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通過講解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結構。
2、通過典型事例加深學生記憶,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重點:骨骼、關節(jié)的基本構造和功能;
教學難點:骨骼、關節(jié)、肌肉如何相互協(xié)調完成運動過程。
教具:人體骨骼、肌肉模型及掛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既然提到運動,那么我們就需要研究一下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通過提問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由哪幾部分構成引入本課。[通過出示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畫片和提問與小組討論]
二、授課:[總結學生的討論,教師結合多媒體講解]
(1)、認識骨骼和關節(jié)[投影出示全身骨骼圖片]
提問學生人體骨骼由多少塊構成?(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通過人體骨骼、肌肉模型簡單介紹人體的骨骼。
介紹關節(jié):球窩關節(jié)(肩關節(jié))滑車關節(jié)(肘關節(jié))平面關節(jié)(脊椎)
自己動手并討論:我們身上哪些是球窩關節(jié)、哪些是滑車關節(jié)、哪些是微動關節(jié)。
(2)、肌肉:[出示全身正反肌肉圖片和肌肉類型圖片]
肌肉分成三大類:骨骼肌(附著在骨骼上)
平滑肌(食道,胃壁)
心肌(心臟)具有律動性
重點講解骨骼肌:人體是很很復雜的即使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也要很多肌肉協(xié)調配合完成。因此在運動生理學中我們又將肌肉分成這樣幾類:原動肌(使骨骼產生運動的一塊或一組肌肉)對抗肌(在同一動作中與原動肌起相反作用的一塊肌肉或一組肌肉)固定肌(了解)
中和肌(了解)
用屈肘動作來具體講解原動肌與對抗肌。當我們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而肱三頭肌舒張。他們正好是一對作用相反的肌肉組。所以,這時我們就將肱二頭肌稱為本動作的原動肌,而肱三頭肌就稱為對抗肌。
(3)骨骼、關節(jié)、肌肉和運動之間的關系[老師利用多媒體出示上臂結構解剖運動圖]
自己動手并討論:骨骼、關節(jié)、肌肉和運動的關系?
(4)小結:
A我們說心肌有律動性,假設心肌每分鐘跳60次,我們算一下它一小時、一天、一年分別能跳動多少次?并說說它的重要性!
B踢足球時骨骼、關節(jié)、肌肉和運動的關系?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學生體育課的目的與任務
2、知道上體育課要求
教學重點:了解中學生體育課的目的與任務,知道上體育課要求
教學難點:了解體育課的目的與要求
教具:投影,多媒體教室
教學過程:
一、老師自我介紹,明確初中生與小學生,初中體育與小學體育的一些區(qū)別
二、體育課須知
1明確體育課的目標、任務,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課)因病不能上課時,要向老師請假;
2課前要按教師要求,做好上課地點清掃和器材布置工作。要做到輕放擺設整齊;
3上課衣履按學校統(tǒng)一規(guī)定,不帶金屬硬物;
4上課鈴響迅速到指定地點(一般情況是11班前面的籃球場)站好隊,體育委員要檢查出勤率,準時向老師報告;
5要勤學苦練,嚴格遵守紀律,努力完成操練任務。并認真聽取老師指導與幫助。
6在練習中不得隨意做其他動作,不得任意升降和移動器材。
7在練習時小組長要認真負責,做好組織和保護幫助工作,輪換時要站好隊跑步換組。
8課后按教師要求收好器材,并認真完成課外作業(yè)。
9一切行動聽指揮,跑步、練習要注意安全。跑步過程中不能說話,不能推搡,如發(fā)生受傷意外,及時向老師報告
三、初中體育目的
概念: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使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幾個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成為祖國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保衛(wèi)者。
2、舉例說明:2010廣州亞運會,運動員。
四、初中體育任務
概念①全面鍛煉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質;
、趯W習和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術;
③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樹立良好的體育作風。
2、舉例說明;現代一些體育明星的成長史,如姚明,林丹,劉翔等
五、學生上了初中有什么想法和意見,推薦一位體育委員。
六、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