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關于生命世界
一、植物
1、植物的分類:①根據植物莖的特點把植物分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②根據植物有沒有花把植物分為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③根據植物的生命周期分為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④根據植物的繁殖方式分為營養(yǎng)繁殖(即用根、莖、葉來繁殖)和種子繁殖(即用種子來繁殖)。
2、植物的植株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部分組成的。
、僦参锏母芪胀寥乐械乃趾偷V物質,滿足植物生長需要,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谥参锏那o具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作用。
、壑参锏娜~依靠陽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了植物生長所需的養(yǎng)料,稱為光合作用(海爾蒙實驗)。氣孔是氣體交換的通道。一片完整的葉具有共同的構造,包括葉片和葉柄。
、芑ㄒ话阌奢嗥、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四部分完全具備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這個過程叫傳粉。雌蕊一般由柱頭、花柱、子房組成。
、葜参锏姆N子由種皮和胚構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葉。種皮起到保護種子的作用,胚根長成植物的根,胚芽長成植物的莖和葉,子葉貯存養(yǎng)料。
3、開花植物的生長主要經歷了種子發(fā)芽、生長、開花、結果等主要過程。
4、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主要有彈射傳播、動物傳播、風力傳播、水流傳播。
5、種子的發(fā)芽需要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空氣。種子發(fā)芽不需要陽光,但生長需要陽關。
二、動物
1、蠶蛾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羽毛狀的觸角,胸部有兩對翅膀和三對足。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種形態(tài)。
2、靠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動物叫胎生動物。
三、人體及健康
1、人的身體外形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
2、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
3、人的心跳次數正常范圍是每分鐘60——100次,呼吸次數是每分鐘20次左右。
四、生物及其環(huán)境
1、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2、自然界里生活著許許多多的微生物。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樣的共同特征。
3、不同環(huán)境中生活的生物具有與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結構特征。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生物的結構特征也會發(fā)生相應的改變,從而適應環(huán)境。不能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生物將會被淘汰。
4、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基礎,我們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五、人類與環(huán)境
1、減少固體垃圾的科學方法是減少丟棄、重新使用、回收利用。解決垃圾問題的系統(tǒng)方案應該包括:減少垃圾的數量、回收利用、無害化處理。
2、減少白色污染的方法有:①用紙袋和布袋;②提菜籃子上菜市場;③減少塑料包裝;④用可降解塑料袋。
3、要使垃圾真正地變成資源,必須對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4、減少丟棄、重新使用是減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5、大多數污水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污水需要經過處理才能重新被利用。
6、現代人類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臭陽層臭氧減少、氣候變暖、土地沙漠化、水資源缺乏、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
【篇二】
物質世界之物質變化
。保镔|的材料與結構
•三角形和四邊形是最基本的框架,三角形框架的穩(wěn)定性。
•合成纖維適合當雨傘的材料。
。玻捌渥兓
•水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沒有固定形狀、會流動的液體。
•量筒是一種標準工具,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多少。
•水降到0℃時會開始凝固成冰。
•固態(tài)的冰升到0℃時會開始融化成水。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之后會凝結成小水滴。
•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做蒸發(fā)。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做凝結。
3.物質的溶解
•物體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過濾或沉淀的方法分離出來,可以采用蒸發(fā)水分的方式分離出來。
•水能溶解一些固體、液體,也能溶解一定的氣體。不同的物質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物質在水中溶解速度有快有慢,受到顆粒大小、水的溫度和是否攪拌三個因素的影響。
。矗矬w的運動和力
•彈力:橡皮筋、彈簧等物體被拉長或絞緊時會產生的力。
•反沖力: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如:火箭升空、噴氣式飛機、燃放鞭炮等。
•重力: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摩擦力:由于摩擦,物體運動會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長度就越長。彈簧秤又叫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大小用“牛頓”表示,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1牛約等于100克的力。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方式。一定條件下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
。担矬w的沉浮
•體積相同的物體,輕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輕重相同的物體,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做排開的水量。
•物體的沉浮狀態(tài)可以通過改變物體本身的體積大。ㄅ砰_的水量)來實現。
•船是利用物體的沉浮原理制作的。材質輕、排水量大的船,載重量就大。
•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水量、所浸液體有關。
•當物體比同體積的液體重時,會下沉,當物體比同體積的液體輕時,會上浮。
。叮ぞ吆蜋C械
•杠桿省力與否與杠桿的支點、用力點、阻力點的相對位置有關。
•杠桿按是否能省力可分成三類: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
7.物質的變化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都會發(fā)生變化。
•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物理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化學變化。
【篇三】
物質世界之能量表現形式
。保曇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聲音的強弱用音量來描述,音量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聲音的高低用音高來描述,音高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聲音的傳播離不開物質。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鐘340米。
。玻
•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方向和長短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太陽越高,影子越短。一天中,從早到晚影子的長短依次是:長——短——長。
•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速度是每秒鐘30萬千米
•光遇到物體后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陽光下的物體溫度與物體受到的光照強度有關。光線越強烈,物體的溫度就越高。
•一天中氣溫隨著太陽高度的變化而變化,太陽越高,氣溫也越高。
•陽光下的物體溫度與物體的顏色、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照的角度有關。
•物體的顏色越淺、表面越光滑、光照的角度越斜,溫度就越低。
•太陽能熱水器是利用了材料的吸熱和保溫等多種科學原理設計出來的一種節(jié)能裝置。
•簡易的顯微鏡是由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凸透鏡組合而成的。
。常
•自然界有兩種電,即正電(用“+“表示)和負電(用“—”表示)。
•同種電互相排斥,異種電互相吸引。
•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靜電。
•容易導電的物體稱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絕緣體。
•開關是電路中控制電流通斷的元件。
•電路根據不同的需要,有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兩種連接方式。
。矗疅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來表示)。
•通常情況下,人體的體溫為37℃、水結冰的溫度為0℃、水沸騰的溫度為100℃。
•水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縮小,水的這種性質叫做熱脹冷縮。
•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這種傳熱的方式叫熱傳遞。
•容易傳熱的物體叫做熱的良導體;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做熱的不良導體。
。担
•磁鐵能吸引鐵的性質叫磁性,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
•磁鐵上磁力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
•指北的磁極叫北極,用N表示,指南的磁極叫南極,用S表示。磁鐵的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多塊磁鐵組合在一起,磁力的大小會發(fā)生變化。
•指南針是利用磁鐵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質制成的儀器。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
。叮芰哭D化
•通電后的導線會產生磁力,能使指南針的磁針產生偏轉。這個現象是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發(fā)現的。
•電磁鐵是由線圈和鐵芯兩部分組成的。電磁鐵的南北極與線圈的纏繞方向和電池的正負極接法有關。
•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的圈數、電流的強弱等因素有關。
•電動機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電產生磁,利用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轉動。
•聲、光、電、熱、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種表現形式。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發(fā)電機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成電能的機械設備。
•煤是由億萬年前的植物經過復雜變化而形成的,
•煤、石油和天然氣中貯存的能量來自于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