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敬愛的黨組織:
在中國*的歷,形成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和自我批評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這是中國*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為什么*會這么重視“密切聯(lián)系群眾”,時刻保持與群眾的友好關系呢?我們可以從唐太宗的一句名言中可以看出人民對國家的重要性,即:“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蔗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一個國家的興亡,一個政黨的成敗,都與百姓密不可分。只有百姓認可了這個政黨,支持這個政黨,這個政黨領導下的國家才能屹立不倒。在新的世紀,中國*能不能繼續(xù)保持和發(fā)揚“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直接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陳云曾明確提出“執(zhí)政黨的作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不管在什么時候,在任何社會,群眾都是大多數(shù)。除了像科學研究、文藝創(chuàng)作等極少數(shù)工作可以依靠個人的努力外,凡是需要群眾參加的事業(yè),都要依靠群眾。一個人不管怎么能干,如果脫離了群眾,這樣的工作和事業(yè)就什么也干不成。因此,*等黨的領導人始終強調(diào),不管什么工作,都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1929年4月,*在一次講話中就指出,每個*員都要樹立爭取群眾的觀念,要像和尚念“阿彌陀佛”一樣,隨時都要叨念“爭取群眾”。正是在*等人的倡導下,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逐步形成。
能否堅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在古代,很多政治家、思想家就提出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等名言。因為不管什么性質(zhì)的政黨和政權(quán),都要以廣大群眾為基礎。能夠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它就能夠建立、鞏固和發(fā)展。如果得不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就必然垮臺。中國*和中國*以及其他國外很多政黨的興衰,就是明顯的例子。
中國*成立的時候只有50多人,可是由于它的絕大部分黨員和干部,保持了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很多群眾就把中國*看作自己的政黨,把中國*黨員和干部看成是自己人,和他們親如一家,為了掩護他們,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甘心情愿獻出自己的一切。當時在中央蘇區(qū),就曾流行這樣一首山歌,贊頌“蘇區(qū)干部好作風”。
其實不只是黨員,作為預備黨員的我們也要堅持“與群眾密切聯(lián)系”的作風,在平時生活中,要時刻與其他同學保持良好的關系;作為班干部尤其要堅持這種作風,因為一個班級的好壞也與這個問題密切相關。因此,能否繼續(xù)保持和發(fā)揚這個優(yōu)良作風,是新世紀黨的建設和國家政權(quán)建設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我們也要堅定的執(zhí)行下去!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2018年11月23日
篇二
敬愛的黨組織:
xx同志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xx同志也曾強調(diào)指出:“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政治優(yōu)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zhí)政后的危險”。黨員干部一定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始終做到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群眾路線。
現(xiàn)在,在有些黨員干部看來,群眾工作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沒什么新意,群眾路線已經(jīng)過時了。其實不然,現(xiàn)在基層出現(xiàn)的問題很多是因為沒有重視群眾工作引起的。很多事情看似“新問題”,其實恰恰是因為不會做群眾工作或者就是群眾沒有做好做實而造成的。
尤其是當前,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關鍵期,各種社會矛盾問題凸顯,許多干部往往感到“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頂用,硬辦法不能用”。不少領導干部一提到群眾工作直搖頭,連說“太難”。問他難在哪里,回答恐怕都是“群眾不配合,群眾不理解”,什么責任都推到群眾身上。
可是更深一步想,群眾為什么不配合、不理解?領導干部應該捫心自問:群眾的意愿是否得到有效傾訴?群眾的疾苦是否放在心上?群眾的困難是否真正得到解決?
所以說,群眾工作難,問題不在群眾,而是在于領導干部本身。
其實,做好群眾工作并不難,關鍵在于兩個字:用心。只要領導干部堅持以群眾利益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百姓自然會心服氣順,群眾工作自然會得心應手。
回顧中國*這六十多年的執(zhí)政理念,群眾路線不能丟,特別是我們工作在基層的黨員干部,一定要把堅持走好群眾路線當成是工作的職責,是義不容辭的一種責任。只有做好做實群眾工作,社會主義建設才會邁上更高的臺階。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2018年11月12日
篇三
敬愛的黨組織: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學習黨的群眾路線中,受益匪淺,更有些許心得。今天我思想?yún)R報的題目是:找對位置轉(zhuǎn)換角色
通過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充分理解了群眾路線的含義,在學習中深受啟發(fā)。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之前的生活中對群眾路線的知識了解還不是很多,對“群眾”的理解也不透徹,這次學習是我補缺的大好機會,作為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我理應珍惜這次機會,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工作來認真學習。
“一切為了群眾”,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目的。黨的一切工作與努力,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每個*員思想與行為的準則!耙磺幸揽咳罕姟,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它要求黨在一切工作中,必須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并組織群眾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自己的問題!皬娜罕娭衼恚饺罕娭腥ァ笔俏尹h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即在集中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方針政策,交給群眾討論、執(zhí)行,并在討論、執(zhí)行過程中不斷根據(jù)群眾的意見進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條件的改善, 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群眾路線的實施方法會有所改變,但其宗旨不變。作為黨內(nèi)的一員,我們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黨在各個時期的指導文件,立足崗位和個人實際,積極帶頭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作為我們圖書管理人員,也應該以服務群為宗旨,解決廣大讀者最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
目前,我們黨內(nèi)存在一些問題,如脫離群眾、精神懈怠、消極*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四風問題也有所抬頭,因此有必要開展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順應群眾期盼,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具有重要時代意義。
踐行群眾路線,首先,不搞形勢主義,堅持以讀者需求為根本出發(fā)點,主動聯(lián)系讀者,加強交流,聽取意見,及時更正工作中的不足;其次,不搞官僚主義,認真踏實工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好榜樣,為讀者提供便利、快捷、準確的服務,滿足讀者的需要,使服務變得更專業(yè)、有特色;最后,不搞享樂主義,對自己嚴格要求,恪守做人原則,不投機取巧、阿諛奉承,誠實做人,踏實做事,扎實做學問。自覺運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按質(zhì)按量完成各項工作。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2018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