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抗戰(zhàn)中軍民是如何以民族大義為重,同仇敵愾,抗擊日寇的。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文中要求識的生字。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讀書指導
1.解題:為什么會有“缺口”?誰留下的“缺口”?
2.學生自由讀,要求學生讀準、讀通、讀順。
3.檢查學生讀書情況,隨機糾正,指導。
4.說一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
二、討論
討論問題:
1.大胡子為什么要為饑民跪下?
2.大家在如此饑餓的情況下,為什么又將抓到手的饅頭默默地放到車上?
3.當大胡子少校和耿師長站到尤小翠的墳前時心里會想些什么?你們此時心情如何?
討論方式:
1.自主讀書感悟。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4.教師總結(jié)。
三、積累內(nèi)化
在文章中找出有關(guān)描寫人物外貌的語句。
四、識字指導
“觸、栓、搐、振”是翹舌音不要念成平舌音。
五、作業(yè)
寫一篇讀后感。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抗戰(zhàn)中軍民是如何以民族大義為重,同仇敵愾,抗擊日寇的。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硝、觸、搐”等7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一定吃過饅頭吧?假如給你一個有缺口的饅頭你會要嗎?可是有個人卻把一個有缺口的饅頭一直珍藏了34年,臨終前還一直叮囑這個饅頭傳下去,并把這個饅頭的故事講給所有的孩子們聽。同學們你們想聽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屋”去聆聽這個故事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字音讀準;并在讀的過程中標出自然段。
2、出示字詞,采用男女生賽讀的形式,讓學生認讀。
3、學生分段讀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感悟課文。
1、通過讀文相信這個感人的故事已經(jīng)深深印在我們腦海了,回顧課文1—6自然段,說說你從這幾段中知道了什么?
2、可見情況真是危急!在這樣危急時刻,爭分奪秒時刻,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發(fā)生了什么?
3、就在這個時候,饑民們是怎樣做的?事情又是怎樣發(fā)展的?
讓我們默讀7—18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你喜歡的符號畫一畫。
學生匯報。
(1)當學生匯報少校給饑民跪下那一段,適時提問大胡子少校為什么要給饑民跪下?體會當時他的心情,并指導朗讀。
。2)當學生匯報小女孩交饅頭那一段,要讓學生把感動的景象用朗讀表現(xiàn)出來。
分角色朗讀小女孩與少校的對話。體會當時少校的心情,想一想此時你想對小女孩說些什么?
。3)當小女孩匯報所有饑民都把饅頭交上去那一段,讓學生對比饑民之前與現(xiàn)在的行為。想一想饑民在如此饑餓的情況下,為什么又要將抓到手里的饅頭默默地放回車上?
4、少校歸來時,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大胡子少校和耿師長站到尤小翠墳前時心里會想些什么?她們的心情怎樣?
6、一個有缺口的饅頭,就這樣保留了34年,將軍在臨終前說把這饅頭傳下去?那傳下去的僅僅是饅頭嗎?還有什么?
四、練筆。
面對今天的學習生活,你有哪些感想?你想對小女孩說些什么?
五、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今后也要學習小女孩那個團結(jié)對敵,一致對外,以大局為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