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識技術
(1)主機IP地址。為了確保通信時能相互識別,在Internet上的每臺主機都必須有一個惟一的標識,即主機的IP地址。IP協(xié)議就是根據IP地址實現信息傳遞的。
IP地址由32位(即4字節(jié))二進制數組成,為書寫方便起見,常將每個字節(jié)作為一段并以十進制數來表示,每段間用。“!狈指簟@,202.96.209.5就是一個合法的IP地址。IP地址由網絡標識和主機標識兩部分組成。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類,每類均規(guī)定了網絡標識和主機標識在32位中所占的位數。
A類地址一般分配給具有大量主機的網絡使用,B類地址通常分配給規(guī)模中等的網絡使用,C類地址通常分配給小型局域網使用。為了確保惟一性,IP地址由世界各大地區(qū)的權威機構Inter NIC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管理和分配。
在IP地址的某個網絡標識中,可以包含大量的主機(如A類地址的主機標識域為24位、B類地址的主機標識域為16位),而在實際應用中不可能將這么多的主機連接到單一的網絡中,這將給網絡尋址和管理帶來不便。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在網絡中引入“子網”的概念。注意,這里的“子網”與前面所說的通信子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將主機標識域進一步劃分為子網標識和子網主機標識,通過靈活定義子網標識域的位數,可以控制每個子網的規(guī)模。將一個大型網絡劃分為若干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子網后,網絡內部各子網便可獨立尋址和管理,各子網間通過跨子網的路由器連接,這樣也提高了網絡的安全性。
利用子網掩碼可以判斷兩臺主機是否在同一子網中。子網掩碼與IP地址一樣也是32位二進制數,不同的是它的子網主機標識部分為全“!薄H魞膳_主機的IP地址分別與它們的子網掩碼相“與”后的結果相同,則說明這兩臺主機在同一子網中。
(2)域名系統(tǒng)和統(tǒng)一資源定位器。32位二進制數的IP地址對計算機來說十分有效,但用戶使用和記憶都很不方便。為此,Internet引進了字符形式的IP地址,即域名o域名采用層次結構的基于“域”的命名方案,每一層由一個子域名組成,子域名間用“。”分隔,其格式為:
機器名。網絡名。機構名。域名
Internet上的域名由域名系統(tǒng)DNS(Domain Nam System)統(tǒng)一管理。 DNS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庫系統(tǒng),由域名空間、域名服務器和地址轉換請求程序三部分組成。有了DNS,凡域名空間中有定義的域名都可以有效地轉換為對應的IP地址,同樣,IP地址也可通過DNS轉換成域名。
WWW上的每一個網頁(Home Page)都有一個獨立的地址,這些地址稱為統(tǒng)一資源定位器(URL),只要知道某網頁的URL,便可直接打開該網頁。例如,在Internet瀏覽器的
(3)用戶E-mail地址。用戶E-mail地址的格式為:用戶名@主機域名。其中用戶名是用戶在郵件服務器上的信箱名,通常為用戶的注冊名、姓名或其它代號,主機域名則是郵件服務器的域名o用戶名和主機域名之間用“@”分隔。例如,tmchang@online-sh.cn 即表示域名為“online-s11.cn”的郵件服務
由于主機域名在Internet上的惟一性,所以,只要E-mail地址中的用戶名在該郵件服務器中是惟一的,則這個E-mil地址在整個Internet上也是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