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
【原文】
青陽開動,根荄①以遂②,膏潤③并愛④,跂行⑤畢逮。霆聲發(fā)榮⑥,處頃聽⑦,枯槁復(fù)產(chǎn),乃成厥命。眾庶熙熙⑧,施及夭胎⑨,群生啿⑩噬,惟春之祺。
【注釋】
、偾D(ɡāi):草根。②遂:生出。③膏潤:指雨露滋潤。④愛:覆蔽。⑤跂行:這里是泛指動物用腳走路。⑥榮:指草木開花。⑦處頃聽:這句是說蟄伏在巖洞里的動物都傾聽而起。,與“巖”相通。頃,與“傾”相通。⑧眾庶熙熙:眾庶,眾多的生命。熙熙,和樂的樣子。⑨施及夭胎:施,延伸。夭,還沒有生長的生物。胎,處于母胎中的生物。⑩啿(dàn):豐厚的樣子。祺:福,福佑。
【譯文】
春天來了,小草開始生根發(fā)芽。春天的雨露滋潤萬物,一切動植物都得到了雨露的覆蔽。春雷陣陣,聽到春雷的聲響后,蟄伏在巖洞里的動物無不歡欣,隨之而起,結(jié)束了漫長的冬眠,開始了春天新的生活。冬天枯萎了的草木也都生出了萌芽,一切生命在春的季候里都得以成長。春天萬物和樂,春天的恩澤廣及尚未出生和成長的生命。萬物繁殖眾多,都是因為受到了春天的福佑。
【賞析】
青陽,指春天。漢代舉行祭天大典的時候,也祭祀四時之神。這首《青陽》是專為祭祀春天之神而作的。歌中寫出了大地回春的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也表達了向神靈祈福的心愿。
《天門》
【原文】
天門開,詄①蕩蕩②,穆③并騁,以臨饗④。光夜燭⑤,德信著,靈浸鴻⑥,長生豫⑦。太朱涂廣⑧,夷石為堂⑨,飾玉梢⑩以舞歌,體招搖若永望。星留俞,塞隕光,照紫幄,珠煩黃。幡比翅回集,貳雙飛常羊。月穆穆以金波,日華耀以宣明。假清風(fēng)軋忽,激長至重觴。神裴回若留放,殣冀親以肆章。函蒙祉福常若期,寂謬上天知厥時。泛泛滇滇從高斿,殷勤此路臚所求。佻正嘉古弘以昌,休嘉砰隱溢四方。專精厲意逝九閡,紛云六幕浮大海。
【注釋】
、僭e:忘記的意思。②蕩蕩:廣遠的樣子。③穆:和樂。④臨饗(xiǎnɡ):下來享受祭祀。⑤燭:照耀。據(jù)史書記載,漢武帝祭祀天神太一時,當(dāng)晚夜空便有了美妙的光澤。漢武帝信以為真,認為是恩德信義感動了上天的明證。⑥靈浸鴻:靈,指神靈。浸,指德澤所沾蓋。鴻,大。⑦豫:安樂。⑧太朱涂廣:指祭神的場所,用紅漆涂刷殿的大屋。⑨夷石為堂:也指祭神的場所,用平整的石塊砌成的殿堂。⑩梢:舞動的人手里拿著用玉裝飾的竿子。體:象征。俞:答應(yīng);丶夯匦臉幼。常羊:指逍遙的樣子。華耀:光華照耀。激長至重觴:這句說祭祀者迅速地多祭獻祭品。激,迅速。放:寄托。滇滇(diāndiān):形容眾多豐盛的樣子。佻:開始。砰隱:盛大的意思。
【譯文】
天門開后,望見天體廣遠,這樣浩大的境界使?jié)h武帝言形俱忘。眾神都和樂地馳騁而來享受祭祀。祭祀時,夜有美光,漢武帝認為是神靈顯通,以為恩德信義感動了上天。神靈的德佑,廣大無私,使皇帝能得到長生之道而安樂。祭神的場所都是經(jīng)過精心裝飾的。用紅漆涂刷殿的大屋,用平整的石塊砌成了殿堂,祭祀在這樣的場所舉行,顯得恭敬而莊重。舞者拿著一端用美玉裝飾的竿子起舞唱歌,竿旗上畫有人們長久仰望的北斗星。眾星留意到人們的祭祀,用發(fā)出光芒來表示許諾。眾星如珍珠一樣發(fā)出黃色光芒,照亮殿中紫色的帷帳。舞者動作來回飛旋如同禽鳥比翼飛翔,日月都為之光芒四射。想憑借著清風(fēng)之力使神靈長久留下,漢武帝也迅速地多次向神靈獻祭品。神靈在那里久久不去,漢武帝的心情分外激動。希望神靈能夠留下,使?jié)h武帝親自為神靈獻上樂章。假如能夠得到神的允許,他將帶著盛大的隨從上游天空。漢武帝衷心地希望得到長生,愿將此心愿訴諸神靈。選擇這樣的占日來祭祀神靈以得到吉祥昌盛,美好和吉祥一定會充滿四方。漢武帝一心想上天游仙,俯視大地好比是浮游于大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