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20xx年7月,我受組織選派到湘鄉(xiāng)市中沙鎮(zhèn)紫峰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前,我積極參加集中學習培訓、掌握政策法規(guī),駐村后,勤走訪、深調研,理清了全村的發(fā)展思路,從“一戶一策”定點幫扶等方面著手,制定精準扶貧方案,以項目實施為抓手,堅持用心、用情、用腦,把幫助貧困戶脫貧作為第一追求,把發(fā)展村級產(chǎn)業(yè)改善村級基礎設施作為第一任務,共協(xié)調各類資金200多萬元投入到紫峰村建設,為該村的發(fā)展傾注了大量心血。通過大家共同努力,該村扶貧工作多次接受省、湘潭市扶貧辦的檢查,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湘潭日報及湘鄉(xiāng)電視臺以《扶貧幫困好書記》為題進行了報道。
體會一:要用心去交流,把群眾當親人
近兩年來,我深深體會到,只有真正用心和群眾結親戚交朋友,真正用心去體會他們的生活,和他們的心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群眾才會理解,才會認可,才會支持。近兩年來,47戶貧困戶,我堅持每年每戶走訪至少4次以上,通過與他們拉家常,面對面交流,和他們之間的距離就拉近了,他們也愿意把我當朋友,當親人。他們反映的一些訴求,只要是合理的,我都盡自己的能力幫他們解決。過去一年多,我先后組織自己的朋友、同學和志愿者在紫峰開展了10多次助學扶困慰問活動,幫扶困難學生20多個,總計發(fā)放慰問金10余萬元。包括:湘潭義工聯(lián)合會、子敬助學、沈記文具、湖南省花果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母校湖南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小樣家常菜館、長沙傳奇公益書屋、立馬電動車、湘鄉(xiāng)幫女郎、虞唐建筑公司、湘鄉(xiāng)之窗愛心協(xié)會。通過低保兜底、醫(yī)療救助、教育助學、危房改造、產(chǎn)業(yè)發(fā)展、金融扶貧等方式,2016年全村共有19戶貧困戶脫貧。
黃小軍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曾是一名礦工,由于一場坍塌事故,造成尾椎、肋骨等受損嚴重,無勞動能力。由于四個孩子都還年幼,妻子無法外出就業(yè),家庭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大女兒黃清、二女兒黃慶主動提出了棄學,外出當學徒,小女兒黃韶、小兒子黃奧分別在桂花中學和公略完小上學。我了解到這個情況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動與公略完小校領導進行銜接,減免相關費用,積極聯(lián)系中國湘鄉(xiāng)網(wǎng)愛心之窗協(xié)會解決助學金2000元,并聯(lián)系湘鄉(xiāng)幫女郎為黃奧進行一對一幫扶,每學期解決學費500元,一直到高中畢業(yè)。左正坤為紫峰村八組的貧困戶,本人身體一般,在家打零工。妻子黃運陽,在家務農(nóng)。大兒子左新杰,腦癱,無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人照顧。小兒子左明亮,考取了湖南省涉外經(jīng)濟學院,光學費就需要一萬四千多。通過積極努力,為其聯(lián)系了一愛心人士進行一對一幫扶,資助學費2000元,購買了價值四千多元的筆記本電腦,帶他去市中醫(yī)院檢查了眼睛,并對他的寒暑假工進行了妥善安排。
體會二:要輸血又要造血扶貧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脫貧攻堅關鍵在扶志。我覺得既要“輸血強基”又要“造血固本”,在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的同時,還要幫助他們樹立致富信心,破除“貧困思想”,把脫貧之志氣“扶”起來,把“內(nèi)因”激活起來。一是加強教育培訓。在傳授一技之長的同時,注重加強思想教育引導,激發(fā)他們自我脫貧的內(nèi)生動力,破除等、靠、要思想。選派了3名創(chuàng)業(yè)帶頭人參加了省扶貧辦統(tǒng)一組織的創(chuàng)業(yè)培訓。邀請市農(nóng)業(yè)局、市農(nóng)機局、市畜牧局的專家來村現(xiàn)場授課,組織貧困戶、種養(yǎng)殖戶近60余人在村部召開新型職業(yè)農(nóng)民培訓。采取集中培訓和現(xiàn)場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選擇實用性強的水稻、油菜的增產(chǎn)增收種植技能及常見的病蟲害防治;山羊、生豬等飼養(yǎng)技術中突出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新型農(nóng)機駕駛員培訓,引導和鼓勵村民發(fā)展因地制宜的新型產(chǎn)業(yè)。二是開展“四送”活動。開展“送仔豬仔牛雞苗樹苗”活動,購買仔豬23頭、仔牛3頭,雞苗630只,優(yōu)質油茶苗4000株,免費發(fā)放給47戶貧困戶,通過“輸血式”幫扶,為他們開啟“致富門”。三是完善基礎設施。積極發(fā)揮在機關工作的優(yōu)勢,對接政策,協(xié)調項目,落實資金。爭取后盾單位及市發(fā)改、市供電公司、市財政局、市東山投等部門單位的支持,加大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村民生產(chǎn)生活條件。目前,完成了村級示范統(tǒng)計室、村級文化廣場、村級老年服務中心及村級組織活動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建好美麗屋場1處,新增變壓器6臺,整修硬化水渠4000米,硬化道路1.5公里,對村級主干道兩旁進行了綠化,村容村貌大為改善。
體會三:要多溝通多商量才能營造和諧共事氛圍
在駐村工作過程中,在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我主動向支村兩委及黨員組長學習,注意協(xié)調好與支村兩委班子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指導而不專橫、到位而不越位、幫帶而不幫辦、幫忙而不添亂的原則,做到沉住氣、沉下身,多思考、多探討,正確處理好眼前與長遠的關系,以開闊的視野看問題,以科學的方法謀思路,實現(xiàn)各項工作協(xié)調發(fā)展。遇事多溝通,多商量,多聽取村支兩委成員的意見,一起干,一起樂。在駐村工作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市委的相關紀律要求,做到“身入”且“心入”,和村支兩委成員及廣大黨員組長一起在解民憂、濟民困、幫民需中錘煉作風、樹立形象,倡導支村兩委成員通過批評和自他批評,切實改進工作方式方法,營造和諧共處的工作氛圍,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動他們,去打動他們,助推工作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好村級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抓好村組干部能力建設的同時,大力推行黨務、村務公開,增加工作透明度,嚴格執(zhí)行“四議兩公開”制度,讓廣大群眾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帶領支村兩委、黨員開展經(jīng)常學習,結合實際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活動,做到學以致用。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在我看來,能夠得到群眾的支持和理解,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群眾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贊美,會讓我倍感欣慰,倍受鼓舞。精準扶貧工作仍在路上,接下來還有許許多多的硬骨頭要啃,我決心不放棄,不懈怠,腳踏實地做一些事情,做到盡力而為,問心無愧。
【篇二】
向貧困行政村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隊員,是實施精準扶貧的內(nèi)在要求,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重要舉措。根據(jù)縣委的統(tǒng)一安排,任命我到新街鎮(zhèn)碧么村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截至目前已兩月有余,感觸頗多,收獲良多,對于“第一書記”如何履職盡責開展好脫貧攻堅工作,有一些初淺的體會和思考。
貧困村村情千差萬別、貧困現(xiàn)狀表現(xiàn)不一、致貧原因各不相同,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們要切實增強守土有責的意識,牢記職責,擺正位置,主動融入,做到“善思”“善問”“善跑”“善干”“善廉”,更好地與民交友、為民服務,扎實做好精準識別、精準扶貧各項工作。
一要“善思”,找準定位明職責。農(nóng)村工作千頭萬緒,開展扶貧對象動態(tài)管理,進行貧困戶再識別工作更是錯綜復雜,我們要牢固樹立“辦法總比問題多”的理念,在工作中,開動腦筋,多想點子,努力把貧困戶精準識別工作做得更細致、更完善;更要充分發(fā)揮村“三委”班子成員、駐村工作隊員的中堅骨干作用,發(fā)揮全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善于把自己的想法交給“三委”成員去研究,變成班子的意見;善于把班子的意見交給黨員和群眾去討論,轉化為黨員和群眾的實際行動;善于團結黨員、班子和群眾一道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正真實現(xiàn)由“駐”村向“住”村再向“助”村轉變,不辱使命、勇于擔當,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全力以赴打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二要“善問”,調查研究摸實情。貧困村、貧困戶的情況是變化的,新問題、新情況、新事物也會不斷出現(xiàn)。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及時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準確把握各級黨委、政府關于精準扶貧的政策導向,做到吃透上情,確保駐村工作有條不紊,更要練好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通過深入走訪、座談和調研,經(jīng)常和群眾面對面交談,抱著甘當小學生的態(tài)度,虛心求教,掌握群眾意愿,摸準問題癥結,吃透村情、社情和民情,切實打牢精準識別工作的堅實基礎。實踐證明,駐村第一書記一定要見縫插針到農(nóng)民中去,與群眾打成一片,虛心向群眾學習,無論貧請分析、實地調查、公開評議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廣泛征求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切實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努力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把動態(tài)管理、精準識別和群眾意愿統(tǒng)一起來,形成團結一致,上下同心,共同發(fā)展和全力以赴脫貧致富的熱潮。
三要
“善干”,擔當作為見實效。事業(yè)是靠干出來的,進步也是靠干出來的。然而,干事必艱辛,特別是在貧困村更是如此!暗谝粫洝币獛ь^實干抓落實,從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的點點滴滴做起,把貧困村作為我們“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沖鋒陷陣的戰(zhàn)場、施展才華的平臺,從思想上追求脫貧、行動上堅持攻堅,實干、苦干加巧干,力求在行動中把握脫貧機遇,在行動中*攻堅難題,將脫貧目標轉化為實際舉措、實際行動和實際成果。我們的駐村“第一書記”還要做“有情人”,從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對貧困群眾心存尊重之念、展寬容之懷、守誠信之德、有欣賞之眼、能成人之美,真正從思想上把貧困群眾當親人,從工作上把貧困群眾認可當標準,從行動中與貧困群眾同甘苦、一條心,真正把以人為本內(nèi)化于心、見之于行,充分調動黨員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投身到農(nóng)村建設中去。
四要“善跑”,請示匯報贏支持。縣委、縣政府明確要求,駐村第一書記要在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工作,切實從所駐村的實際出發(fā),抓住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與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保持思想一致、目標一致、行動一致。同時,堅持經(jīng)常性的請示報告制度,勤“跑”派出單位、縣委組織部、縣扶貧辦、縣聯(lián)席辦等上級部門匯報工作,善于及時報送信息、簡報、工作情況總結等書面材料,積極將工作開展情況、民意民情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向上級部門反映和匯報;更要讓派出單位的領導及時了解和掌握自己在想什么、在干什么,積極爭取派出單位的支持和幫助,更好地發(fā)揮自身和派出單位的優(yōu)勢,幫助所駐村落實好精準扶貧政策,全心全意、盡心盡力推動精準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五要“善廉”,嚴守紀律樹表率。作為機關選派的“第一書記”,一言一行都代表黨的形象,關乎單位的威信,良好形象是我們立身做事的基礎。要嚴格落實省州縣駐村扶貧工作隊管理辦法有關規(guī)定,駐村期間嚴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和群眾紀律,做到“八個必須”和“八個嚴禁”,當好表率,做好示范,高標準、嚴要求,帶好隊伍,清正廉潔,一身正氣,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不該做的事情堅決不做,守住道德底線、守住法律紅線、守住廉潔防線,樹立好、維護好“第一書記”自身良好形象。
【篇三】
富寶村位于興國縣南坑鄉(xiāng),是一個四面環(huán)山,交通不便偏遠的偏遠鄉(xiāng)村,距離興國縣城有70公里,離南坑圩也有15公里,興國農(nóng)商銀行南坑支行行長李輝是富保村的駐村“第一書記”,轄內(nèi)有貧困戶95戶共334人。
“第一書記”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謂,而是一種厚重責任。真正讓李輝對扶貧工作產(chǎn)生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是源于普通的走訪經(jīng)歷。富保村遠的一戶貧困戶叫吳祥蘭,在一個叫大山背的地方,前往這個地方需要先開車20多分鐘,然后再步行40分鐘的山路才能到達,去一趟來回要花費兩個小時的路程!暗谌プ咴L時真的感覺很累,也很不解,為什么還有人在這么偏僻的地方生活呢?”到了以后李輝便匆忙填了下幫扶記錄和貧困戶草草的聊了幾句,一心只想著弄完趕緊走。但是在回行里的路上李輝又后悔了,想到自己是總行選派下來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興國農(nóng)商銀行的形象。作為“第一書記”,他有責任去了解這片地域,摸清貧困戶的基本情況。作為支行長,他有義務去營銷爭取更多的客戶,扎實做好“整村推進”工作。正是這雙重身份所承載的“村務”和“行務”觸動了李輝。
尋找共同話題。擔任“第一書記”后,李輝經(jīng)常上戶走訪,每月至少20天吃住在村,如何讓村民記住自己,提高改制后農(nóng)商銀行知曉度及滿意度成為了前期主要的工作。富寶村礁坑組貧困胡劉晶芳,今年78歲,因為去年一項補助取消的原因,對干部心存芥蒂,李輝第去他家走訪時,劉晶芳表現(xiàn)的態(tài)度很是反感,后來得知他是老黨員又是老村支書后,李輝主動叫了他一聲劉書記,并說您是幾十年的老黨員,村里威望很高,我們年輕黨員要您多教導,劉晶芳聽了后很開心,便敞開心扉聊起了他當年是如何開展工作的,并一連說了好幾個故事,聊的很開心,幾次來回走訪以后,劉晶芳心里的疙瘩也慢慢消失了。有聽說有上級干部來檢查,還用自家產(chǎn)的茶油炸好了油果子,準備了蜂蜜泡茶,說這是客家人接待遠方客人的高待遇,希望客人嘗一嘗;叵雱⒕Х紴槭裁磿羞@么大的改變,李輝覺得應該是找到了共同的話題,那就是黨,因為在劉晶芳心目中,黨員是一面旗幟,一份光榮,能驅散內(nèi)心一切的霧霾。同樣,在與客戶溝通中如果善于用共同話題作為突破口,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善于換位思考。有一鄉(xiāng)鎮(zhèn)主要負責人在參加全縣精準扶貧調度會上做了發(fā)言題目為《治貧先治愚》的報告,當場被縣委書記批評了,說“你怎么能說貧困戶愚呢,沒有這些貧困戶就沒有你的位置,也沒有你這些待遇和地位”。正在現(xiàn)場參會的李輝聽后感悟頗深,想想若是沒有客戶的金融需求,也一樣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各項待遇,我有什么理由去怠慢客戶呢?所以任職第一書記以來,每天面對不同的群體的來電,有貧困戶,有貸款客戶,也有存款客戶。他們性格各異,用不同的語氣提出不同的訴求,李輝都心平氣和,本著實事求是,簡化手續(xù)的原則替客戶著想,考慮客戶的便捷。他說只有在工作中學會換位思考,珍惜現(xiàn)在,努力工作,才能得到單位乃至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堅持以誠相待。老駱是南坑鄉(xiāng)富寶村的養(yǎng)牛大戶,肉牛常年在欄有240頭以上,同時也會參與承包鄉(xiāng)里的一些工程,個人賬戶資金流量比較大,圩上金融機構想方設法對他開展營銷,甚至有為了完成季度任務,某銀行請了某位鄉(xiāng)黨委書記出面,在他辦公室用無線POS機進行操作,連老駱后一張卡里的2000元都被劃走了。恰巧過完該季度后,老駱急需大量現(xiàn)金用于投標,該銀行不能滿足老駱的現(xiàn)金需求,老駱當時就急了,眼看明天就要交保證金了,情急之下他打電話求助興國農(nóng)商銀行南坑支行,李輝得知后馬上聯(lián)絡相鄰的良村支行、城崗支行籌措現(xiàn)金,并驅車幾十里和老駱一起前往取錢,幫老駱順利籌足了保證金。從此以后老駱主要資金基本上都是在農(nóng)商銀行流通,今年還把在他行的40萬元抵押貸款提前歸還,在南坑支行重新辦理了一筆抵押貸款。“用誠心與客戶溝通,急客戶之所急,想客戶之所想,客戶一定能感知的到,還有什么理由拒絕我們呢?”李輝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提高服務熱情。有人說全世界有兩樣東西是通用的,一是阿拉伯數(shù)字,二是笑容。在南坑鄉(xiāng)工作的這段時間李輝深有體會,南坑村的李道佑夫婦是興國農(nóng)商銀行掛點的幫扶對象,夫妻非常淳樸、善良!八麄兡樕蟼鬟f的這份熱情,我認為是世界上美麗的笑容,可以化解所有的煩惱和不滿!崩钶x說道。因為每次不管是熟悉的還是不熟悉的人去他們家,他們夫婦都非常熱情,總是拉住你的手,一定要喝口他們家的茶,不然他們會覺得沒面子。每每見到李道佑夫婦,李輝都若有所思,如果把這份熱情放在工作中,客戶一定會和我們?nèi)ダ畹烙蛹依镒隹蜁r一樣感同身受,在工作中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首駐村“第一書記”的這些日子,李輝在感慨之余,感受更多的卻是鞭策!案兄x單位給了我這個平臺,不管是作為“第一書記”,還是支行長,充分發(fā)揮金融力量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將是我當下乃至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奮斗的目標。”李輝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