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大年初三,我和弟弟一塊到大姑家拜年。初春時節(jié),剛剛一過一場小雪,雖說天氣很冷,我的心卻是熱乎乎的,盡管車行的速度很快,我還是感到車速太慢,我恨不得馬上就到大姑家。
大姑家住在農(nóng)村,我每年到大姑家去一次,對我們這些成長在城市里的孩子,到農(nóng)村去真是機會難得,因為農(nóng)村空氣特別的新鮮,沒有噪音,沒有污染,吸一口新鮮的空氣,真是沁人心脾。我大姑家有一個表姐,叫李冬鳳,比我大三歲,現(xiàn)在上初二,我很喜歡和表姐一起玩。
繞過彎彎的小路,我們便來到大姑家。到了院子里,我驚呆了,去年我到大姑家的時候還是狹窄的磚房,而現(xiàn)在卻變成了寬敞明亮的大瓦房!斑柽琛薄巴敉簟
“唧唧”“咩咩”……這真是動物交響曲,勤勞的大黃牛,美麗的大公雞,溫柔的小山羊,好像都在歡迎我這遠(yuǎn)道而來的客人。進了屋,我仔細(xì)地觀賞大姑家的變
化,只見屋子的中央放著一臺大彩電,彩電下有一臺VCD,看來這是大姑家新買的。大姑家的寶貝兒子五歲的小強看見我笑嘻嘻地說:“哥哥、姐姐,你們都有來
吃糖吧!”說著捧來一大堆糖。
臨走時,小鳳姐姐失望地流下了淚。大姑勸我多住幾天,我把嘴放到大姑的耳旁邊,悄悄地說:“大姑,明年我還來”。
篇二
今天是個好天氣,氣溫在16°---25°之間,陽光明媚,普照著大地。
過年了,小區(qū)的氛圍還沒有平時熱鬧,平時那些打太極拳的,練太極扇的,柔力球的都回家過年了,突然一下子冷清了,倒有點不適應(yīng),只有看到那紅紅綠綠的彩燈和紅彤彤小燈籠時,才感覺到移民城市過年原本就該是這個樣子。倒是有六位老人家還在堅持鍛煉,走近聽他們說的全是些“乜嘢,系邊度,系呢度”等地道的粵語,是不是本地土著不太清楚,但卻是地道的廣東人,很佩服他們這種執(zhí)著的鍛煉精神。我就不行,愛偷懶,每每以過大年為借口逃避鍛煉,似乎占了多大便宜,歇的骨頭都懶了。想來,健康是不能放假的,老人們應(yīng)該是我的榜樣。
說起今天是正月初三,倒讓我想起十四年前的今天。這天,我們一家三口回娘家。提到回娘家,不得不說為什么初三回娘家。按常理,照我們老家的規(guī)矩是初二走娘家,當(dāng)天去娘家走了親戚當(dāng)天就回來了,不在娘家過夜。據(jù)口頭民間流傳有句,初二不留客,留客娘家不好過。信則有,不信則無,既然有這么一說,那么圖個心里安然,也不會在初二回娘家的。婆家和娘家不在一個城市,走了趟娘家不容易,哪有不住下的道理,既然客要留下,就初三回娘家了。
篇三
我記得非常清楚,大年初三是在我的印象中最熱鬧的一天了,那天我要去我老姥姥家,在我老姥姥家那邊,親戚是非常多的,有四個舅老爺,還有許多的叔叔、大爺、嬸嬸······最熱鬧的是中午,全家人聚在一起,那才叫個熱鬧。
我們小孩是最先吃完飯的,我們幾個就下去玩了,我們首先是放鞭炮,但是因為數(shù)量實在是太少了,沒多一會就放完了,哥哥帶了點錢,我們直奔小賣部,毛了7響炮,這種東西哥哥最會玩了,他把鞭炮的紅頭對在一起,然后點著了一個,其余的八個全部引燃了。
每一個都是7響的,9個就是63響,這個效果是非同凡響,響了以后,那種聲音就像噼里啪啦的那種爆竹就是時間太短了但是也是非常爽的。高了五六次那樣的,鞭炮也就沒了,此時,一個小弟弟掏出一包地雷,就是一種非常響的東西。
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一般是在地上爆炸,這種引信比較快,我決定讓這東西在空中炸了。我用打火機點著了以后,快到頭的時候,我一下在人出去,轟的一聲,真的在空中炸了。這樣玩可真刺激啊。但不是每一次都可以成功的。
放完了這些地雷,我門就上去了,媽媽說:“走吧,我們回家吧!蔽艺媸且稽c也不想回家,可是必須要遵守命令,我只好回家了,在那里,我們走的時候他們還在打雪仗,可惜啊,我不能玩了。
這就是大年初三,最熱鬧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