄉(xiāng)的食物》(教材課后題推薦閱讀),風光類可參看八下第五單元游記類作品(如阿來《一滴水經過麗江》等)、古代散文中的游記作品(《醉翁亭記、湖心亭看雪》等)及其他寫景類作品,風俗類可參看八下第一單元(魯迅《社戲》、賀敬之《回延安》吳伯簫《燈籠》)……
但是,限于大部分學生生活經驗的不豐富,如何能在話題中寫出新鮮感和自己獨特的感受,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寧波東海實驗學校九年級語文教研組
2019年浙江紹興中考作文
【題目】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寫一篇文章。(60分)
蘇格蘭阿伯丁的馬歇爾學院大門上鐫刻著三句話:
”他們說!
“他們說什么?”
“讓他們說去吧!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哪些聯(lián)想與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可講述經歷,可抒發(fā)情感,可闡述觀點......
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題目自擬。(2)文體自選,詩歌不少于16行。(3)不少于600字。(4)不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等。
點評:
紹興這個題目,和去年很長的材料相比,今年的可謂言簡義豐,有很多東西可以挖掘,看起來蠻清爽。紹興說,今年的作文題目與生活相關,學生有話可講,題目有對生活深入的思考,這樣也可以從寫作中體現(xiàn)學生的思考力。
這個題目,三句話,都圍繞“他們說”,核心就在“題目說”,可以這樣說,這個題目主要思考對待“他們說”的態(tài)度。
怎么理解“他們說”呢?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說,“他們說什么”是種好奇,是種在意;“讓他們說去吧”是種灑脫的態(tài)度。
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面臨這種情況,當聽到別人說自己的時候,心里總會有所想法。也有人說,這三句話,也可以有別的理解。
比如第一種“他們說”,是沒有把自己放進去的聽;第二種“他們說什么”,是把自己放進去的聽;第三種“讓他們說去吧”,是把自己擺脫出來的聽。因此,這個題目可以思考,別人說和自己聽之間尋找一種適當?shù)亩ㄎ弧?/p>
這樣看來,關鍵是對“他們說”怎么理解,理解不同,思考也不同,比如,“沒事的,讓他們說去吧”,這是灑脫。“讓他們說去吧,怎么說都改變不了我”,這是堅守。“何為貴族”“讓他們說去吧”如果聯(lián)系這句話原本的語境,便不只是單純的灑脫,而是內心的強大,會聽,但不會輕易受擾!
總而言之,這個題目有很多立意可以去寫。當然作為有思辨性的題目,不一定要拘泥于一個點,可以思考“他們說”與自己的關系,可以展現(xiàn)自己對“他們說”的認識,在變化中不斷深入思考。
2019年安徽中考作文
【題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梁啟超《苦與樂》)
雖然我們的工作條件帶給我們許多困難,但是我們仍然覺得很快樂。(羅曼·羅蘭《美麗的顏色》)
你對“樂”有怎樣的認識與思考?或者,在學習與生活中,你有哪些關于“樂”的經歷和感悟?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與要求】(1)自擬題目,自選文體;(2)文中不要出現(xiàn)透露你個人身份的信息;(3)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
點評:
2019年的安徽中考作文,并沒有沿襲2006年以來的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命題模式,而是借教材改革之東風,對作文命題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了命題者的魄力和勇氣。
今年的這道材料作文,可謂別具匠心。三則材料均來自部編語文教材,不偏不怪,又接地氣!皹贰钡脑掝}非常切合考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實際生活內容,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
這三則材料體現(xiàn)的“樂”的本質內涵其實就是“喜歡一種工作或做一件事,要有責任感,不能半途而廢,雖然工作的過程很艱苦,但終通過努力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比绻麊渭兊木o扣其中的一則材料構思行文,就容易寫得膚淺,缺少思想深度。
“樂”的內涵很豐富,選材范圍很廣泛,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發(fā)掘:
1.垂釣之樂。我喜歡垂釣。垂釣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通過學垂釣,鍛煉了我的意志,培養(yǎng)了我的耐心,讓我體驗到了“釣勝于魚”的樂趣。
2.讀書之樂。先寫自己不喜歡讀書,然后寫自己參加讀書會的困惑,后在媽媽的指導下,迷上了讀書,發(fā)現(xiàn)了讀書的樂趣。……
要想寫好多則材料作文,必須認真分析材料,準確把握材料內涵,然后確定采用求同法,或求異法,或互補法。總之,只有全面地把握命題者的命題意圖,寫出的文章才會命中把心中十環(huán)。
2019年四川成都中考作文
【題目】
“從……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語,它所表達的或許是時間的推移或許是地點的轉換,或許是不同事物的關聯(lián)……
請將“從______到_______”補充完整,并將其作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②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⑤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點評:
本次作文為半命題,類似初一課內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作要點是突出事物或情感的對比、變化。作文難易適度,簡約而深刻,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有話好說,給了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表達感情的空間,又考查學生對關系的把握能力、對生活的思考與能力表達,沒有真功夫是不行的。
作文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立意:(1)從成長生活的積累入手,以個人為寫作要點,比如情感變化的“從悲觀到樂觀”;成長歷程的“從孩提時代到青蔥歲月”或“從殘缺到完美”。
(2)從社會現(xiàn)象入手,以社會為寫作要點,注意以小見大,避免“假大空”,例如寫社會文明進步“從昨天到今天”“從蒙昧到文明”。(3)從近年的**熱點入手,以時政為寫作要點,比如五四運動的意義可以寫“從1919到2019”;環(huán)境保護可以寫“從金山銀山到綠水青山”。
2019年山東濟南中考作文
【題目】
走向深處
點評:
其實,今年的作文題看著有點難,猛一下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其實仔細分析還是很簡單的。走向深處是一個過程,既要解釋深處的含義,即走向什么深處,深處有什么,走與不走有何區(qū)別,又要重點突出怎么走的,過程中經歷了什么。
理解誤區(qū):
1.一味解釋深處,不去突出走,就是寫作偏題。
2.區(qū)別表面與深處,如果寫的東西浮于表面,深入不下去,就可能造成立意的失誤。從去年的《從未止步》,到今年《走向深處》,突出了過程的寫作,也就是行文的推進思維,而今年的“深處”又加深了立意難度?梢哉f對考生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
2019年上海中考作文
【題目】這事,真帶勁
【要求】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不得抄襲。
點評:
一、回歸傳統(tǒng),有話可說
2019年的語文中考作文題——《這事,真帶勁》,一如既往地延續(xù)中考作文命題的原則:不設置審題障礙,讓考生有話好說,有內容可寫。
同時這樣帶有口語化的作文題,也讓考生心理感覺親切,有助于在考場上將自己平時的寫作水平發(fā)揮出來。
從標題來看,今年的作文題在模式上回歸了2015年至2017年三年的標題模式,但是也有不同,以往分句的模式,往往會增加一些限制,如《不止,我努力嘗試》中的“不止”就有數(shù)量的限制,今年的標題就沒有這樣的限制。
標題分句之間,也容易構成一種“關系”,從而需要考生在寫作時注意內容層次與標題這種“關系”的匹配性,如《沒想到,真沒想到》,就在語義上構成“遞進”關系。寫作時,在材料內容層次性就需要注意這種“遞進”。與這種命題模式相比,今年這層“關系”淡化不少。
二、口語化標題,有話好說
但是仍需注意的是,今年這種“口語化”標題下,“帶勁”這個詞語很容易被忽略的多種語義指向!皫拧奔瓤梢灾赶颍河辛α;有勁頭;也可以作為形容詞:使人感到滿意;能引起興致和興趣。這樣多義的指向就需要在選材時候細加斟酌,需要在敘事中增加指向“語義”的細節(jié),使材料與標題的“匹配”程度更高些,聯(lián)系更緊密些。
三、指向質樸敘事,有話能說
有鑒于此,如果要寫成一篇優(yōu)秀作文,選材也要注意到標題中“這事”與“真帶勁”的兩個短語的關系。因為標題在審題上并沒有什么障礙,所以有些考生反而容易在記敘“什么樣”的事上大加思量,忽略了在敘事的層次中如何表現(xiàn)“帶勁”的不同程度的演進以體現(xiàn)“真”這個程度副詞。
因此,在寫“這事”時,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怎樣的事”,而且要考慮“怎樣的事”如何有層次地表現(xiàn)自己對這事的(饒有興趣)態(tài)度或者是做“這事”時如何充滿著勁頭與活力。也只有這樣充分考慮材料切入角度與敘述過程中線索的展開,才能使這篇作文顯得更有“看頭”,也會在數(shù)萬份考卷中脫穎而出,讓評卷老師看得“真帶勁”。
。ㄉ虾煼洞髮W附屬第二實驗學校副校長、初中語文學科帶頭人吳鐘銘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