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崔氏知禮,誡子名揚,夜分猶績,媲美敬姜。
隋朝時,鄭善果的母親崔氏,她的兒子做了大官,襲了爵位,但她仍然親自紡紗織布,每天一直做到半夜里才睡。鄭善果見母親這樣辛苦,就對母親說:“兒子已經(jīng)做了官,封了侯,所得的俸祿,也是很富足的,母親為什么要自己辛苦到這般田地呢?”崔氏聽了就說:“我從前以為你已經(jīng)懂得天下的大道理,現(xiàn)在聽你講出這番話來,道理還是沒有明白,怎么可以去辦理國家的公事呢?你要曉得這些俸祿,是皇上回報你的上代丟掉了性命的功勞,照理說你把這些俸祿,應(yīng)當(dāng)先去分散給那親戚人家,表示是先人的恩惠,至于紡紗織布績麻等等,都是做婦人的份內(nèi)應(yīng)做的事,上自皇后、下至做官人的妻子和讀書人的妻子,都應(yīng)該盡她應(yīng)盡的責(zé)任,如果有懶惰的人,這就是驕逸的行為了。我雖然不懂得禮法,但怎可以自己破壞自己的名譽呢?”
詩曰:臧氏義保,護(hù)公子稱,以兒代死,魯國復(fù)興。
周朝時,有一個很有義氣的女仆臧氏,她是魯國公子稱的奶媽。那時候有個名叫伯御的人造反,殺掉了魯國的國君懿①公,篡奪了君位,差人四處尋找公子稱,要把公子稱殺掉。臧氏就叫自己的兒子穿了公子稱的衣服,睡在公子稱所睡的地方,于是伯御錯把臧氏的兒子殺掉了,臧氏抱了公子稱逃了出去。魯國里的大夫,知道公子稱在臧氏那里,就請周朝的天子殺了伯御,立公子稱,后來成為魯國里的孝公,魯國人很敬重臧氏的義氣,就叫她“義保”。
【注釋】①懿:yì,美,好,(多指德、行)。
詩曰:杜后治家,夙有禮法,教子君難,得綿宋業(yè)。
宋太祖趙匡胤①的母親杜氏治家嚴(yán)謹(jǐn),并且很有禮法。宋太祖是她的五個兒子中的二兒子。后來太祖做了皇帝,尊了杜氏做皇太后,太祖就在宮殿里拜母親,臣子們跟著道喜,可是這位杜太后卻變了臉色,心上并不覺得歡喜,左右的人就問她:“我們聽說做母親的因為兒子顯貴而顯貴,F(xiàn)在你的兒子做了皇帝,真是富貴極了,為什么你的心里還感覺著不快樂呢?”杜太后說:“我聽古話說,做皇帝是不容易的事,因為皇帝的位置居在萬民之上,若是他把國家治理得不錯,那么這個位置,當(dāng)然是很尊貴的;若是沒有做好,失了駕馭的方法,那么就是要想做一個平民小百姓,也是辦不到的,這就是我所以憂愁的原因。”宋太祖恭恭敬敬地接受了母親的教誨。
【注釋】①胤:yìn。不飲酒酒是狂藥,飲必亂性,醉則反常,越禮犯分。
勿吃,免致大喝,聰明智慧,常保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