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夏天的一個周末(mo),五歲的薩(sa)沙和哥哥托(tuo)利亞,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氣是那么清新。他們來到林中的一片空地。那里盛開著美麗的鈴(ling)蘭花。
“看!這兒還有一朵野薔薇呢!”大家被薩沙的叫聲吸引過來。原來有一叢野薔薇,被鈴蘭花簇(cu)擁著,開出了第一朵粉紅色的花。帶著露珠的花朵隨(sui)風舞動,芬(fen)芳(fang)撲鼻。一家人坐在野薔薇旁邊,聊(liao)起天來。
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緊接著,下起了傾(qing)盆大雨。媽媽趕緊從背包里拿出雨衣遞(di)給身邊的托利亞,托利亞又把雨衣給了薩沙。
薩沙不解地問:“媽媽,您和托利亞都需要雨衣呀,為什么要給我呢?”
媽媽回答說:“我們應該保護比自己弱小的!
薩沙又問:“這就是說,我是弱小的了?”
“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弱小的!眿寢屨f著摸了摸薩沙的腦袋。
薩沙朝薔薇花叢走去。大雨已經(jīng)打掉了兩片薔薇花瓣,花兒無力地垂著頭,顯得更加嬌(jiao)嫩。薩沙掀(xian)起雨衣,輕輕地遮在薔薇花上,問道:“媽媽,現(xiàn)在我還是弱小的嗎?”
媽媽笑著說:“不,不,你能保護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練習題】
xiǎodǎo zhǎnxiàn míngshènɡ jiànzào qīnɡshā huánrào
( ) ( ) ( ) ( ) ( ) ( )
yǐnyuē táiwāns hěnɡm(xù)àoshènɡ
( ) ( ) ( )
二、填空。
1、日月潭是我國省大的一個湖。它在臺中附近的_________上。那里群山環(huán)繞,_____________,周圍有許多______________。
2、湖中央的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___________________,叫日潭;南邊像_________________,叫月潭。
3、清晨,湖面上________薄薄的霧。天邊的________和山上的點點燈光,_____________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陽________,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________地________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__________,周圍的景物一片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
4、日月潭_______________,吸引了______________的中外游客。
【教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1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芳香撲鼻”、“悶熱”造句。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向薩沙一家人學習,自覺保
護弱小者。
教學重點:
理解課后習題4兩個重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后一個自然段薩沙所說的反問句的含義。
教學媒體:投影、錄音
教學時間:2課時
板書設(shè)計:
14我不是弱小的
相讓雨衣
爸爸媽媽薩莎薔薇
保護弱小者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jié)合課文理解詞義。
2、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
讀好句子,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聽錄音,揭示課題。
師:假日里,一家人來到森林里游玩,在林中曠地上發(fā)
生了這么一個動人的故事。請聽錄音《我不是弱小的》(出示課題)。
檢查:聽了故事,你知道課題中的“我”是誰?故事中還有哪些人物?
質(zhì)疑:當你只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頭腦中產(chǎn)生了哪些迫切想弄明白的問題?(為什么說“我”不是弱小的?)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注意讀區(qū)分前、后鼻音。
前鼻音:悶纖
后鼻音:曠滂
。2)讀誰下列多音字:假日()
。3)朗讀下列詞語:
聊天滂沱旁邊芳香撲鼻聚精會神曠地
附近薔薇悶熱大雨如注嬌嫩纖弱
2、再讀課文,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檢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指導朗讀好下列句子:
父親、母親、五年級的學生托利和四年級的學生薩沙。(注意停頓)
“這么說我就是弱小的了?”薩沙反問道。(讀出反問語氣)
“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不就是弱小的了嗎?”媽媽笑著回答說。(讀出反問語氣)
“現(xiàn)在我該不是弱小的了吧,媽媽?”薩沙問道。
3、三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讀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導書寫生字。
1、找一找:哪些生字不容易寫好?說說書寫時什么地方
應該注意?
2、教師范寫下列生字:
薔、薇:草字頭占整個字的四分之一。
聊:左高右低,左偏旁約占整個字寬的三分之一。
四、作業(yè)。
1、見習字冊。
2、比一比,再組詞。
曠()薔()嬌()滂()
擴()墻()驕()傍()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薩莎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
教學重點:
理解課后習題4兩個重點句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
1.(點示課題)“我”指的是誰?
2.出示,朗讀。
悶熱雷聲大作滂沱大雨
薔薇芳香撲鼻嬌嫩纖弱
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3.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誰能根據(jù)以上詞語的提示,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1)同桌說說,后指名說說,用上剛才的詞語。師生評議。
2)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那句話有道理?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齊讀。
3.過渡:這一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薩莎又為什么說自己不是弱小的?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指導細讀課文
。ㄒ唬┘氉x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時間天氣地點人物
2.聯(lián)系課題,你還知道什么?
(薩莎是一家人中弱小的)
。ǘ┘氉x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中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森林里的美好景象;下起了大雨,一家人相讓雨衣。)
2.森林里非常美好?我們一起來看這句話。
。1)出示句子:
“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的,芳香撲鼻!
。2)認真地讀一讀,體會一下,你覺得什么地方美?該怎么讀。
指名讀,師生評議。
。3)想欣賞林中的美景嗎?媒體演示畫面: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的,蜜蜂在花叢中“嗡嗡”地叫。
理解“一叢叢”。“芳香撲鼻”是什么意思?
。4)指名學生口頭造句。
“芳香撲鼻”指的是花草的香味很濃郁。你能用這個詞語說上一句話嗎?
3、森林是這樣美好,一家人坐在草地上,有的聊天,有的看書,心情多么舒暢!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在這“大雨如注”的時刻,薩莎的家人是怎樣做的呢?
。1)出示句子:“爸爸趕忙把雨衣給了媽媽,媽媽接過雨衣沒有穿,卻把它給了薩莎!
(2)自由讀,說說從這句話中你了解了什么。
。ㄋ麄冎挥幸患暌;他們都想到的是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后雨衣讓給了小的薩莎。)
。3)指導朗讀。該怎么讀好這句話呢?
4.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過渡:薩莎的家人在大雨中挨個兒相讓雨衣,這是為什么?薩沙也不明白,我們來看課文。
。ㄈ┘氉x第3-8自然段
1.同桌練習朗讀這幾個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深的話用筆畫出來。
2.讀后交流。
1)相機出示句子:“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聯(lián)系上文說說薩莎的父母是怎樣做的?
相機再次出示:爸爸趕忙把雨衣給了媽媽,媽媽接過雨衣沒有穿,卻把它給了薩莎。
從他們的行動中你明白了什么?
(他們每個人都在自覺地保護弱小者)
指導朗讀。
2)相機出示句子:“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不就是弱小的嗎?”
。1)這句話什么意思?
(2)朗讀體會,你能把這句話的意思讀出來嗎?
3)相機出示句子:“現(xiàn)在我該不是弱小的了吧,媽媽?”
這句話什么意思?
媒體出示句子:“現(xiàn)在我就不是弱小的了,媽媽!”朗讀對比
。1)薩莎為什么說自己不是弱小的?(因為前面媽媽說過要是……,現(xiàn)在他保護了比自己弱小的薔薇花。)
(2)你覺得薩莎說這話時該是一種怎樣的心情、語氣呢?指導朗讀。
。3)那么誰是弱小的?
媒體演示畫面:滂沱大雨中,薔薇花毫無抵抗能力的畫面。
指名說說畫面意思。
現(xiàn)在我們來讀讀書上的句子。
。4)媒體出示:第7自然段,女生讀第3句話。還記得下雨前這些花兒是怎樣的嗎?齊讀有關(guān)句子,F(xiàn)在薩沙看到滂沱大雨……(引讀),是怎樣做的?
自讀第7自然段,用“--”標出描寫薩莎動作的詞,想一想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聯(lián)系上下文,練習用上“因為……,所以,薩沙把雨衣蓋在薔薇花上”來說說。
A媽媽是怎么說的?
B花兒怎么樣了?前后兩段進行對比。
C薩莎不想當弱小的?
結(jié)合理解“滂沱大雨”。課文中還有哪個詞與它的意思相近?
你還知道哪些詞也是形容雨下得很大的?
結(jié)合理解:“嬌嫩纖弱”
D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
3.練習分角色朗讀薩莎與媽媽的對話。
同桌分角色練習,指名分角色朗讀。
三、總結(jié)課文
薩莎在家人的影響下,學會了保護弱小者。再朗讀課文,感受薩沙全家保護弱小者的可貴品質(zhì)。同學們,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該怎么做呢?(學生交流)老師相信大家明白了這個道理一定會做到的。
四、指導造句
悶熱
1.師述幫助學生拓寬思路:
悶熱的天氣中,人們有什么感受?(氣都喘不過來,身體發(fā)熱、易出汗等)
你還知道小動物有什么反應嗎?
。唑训惋w、魚兒浮出水面透氣、螞蟻要搬家等)
悶熱的天通常會發(fā)生怎樣的天氣變化?
2.學生練習說話,師生共同評議。
五、作業(yè)
1.造句。
2.課后將這個故事講給鄰居的小弟弟、小妹妹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