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小鳥和守林老人》是教科版九年義務教材三年級下冊新入選的一篇課文。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gòu)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朗讀---品味---感悟法,目的是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zhì)疑,然后組織學生朗讀品味,后結(jié)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jié)合的特點。能積極體現(xiàn)“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并重的教學理念。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這個充滿童趣的故事,語言樸素,通過描寫一位守林老人,為保護樹林與鳥兒,在森林中安家,贏得了鳥兒們的信賴、喜愛和尊重的故事。贊美了守林老人對樹林、小鳥及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情感,歌頌了小鳥和守林老人之間因信任而產(chǎn)生的純潔友情表達了作者期待人類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
2、學生分析
現(xiàn)在的學生思想活躍,敢想,善于模仿,外界的任何新鮮事物都令他們感興趣,但他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此,許多同學大都知道一味的接受“愛”,而不懂得如何感謝“愛”,更別說去回報“愛”了。讓學生知道守林老人對樹林、小鳥及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情感。感受小鳥和守林老人之間因信任而產(chǎn)生的純潔友情,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3、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說明:
葉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的目標,所以老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的學法指導才是教學的關(guān)鍵所在。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fā)展。教學方式主要是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從“讀”中讀出情感。具體的學法指導如下:
勾畫圈點法:引導學生積極讀書,在反復讀的過程中學會抓住關(guān)鍵字詞句;
朗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人物的語言中體會把握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目標:認識課后8個生字。
能力目標:進行讀寫結(jié)合,以文中省略號為切入點,培養(yǎng)學生動筆能力。
情感目標:體會和感受小鳥與守林老人之間的信任,給人們帶來的溫馨和感動。
四、教學重點:默讀課文,提高閱讀速度,快速理解文章大意。
教學難點:體會和感受小鳥與守林老人之間的信任給人帶來的感動。
五、教學過程及資源設計
教學的主要指導思想就是由表及里,循序漸進。通過守林老人對樹林、小鳥及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情感,歌頌了小鳥和守林老人之間因信任而產(chǎn)生的純潔友情表達了作者期待人類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
。ㄒ唬┰O疑導入,直奔主題
1、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一位善良的老人,他已經(jīng)年近花甲,卻做了一件不尋常的事,他在樹林蓋了一間小屋住下了,你們想知道接下來發(fā)生的事嗎?那好,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快樂讀書屋八,走進《小鳥和守林老人》。
2、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1、自由(輕聲讀、大聲讀、默讀、選自己喜歡的段落重點讀)閱讀課文,遇到生字標記出來,并讀至熟練為止。
2、理解生字新詞(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3、在不理解的詞或句子下做標記,與學生討論解決或向老師請教得出答案。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師板書:懷疑——信任——喜愛——懷念
。ㄈ┢纷x感悟,以讀促悟
1、引語:這是一則美麗的童話故事,通過鳥兒和老人從懷疑到信任再到相依相伴的過程,描繪了因人與鳥兒之間的信任而帶來的溫馨情感,讀來讓人感動。
2、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讀一讀,好嗎?看你能不能讀出自己的感受。
3、匯報讀。
。1)讀讀詞語,說說你的理解。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評議。
(3)簡單地說說課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討論后歸納:課文講了一位老人盡職盡責地守護樹林,得到了鳥兒們的尊敬與愛戴。
4、再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1)默讀課文,思考討論:鳥兒們對老人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
(2)根據(jù)鳥兒結(jié)老人情感的變化,把課文劃分為四個段落。
。3)匯報分段情況,并說明理由。
5、指導朗讀,理解文本
。1)指名朗讀課文(1-2自然段),師生評議
。2)指名讀描寫老人的句子,朗讀中理解,朗讀中感悟。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齊讀課文第7-9自然段,感受老人與鳥兒和諧相處的親密場面。
。5)為小鳥與老人設計一段對話,表達老人的欣慰與小鳥的興奮。
。6)想一想:老人為什么“這一夜睡得很香”
教師相機歸納:老人通過自己的行為感化了鳥兒,消除了鳥兒們心中的戒備,贏得了鳥兒們的信任的愛戴,慢慢地和鳥兒們和諧相處了。
。7)學習第三10-14自然段,輕讀課文標記出描寫鳥兒行動的句子。
感悟出:小鳥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感變化,是因為老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小的關(guān)愛。作者借小鳥的視角揭示出一個發(fā)人深省的道理:只要人類真心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就一定能贏得它們的尊敬和信賴,才能與大自然和諧美好地生活下去。
。8)感受小鳥對老人不舍之情
。ㄋ模┳x寫結(jié)合,升華情感
同學們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含淚送別老人的鳥兒,你就是這無數(shù)鳥兒中的一員,你在盤旋,你在哀鳴。告訴老師,在你的一句移動中,包含著怎樣的情感?你又在訴說著什么?把你的情感傾注在筆端,以“親愛的手林老人,我想對你說……”為題,把對老人想說的話,書寫在紙上好嗎?(配樂書寫)。
。ㄎ澹┛偨Y(jié)全文,強化主題
在對老人深深的眷戀中,我們聽到的不是挽歌,而是一曲信任的贊歌。真心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贏得他人的信任,也能用坦蕩的胸懷信任他人!
六、板書:
14小鳥和守林老人
懷疑-信賴-喜愛-不舍
小鳥------與------守林老人
愛和諧相處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內(nèi)容。
2、體會和感受小鳥和守林老人之間的信任給人間帶來的溫馨和感動,培養(yǎng)愛心和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意思。
2、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與環(huán)保意思,懂得人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小鳥和守林老人》的生字和新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走進那片茂密的樹林,聆聽小鳥和守林老人之間那動聽美麗的故事。打開書本52頁。板書課題。
二、聽錄音,熟悉課文內(nèi)容。
三、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請同學們快速的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小鳥情感變化與行動的句子,并分析其原因;找出描寫老人的句子。
1、學生討論交流;
2、組長匯報討論結(jié)果;
3、師生共同總結(jié)。
四、品讀句子,理解文本
1、鳥兒們銜來無數(shù)的花瓣,無數(shù)的綠葉。伴著陽光,樹林里下了一場花瓣雨,綠葉雨。飄落的花瓣和綠葉,掩蓋了林中的小屋,灑滿了彎彎的小路。
說說“花瓣雨”和“綠葉雨”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它們代表了什么?給我美麗、清新、純潔的感覺,代表了鳥兒對老人的感覺與不舍。
2、老人帶著黑狗,叫喊著去阻攔利斧的揮舞。想象老人阻止砍伐者的情景,感受老人的一身正氣。
3、那伙人走了,老人輕輕撫摸受傷的樹干,撫摸流出樹脂的傷痕。又拾起從樹枝上震落的鳥窩,穩(wěn)穩(wěn)地安放在樹枝上。
找出表示老人動作的詞,體會老人對樹林和鳥兒的憐愛之情。
4、老人走動在濃密的樹蔭里,滿頭白發(fā),像一朵碩大的蒲公英,是一盞明亮的神燈!
這個比喻句的含義是什么?
有感情的朗讀這些句子。
五、朗讀交流
朗讀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說其原因。
六、拓展延伸
1、假如你就是這無數(shù)鳥兒中的一員,你想對守林老人說些什么呢?以《親愛的守林老人,我想對您說……》為題,把對老人想說的話,書寫在紙上好嗎?
2、小鳥和老人之間還會發(fā)生哪些有趣、快樂、幸福、難忘……的故事呢?
板書設計:
小鳥和守林老人
驚詫——發(fā)現(xiàn)——拜訪——送別
害怕——喜悅——興奮——留戀
鳥與人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