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知識點: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lián)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fā)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zhuǎn)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2.《春曉》作者孟浩然了解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年四十,游長安,應(yīng)進士不第。曾在太學(xué)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dāng)R筆。后為荊州從事,患疽卒。曾游歷東南各地。詩與王維并稱“王孟”。其詩清淡,長于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nèi)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shù)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3.《春曉》生字掌握
曉【xiǎo】部首:日結(jié)構(gòu):左右筆畫:10筆畫順序:豎、橫折、橫、橫、橫、斜鉤、撇、橫、撇、豎彎鉤組詞:分曉
眠【mián】部首:目結(jié)構(gòu):左右筆畫:10筆畫順序:豎、橫折、橫、橫、橫、斜鉤、撇、橫、撇、豎彎鉤組詞:蠶眠
覺【jué】部首:見結(jié)構(gòu):上下筆畫:9筆畫順序:點、點、撇、點、橫撇/橫鉤、豎、橫折、撇、豎彎鉤組詞:自覺
聞【wén】部首:門結(jié)構(gòu):半包圍筆畫:9筆畫順序:點、豎、橫折鉤、橫、豎、豎、橫、橫、橫組詞:令聞
啼【tí】部首:口結(jié)構(gòu):左右筆畫:12筆畫順序:豎、橫折、橫、點、橫、點、撇、點、橫撇/橫鉤、豎、橫折鉤、豎組詞:啼鳴
聲【shēng】部首:士結(jié)構(gòu):上下筆畫:7筆畫順序:橫、豎、橫、橫、豎、橫、撇組詞:叫聲
4.《春曉》反義詞掌握
來-去多-少落-起
5.《春曉》譯文及生字注釋掌握
春眠不覺曉
譯文: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
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曉:早晨,天明,天剛亮的時候。
處處聞啼鳥
譯文: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
聞:聽見。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
夜來風(fēng)雨聲
譯文:回想昨夜的陣陣風(fēng)雨聲
“夜來”句:一作“欲知昨夜風(fēng)”。
花落知多少
譯文: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花落”句:一作“花落無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6.默寫古詩,并填空生字
練習(xí)題:
知 識 冬 眠 落 日 人 民
dōng mián luò rì rén mín zhī shi
二、一字組多詞。
聲()()()
民()()()
三、加一加,組新字。
()+()=眠 ()+()=知
()+()=曉 ()+()=爸
四、填一填。
口()心非 有的放() ()涯海()
五、多音字組詞。
jué() shǎo()
覺 少
jiào() shào()
六、填空。
春曉
春()不覺(),
處處()啼鳥,
夜來風(fēng)雨(),
花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