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社會變遷心得【1】
歲月如梭。共和國七十華誕仿佛還在昨日,今便已是百年誕辰。或許屬于我的時代已成過去,但那段奮斗的追夢年華依然沸騰于心,不禁想與你們分享那歲月。
我們的時代是變革的時代,我們的時代精神是奮斗精神。改革的號角引領著我們奮斗、前進。四十年前,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雨便滋潤了大江南北。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大漠,我們的國家一步步打開大門迎接世界。電視機、手表、汽車接踵而至,飛入尋常百姓家。泥濘的土路變成了平整的柏油路,荒蕪的漁村變成了高樓林立的大都市。老百姓從吃不飽到小康,再到全面發(fā)展的美好的生活需要。人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一天比一天熱鬧。那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早已一去不復返。而在世界上,中國更是真正“站了起來”、強了起來。我們有蛟龍下海、神舟探月,有時速三百五十公里的“復興號”,有世界第一的量子衛(wèi)星“墨子號”,我們有看得最遠的望遠鏡“FAST”天眼。這一切都離不開兩個字——奮斗。正如晚清留學生羨慕外國車水馬龍一樣,如今的我們也迎來大變革:我們也有了令人羨慕的“大國名片”。聽從時代浩浩湯湯之大潮,順應改革的號角,年輕的人們,接過奮斗的接力棒,你們準備好了嗎?
我們的時代是追夢的時代,我們的時代精神是奮斗精神。七十年艱苦追夢路漫漫,不覺回首遍地花開。偉大的變革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中華赤子的追夢奮斗。新中國成立之初,當美蘇早已展開“星球大戰(zhàn)”逐鹿太空時,中國卻只能遙望天空做著“航天夢”,錢學森、鄧稼先等一批愛國科學家毅然回國,投身航天事業(yè),從此我們先是有了“東方紅”衛(wèi)星,不久又迎來了“神舟”載人飛船,再到如今“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我們從無到有,從落后到,中國人不僅在太空留下了身影,還驕傲地向世界證明:中國是第一個登陸月背的國家;蛟S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那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中國夢已實現(xiàn),但請年輕的人們不要忘卻了那個追夢的時代,還有那用青春澆灌共和國夢想之花的前輩們。
奮斗是我們的時代精神,也是我們永遠的使命。生命不息,奮斗不息。奮斗筑造我們的時代?稍脒^,是什么使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是什么讓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是天時地利,不,是奮斗不息!中華民族從來生于憂患,從來勇于面對多災多難,但正因為奮斗,我們戰(zhàn)勝洪水,戰(zhàn)勝病疫。正因為奮斗,我們讓滾滾黃沙成綠洲。沒有那些篤志創(chuàng)新的“科技先鋒”,沒有那些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以及無數(shù)堅守奮斗的人們,哪得如此成就?奮斗吧,青年們,讓我們拉起袖子加油干!創(chuàng)造更輝煌的未來!
我的時代在那頭,你的時代在這頭,中間連接著奮斗。年輕的人們,你們了解了我們的時代,那你們準備好迎接你們的時代了嗎?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社會變遷心得【2】
七十年櫛風沐雨,七十年披荊斬棘,七十年薪火相傳,七十年并肩作戰(zhàn),七十年譜寫華美樂章。時光的藤蔓攀爬著光陰的故事,輝煌的今日總有辛勤付出的昨天,那是立志的開始,那是出發(fā)的吶喊,那是反哺的奉獻,那是追夢的傳承,那是奔跑的延續(xù)。就讓我們穿越時光,回到過去,與遠方的朋友共勉!
立志成才,踏春出發(fā),共勉青春!
那是振奮人心的一年,那是華夏大地結束風雨飄搖的一年。你們緊跟著時代的步伐,立志成才,為祖國建設做貢獻。那時他們追夢奔跑著,失敗過,迷茫過,但從未放棄過,所以你們迎來了春天,迎來了出發(fā)的號角。如今紅旗鮮艷,明珠閃耀,世界都在為你們驚嘆!朋友們,是你們用奔跑繪出了美麗的彩虹,你們砥礪前行,你們永不服輸,就讓我們緊握住你們有力的雙手,傳承下你們的追夢精神,奔向復興的明天!立志成才,共勉青春!
多難興邦,反哺社會,奉獻青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國家自力更生、日益強盛的途中充滿了艱難困苦。
2003年非典爆發(fā),2007年洪澇災害,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這些毀滅性的苦難沒有阻擋我們奔跑的步伐。多難興邦,在逆境中你們迎難而上,毫不畏懼,奉獻青春,反哺社會。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社會需要你們時,你們挺身而出,你們的身上閃爍著奉獻的光芒。那就讓我們繼續(xù)傳承奉獻,為社會,為祖國散發(fā)自己的光與熱!反哺社會,奉獻青春!
追夢奔跑,并肩作戰(zhàn),無悔青春!
這是奮斗者的時代,這是追夢者的時代。七十年前的朋友們披荊斬棘,七十年后的我們也將并肩作戰(zhàn)!昂媳е,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年們,且放自身追夢間,跑盡中華復興的壯麗征程吧!“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朋友們,且讓我們伸出手來,握一握,共同穿越這阻隔夢想的海洋,到達心中的彼岸。
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需要雨中草色綠堪染的活力,需要水上桃花紅欲燃的青春,需要胼手胝足,篳路藍縷的實干精神,加油吧,朋友,努力奔跑,繼接奮斗!
終有一日,“霜蹄千里駿,風翮九霄鵬”。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社會變遷心得【3】
站在2019,回首過往,泱泱華夏,可謂飽經滄桑,閱盡坎坷,然力積七十載韜光養(yǎng)晦,篳路藍縷之功,神州大地如今已地覆天翻,慨當以慷。從“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到港珠澳大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從“面壁十年圖破壁”,到一帶一路,美美與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風雨如晦,百廢待興,到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今日中華,成績斐然,舉世矚目,中華文明正在強勢歸來。
然而,時代往往具有雙刃劍之特征,既可能醞釀風云際會,又難以避免挑戰(zhàn)與危機。正如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一書中所預言的:“新世界沖突的主要根源,既不是意識形態(tài)也不是經濟,而文化將是截然分隔人類和引起沖突的主要根源。”文明沖突或是未來世界和平的威脅。揆諸當下,愈演愈烈的中美沖突似被一語成讖。未來世界,光影相伴,否泰共存;中華之崛起,既逢難得機遇,更臨各種艱巨挑戰(zhàn)。
山雨欲來風滿樓。面對國際風云變幻,面對世界百年難遇之變局,作為炎黃子孫,作為強國一代,作為五四薪火的百載傳人,我們必須冷眼看世界,熱心強祖國。
《周易》云:“君子終日乾乾,夕若惕,厲無咎!彼^冷眼看世界,即“終日乾乾,夕若惕”,既不能妄自菲薄,無視我中華當今之迅猛發(fā)展;更不可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迷失于一片叫好和贊美聲中。當下,冷眼看世界,是要求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冷靜的判斷,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熱心強國,就是要以深沉的愛、滾燙的赤子之心投入到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中去。一代代的愛國者,如鄧稼軒、錢學森、袁隆平、南仁東等,為中華之崛起夙興夜寐,披荊斬棘,嘔心瀝血,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宅、喪、麻木、佛系,乃至精致利己主義呢!當下,熱心強國,尤需要我們刻苦拼搏,攻克核心科技,沉著應對數(shù)字、網絡、智能及基因時代的挑戰(zhàn)。
冷眼看世界,讓我們看清腳下的路;熱心強祖國,使我們迎頭趕上發(fā)展的速度!如此,中華崛起,中國夢圓,指日可待!
強國路上,我和我的祖國一起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