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說目標
。ㄒ唬⒎治鼋滩牡牡匚慌c作用
我說課的內容是《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春天來了”主題四《春天的盛會》。通過前三個主題的學習,學生已經發(fā)現(xiàn)春天的各種變化。也由于兒童已經歷過秋天的活動,這樣,他們通過這一主題的學習更直觀地體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奇妙,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增強探索的興趣,并在親自動手、直接體驗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科學觀察和探究能力。
。ǘ、教學目標
品德源于生活,兒童的道德品質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知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實質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谶@一新理念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體驗和喜愛之情。
2、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和成功感,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經驗、認識和情感。
行為與習慣:
1、愛護大自然。
2、樂于創(chuàng)作的習慣。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正確使用簡單的工具。
2、懂得一些收集資料的方法。
3、懂得合作學習的有關知識。
過程與方法:
1、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感悟活動。
2、能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ㄈ┙虒W重難點
重點:引導兒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個性特點,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對春天的體驗。
難點:如何在活動中獲得新知識、新體驗、新能力。
二、說教法、學法
1、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的呈現(xiàn)形態(tài)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生活化的品德課堂強調“以活動促發(fā)展”,主張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谶@一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兒童自我展示的空間,指導他們自己設計活動
.(2)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課堂容量
2、教是為了不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學法指導上,我注重以下幾點:
。1)鼓勵大膽開口,積極參與,克服羞澀、緊張、害怕、逃避等消極心理影響;
。2)懂得一些收集資料、整理的方法。
。3)在活動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分四個環(huán)節(jié):1、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2、分組活動積極參與。3、匯報展示,分享成果。4、師生共舞,樂在其中。
合理的教學過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為了能讓學生輕松的進入課堂,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在真實的情景中使用知識,在饒富趣味的活動中探究,積極合作和交流,終達成共識。
四、說板書
后說說板書設計,我的板書簡潔美觀而力求突出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篇二】
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11課《小心,別傷著》。下面,我把說課內容分成十部分:一、理解教材二、分析學生情況三、教學目標四、教學重難點五、德育目標六、教學用具七、教學準備八、課時安排九、教學流程設計十、課后反思
一、理解教材
《小心,別傷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第三個主題。這一主題圍繞兒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意外傷害展開,通過教學讓學生體會意外傷害對自己和家人帶來的痛苦和煩惱,從而使學生懂得避免意外傷害是非常有必要的,初步形成一年級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這一課的知識和學生平時的生活結合緊密,很適合低段學生進行學習,可以讓一年級的小同學從小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這一課是由預防傷害和受傷之后兩個子課題組成的,需要兩個課時完成,今天我所講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內容雖然相對獨立,可是缺乏完整性,所以我把重心放在“預防受傷”和“避免受傷”上。
二、分析學生情況
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但是自覺性較差,接受知識的能力有限,所以我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發(fā)展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我在整節(jié)課上設置了經驗交流、情景表演等多種學生們喜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力求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我相信如果對學生引導得當,課堂上將會出現(xiàn)比較精彩的學習情景。
三、教學目標
1、體驗如果遭遇意外傷害,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
2、學習防范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發(fā)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3、受傷后,在成人不在的時候,學會處理簡單的意外傷害事故。
四、教學重難點
1、學習防范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
2、進一步發(fā)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學的表現(xiàn)可能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
五、德育目標:
1、關注自身健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讓學生明白“傷在自己身上,痛在父母心中”的道理
3、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不能傷害他人
六、教學用具:
課件、相應動畫、學生課間活動的錄象或者照片、教師自制的校園文明提示、獎勵品小笑臉60個、獎勵品小紅旗24個
七、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繪制校園文明提示,錄制學生課間活動的錄象或照片,讓學生提前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提醒我們注意的安全標志
八、課時安排:兩課時,這一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
九、教學流程設計
第一課時預防意外傷害
上課之前如果有時間讓同學們唱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護眼歌》
一、課前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下意外傷害的防護問題(板書課題——預防意外傷害),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動畫。(課件播放動畫)
2、同學們動畫上的小男孩在做些什么?他們這么做會發(fā)生什么危險呢?請大家說一說:
二、新課講授:
1、經驗交流
師:同學們,你有沒有受傷的經歷,請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自己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不小心受的傷?當時有什么感受?(小組討論)
師:好,誰能跟我們說一說:(叫兩位同學來談,教師適時鼓勵)
生:……
師:老師從你的表情中看出來你當時特別疼,那還有哪位同學愿意來說一說:
生:……
師:不小心吃苦頭了吧!從這次受傷你得到了什么教訓,能給我們說一說嗎?
師:所以我們一定要關注自身健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板書第一個內容)
2、情景表演,自己受傷時家人的心情
師:看來同學們大都有過因為不小心受到傷害,受傷多疼啊!那么我們在受傷之后,爸爸媽媽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大家試著把它表演出來好嗎?誰想演孩子?那誰想演他的爸爸或者是媽媽?(挑出幾個學生來表演)
師:同學們表演的真好,那老師想問一問,剛才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為什么會那么快的跑過去扶他呢?
生:……
師:父母親特別著急,特別心疼。就因為不小心,讓同學們受了不少傷,有的摔傷過,有的撞傷過,有的燙傷過……你們傷在身上,卻讓爸爸媽媽疼在心里。(板書第二個內容)
4、觀察與分析(學校與家庭)
師:現(xiàn)在我們看一段錄象,這是我們十小的小朋友課間的活動,同學們看看這當中有哪些安全隱患?想一想在學校生活中還有哪些行為與表現(xiàn)容易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
生:(課間猛跑;踢球不注意;上下樓梯奔跑;教室里追逐;口袋里放一些尖利的物品、同學之間互相打鬧等)(板書第三個內容)
師:同學們結合課本范例或者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居家生活中容易發(fā)生的傷害。
師:如我們吃飯喝水時要小心不要卡著了,夏天我們的鞋都很薄,如果我們腳踩上了帶有鐵銹的釘子,我們千萬不要怕爸爸媽媽會罵我們,要趕緊告訴他們,讓他們帶我們去醫(yī)院打破傷風針,否則會很危險。
5、觀察與分析(戶外和一些危險的地方)
師:除了在學校和家里之外,老師觀察到一個地方,有很多的危險,同學們看書上45頁,大家討論一下經過建筑工地時,怎樣才能避免發(fā)生意外傷害?(小組討論)
生:……(兩位同學)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保護眼睛一課,工地上有些地方有電焊,電焊很容易傷害眼睛,輕者看東西看不清,重者會造成失明,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這些危險的地方,盡可能保護自己。
6、拓展,認識一些安全標志
師:疼痛的感覺真讓人難受,為了讓我們避免傷害,社會上設立了很多安全提示,課前老師讓大家去觀察,大家都找到了嗎?哪位同學能給我們能給我們展示一下,說一說你找的安全提示能幫助我們避免哪些傷害?(兩到三位同學)
生:……
師:同學們找的都非常好,老師也找了幾個安全標志,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吧。ㄕn件展示幾個常見的標志)
師:另外老師還找來了我們十小校園里的安全提示(把課前畫好的上下樓梯請靠右行、輕聲慢步、上下樓梯不要擁擠、安全出口等安全標志拿出來),同學們看一下,你們在哪看見過這些安全標志?它提醒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生:……
7、教師小結:
意外傷害是指由于我們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識而引起的身體傷害,如磕傷、撞傷、燙傷等。傷害無論大小,都會,傷害無論大小都會給他人帶來痛苦,還會給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在進行各種活動時我們要多加注意,盡量避免傷害。
三、總結:安全隱患時刻存在,只要我們小心注意,很多傷害都是可以避免的,萬一我們受到了傷害,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請同學們回去做好預習工作,下節(jié)課我們共同來探討。
【篇三】
《我們和太陽做游戲》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走進大自然的第二個學習主題,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感受春天陽光的溫暖和戶外活動的快樂,表現(xiàn)出與大自然的喜愛與親近。通過本課的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養(yǎng)成愛觀察、好提問的好習慣。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孩子,他們愛玩、好動、凡事都充滿了好奇心,凡事都想親自動手試一試所以我設計讓孩子們親自到操場上去活動、體驗,他們一定會感到很新奇,興致盎然。
三、設計思路:
《品德與生活》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與學習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我根據(jù)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設計活動,以增強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
四、教學目標
、弊尯⒆痈惺艽禾斓臏嘏蛻敉饣顒拥目鞓,表現(xiàn)對大自然喜愛與親近。
、餐ㄟ^實驗活動,讓孩子知道陽光和影子的關系及與陽光有關的一些現(xiàn)象。
、仇B(yǎng)成愛觀察、好提問的好習慣,表現(xiàn)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薄⒔虒W重點:
、鸥惺艽禾礻柟獾臏嘏c戶外活動的快樂,表現(xiàn)對大自然的親近。
、仆ㄟ^實驗活動,探究一些和陽光有關的自然現(xiàn)象。
確定依據(jù):
生活是孩子接觸社會的途徑。因此,生活的美好是孩子們需要去發(fā)現(xiàn)的幫助他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快樂,認識了解與太陽有關的現(xiàn)象,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因此把它確定為重點。
解決措施:
通過觀察與游戲活動,讓學生生親身參與進來,在活動中、實驗中不知不覺的接受知識。
。、教學難點:養(yǎng)成愛觀察、好提問的好習慣,激發(fā)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確定依據(jù):
“興趣是好的老師”,好的習慣使人受益終生。所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自然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把它確定為難點。
解決措施:通過學生喜愛的游戲活動和歌曲等,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熱情,培養(yǎng)主動探究的好習慣。
六、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
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實踐探究法等。
學法指導:幫助學生分組,并指導學生學會測量影子。
七、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可供學生觀察太陽影子變化的場地,保證學生的活動及安全。
2、與課本內容有關的實驗器材,幻燈機卷尺多媒體課件樂曲磁帶等。
學生準備:觀察一天中影子的變化。
八:教學過程:
(一)導課環(huán)節(jié):
我利用歌曲《種太陽》與視頻短片導入!斗N太陽》是一首兒童喜聞樂見的歌曲,教師可以讓學生跟隨音樂唱起來,跳起來。這樣能使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進入學習狀態(tài),有利于創(chuàng)設“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氛圍。視頻短片直觀性強,可以提高學生思維想象力,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然后教師再簡單小結:我們不僅要種太陽,種下我們美好的愿望。我們還要和太陽做游戲。這樣就導入到了新課的學習。
(二)新課學習環(huán)節(jié):
本課共有兩個教學內容:奇妙的光和影、美麗的彩虹。通過學習來探究一些和太陽
有關的自然現(xiàn)象。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是通過以下四個主題活動來突出重點的:
①感受陽光;②陽光與影子的變化;③美麗的彩虹;④探究活動:紙為什么燒起來了。
主題活動一:感受陽光
我首先把學生帶到戶外,去享受一下陽光的溫暖,學生有的閉眼享受歌曲,有的伸開雙臂,抬起頭象是撫摸太陽,親親太陽。(此環(huán)節(jié)完成活動一,感受陽光)教師問學生在陽光下的感受,學生可能答出溫暖、快樂等。學生通過親身感受春天的陽光和戶外活動的快樂,表現(xiàn)出對大自然的喜愛和親近。同時使學習目標(1)順利達成。
主題活動二:陽光與影子的變化
游戲活動一:踩影子
教師把學生分成組,以組為單位在陽光下進行實際的游戲式觀察,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活動:踩影子。并提出問題:為什么在陽光下就會出現(xiàn)影子呢?通過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的習慣。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小結:我們的身體擋住了陽光,所以才會出現(xiàn)影子。上節(jié)課老師讓大家觀察自己的影子在一天中的變化,哪個小朋友愿意來匯報一下自己的觀察結果?學生匯報自己在課前觀察記錄與發(fā)現(xiàn),教師引導學生對觀察結果進行思考、探究。對認真觀察的學生進行及時表揚,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在游戲和探索中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喜愛和親近大自然的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影子在一天中的變化:早晨,當太陽公公從東方升起,我們面向太陽公公時,在我們的身后就會出現(xiàn)一條長長的影子。中午,太陽公公爬到了我們的頭頂上,影子就躲到了我們的腳下,小小的一團。傍晚,太陽公公在西方準備回家了,調皮的影子就跑到東方去了,它又變得長長的了。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加以欣賞,拓展延伸教材,使學生知識得以豐富,創(chuàng)造性得以發(fā)展,使本課內容得以升華。進而使本課的主題目標落在實
處。
游戲活動二:手影游戲
(一)利用幻燈機(亮亮的幻燈機就像是我們人造的太陽公公)做手影,教師先示范,然后學生做,其他同學認真觀察。
通過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發(fā)現(xiàn)影子及變化規(guī)律,解決了本課的重點。這樣人人參與,生生互動,同時使教材被“激活”,教材中的兒童與教室中的兒童就相依相伴一起面對并解決問題,在真實的活動過程中,學生得到了親身體驗,讓教學內容變得對兒童有意義,內化為道德。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養(yǎng)成學生愛觀察、好提問的好習慣,激發(fā)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在突出重點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中,如游戲、歌曲、實驗等,學生在參與曬太陽、踩影子、吹泡泡等活動時不僅能激發(fā)學習興趣,而且通過親身的參與和直接的體驗,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悟,在感悟中創(chuàng)造,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思考的習慣,以及探究自然奧妙的興趣。從而突破難點。
(二)課堂小結: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太陽公公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嗎?這樣設計,學生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的說出自己的收獲,把對大自然的全部熱愛,用真摯的心表現(xiàn)出來,使主題目標得到了深化,不同層次的學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屬于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ㄈ┙Y束語:(教師放自然風光的一段錄像并配上輕柔的音樂)如果沒有太陽公公,就沒有美麗的植物,沒有可愛的動物,沒有這個美麗的地球,當然,也沒有我們人類自己。小朋友們,讓我們用雙手去播種太陽,去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愿望。讓我們一起用歌聲去歌頌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