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馬和驢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白龍馬去跟驢說:“驢啊!唐僧要我跟他一起去西天取經,我還在考慮要不要一起去呢!我不知道怎么選擇,跟他一起去肯定會有多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也很危險,但是不去的話,一輩子就在這兒了!
“你自己好好考慮吧!”驢一邊拉磨一邊說。
過了不久白龍馬來向驢告別:“我想清楚了,決定跟師傅去西天,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你要保重啊!”
驢也很舍不得自己的好朋友,但是有什么辦法呢?人各有志。
驢說:“白老弟,我也就只能在這拉磨啦!你也保重!
三年過去了白龍馬回到了以前的地方,也見到了驢。三年不見驢一點變化也沒有。
白龍馬告訴驢:跟著師傅經歷了很多的磨難,同時擴大了眼界,增長了不少見識。跟驢說了很多在外面發(fā)生的新鮮事。
這時,驢感慨的說:“你去西天和我在家拉磨其實所有的路程加在一起都是差不多的,可是你的選擇讓你不斷的加深自己,開闊眼界。而我始終圍著磨在轉!
人各有志,每個人選擇的道路不同,最后選擇的未來也會不同,小毛驢因為擔心外面的危險,只想著安逸地生活,但是白龍馬不一樣,不管取經之路多危險有多磨難,但是為了看看外面的時間,白龍馬擴大了眼界,增長不少的知識,而小毛驢只會原地打轉,白龍馬豐富了自己的人生,如果換做是你,你會選擇跟白龍馬一樣的人生嗎?
狐貍從雞鴨棚里拖出一只雞子,躲在酸棗樹下吃。酸棗樹上的喜鵲看到了,責問道:“大天白日殘害生命,該當何罪?”
“什么殘害生命!”狐貍喝道:“我要執(zhí)行我的使命,對任何危害社會秩序的東西進行懲罰。這些東西一個夏天都在池塘里游個沒完,把整個池塘的水都弄臟了,使得我們大家都沒有干凈的水喝!
喜鵲說:“就算弄臟了池塘是一個錯誤,但游水的是鴨子,你怎么抓雞,雞什么時候弄臟了池塘呢?”
“抓雞怎么樣!”狐貍爭辯說,“雞的危害更大。每天天還未亮它就大聲號叫,鬧得大家都不得安寧,難道雞不更應該受到懲罰嗎?”
喜鵲說:“如果雞啼打攪了你的安寧,啼的也是公雞,可你抓的是一只母雞呀?”
“母雞更壞!”狐貍說,“它生那么多蛋,孵那么多雞娃;你沒看到,它引著一大群雞娃,咯咯咯咯,在地里糟踏了那么多莊稼!”
“真有意思,”喜鵲說,“狐貍先生維護社會的秩序,又還關心地里的莊稼!但是,你抓的這只母雞還很小,它還沒有開始下蛋呢!”
“胡說!”狐貍怒道,“它現在沒有下蛋,難道它永遠不下蛋!反正它遲早會下蛋,會孵雞娃,我能容許它嗎?什么有意思沒有意思,你不必在樹上吱吱喳喳,吱吱喳喳,有意見到我面前來光明正大地提吧!”
喜鵲知道狐貍的“光明正大”是什么意思,它沒有下來。
狐貍從來沒有做過好事,經常偷農村家里的小雞吃,雖然小雞小但是狐貍不會憐惜一條小生命,而喜鵲不一樣,同情跟自己一樣弱小的動物,但是喜鵲又不能跟狐貍當面對峙,狐貍是比較狡猾的,喜鵲明白狐貍是自己的敵人。不管做什么,我們都要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