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中考話題作文素材1500字#】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總浸透著苦澀,一不小心,碰倒了杯子,咖啡似雨一樣快速灑下,褲子上呈現(xiàn)出一片深深的咖啡色。想要作文寫的好,作文素材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中考話題作文素材1500字》供您查閱。
有一種色彩屬于我_1200字
在彩色的世界中暢游,漫天的璀璨迷住了我的雙眼,屬于我的星辰是哪一顆。
——題記
海天之藍,新穎、寧靜,使人心情開闊;沙之金黃,明耀、奇特,使人追逐向往;草木之綠,蓬勃、向上,使人靜似處子般凝望。但我更喜歡咖啡色的深沉,凝重,因為它能使我擁有走出困惑的力量。
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總浸透著苦澀,一不小心,碰倒了杯子,咖啡似雨一樣快速灑下,褲子上呈現(xiàn)出一片深深的咖啡色,看到這番,突然想起曾經(jīng)初看到這顏色時感覺太老,很不喜歡,但如今再看時,卻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在味蕾中穿梭,在腦海中蕩漾。
十五年的生活,僅有五年的青春,雖短暫,但卻使我明白了許多,看清了許多,放棄了許多,初到這初中殿堂時,對這未知的世界充滿了期待,一切都小心翼翼的,什么也不敢多說,只有沉默,即使遇到挫折,也只能默默地躲在角落里留下那幾顆晶瑩而已,那時,向往天邊的藍色,追尋著夢的光點,似乎只有它才能將我?guī)С隼Ь,但?shù)年的初中生活徹底改變了我,不是別的而是心靈的改變。某一天照著慣例透過那反射著太陽光輝的玻璃窗,*著外面的一切,仰首凝視天空,白云依舊隨風(fēng)飄蕩,藍天依舊那么蔚藍,只是多了一份倦意,白云飄過懶懶散散的,使我疲憊的心靈愈發(fā)不堪重負(fù),距來時已經(jīng)過了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已記不清,只知道,學(xué)習(xí)任務(wù)日加繁重,藍色的奔放早已被沉重的書籍壓在心底,埋藏于地底深處,再也看不見翻不到,小時候愛熱鬧,長大后依然愛熱鬧,可這熱鬧,如今卻成了我的悲傷,終于我拋開了熱鬧,選擇了沉默,在經(jīng)歷挫折后,我驀然發(fā)現(xiàn),奔放不適合我,也許只是不適合現(xiàn)在的我,但我明白,藍色不屬于我。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小雨漸漸瀝瀝的下著,我獨自一人行走在泥土與磚瓦混雜而成的小道上,在一個被月光照射而微反著波光的水泥板上我看到了一抹翠綠,突然我的心被這種顏色牢牢扣住,瞬息間,對這種色彩的沖擊力感到了無比的驚奇,充滿好奇心的我開始追尋,數(shù)不盡的日日夜夜,理不開的幽幽愁思,都是這份生機,這份蓬勃將我的心扉打開,使我度過了最孤寂的夜晚,最悲傷的年華,而后,步入九年這個通向人生第一個巔峰的斷梯時,排山倒海似地壓力襲來,蓬勃的綠色感受到了強大的沖擊力和巨大的壓迫感,最終它倒下了,我哭著跑到了他面前,求他不要離開,但他卻說,今后的時代,你需要的是沉著,是冷靜。
很長一段時間,生活中沒有色彩的陪伴,世界一片空白,一直在尋找那份沉著,冷靜卻始終沒有得到令我滿意的答案,閑暇時,在腦海中想象著一幅美麗的畫卷,蒼郁的樹林,茂盛且翠綠的嫩草,我在這個無人踐踏遠離喧囂的世界中獨自行走,看那身影漸行漸遠,永遠消失在視野中,永別了我的綠色。
又過了一個春秋,有一天,終于看到了找到了這苦咖啡的咖啡色散發(fā)著苦澀與深沉,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這不是我要找的深沉嗎?從此以后我便開始全力開拓前路,去接近這莊重的咖啡色,在追尋的途中,我受益匪淺,憶起初到九年時,學(xué)習(xí)壓力的瞬間增壓,使我想到了放棄,我困惑了、迷茫了不知道該怎么辦,不知道以后我的人生該何去何從,是它,是它的深沉、它的冷靜、它的執(zhí)著使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使我走出了困惑,重振了信心。
天外的天依舊是那么的藍,遠方的草木依舊那么翠綠,屬于我的色彩日漸清晰,終有一天這咖啡色定是專屬我一人的色彩。
清漱照玉明_1500字
她家系名門,天資過人,過目不忘,年少名揚詩壇;
她生性聰穎,琴棋書畫,詩詞茶酒,處處無一不精;
她耽于學(xué)問,妙筆生花,文章*,令后世詞人汗顏;
她天生麗質(zhì),厭于矯揉,溫婉無暇,對愛情堅貞不屈;
她是非分明,愛國情切,無畏*孽,批當(dāng)權(quán)昏庸無能;
她心有國運,痛斥小人,秀木獨立,迎命運嘲弄譏諷;
她幼年喪母,中年喪父、亡夫、失國,一生身后無嗣;
她歷國破家亡,經(jīng)顛沛流離,終是故鄉(xiāng)難覓,老來凄清。
她是一代才女,亦是曠世奇女。
她就是婉約詞宗——李清照。
一、明月照幽蘭于空谷
昨夜風(fēng)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紅肥綠瘦。
——李清照《如夢令》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自幼家境富裕,家風(fēng)文雅。而盛京的繁華又造就了她早期詩詞中的精致典雅,也算得上是后來逃亡時憂愁憔悴的重要因素。
而在當(dāng)時,李清照以一首清清淺淺的《如夢令》在文壇嶄露初角,就像給當(dāng)時以辭藻華麗內(nèi)容卻糜爛不堪的詩詞為主的文壇照入一束皎潔的月光,不得不讓人感嘆這個在北宋后期士族奢靡成風(fēng)的浪潮下成長的女子,真正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她就像一株空谷幽蘭,在一片不堪入耳的“靡靡之音”中,靜靜地品味著獨屬自己的清雅與安寧。然后,輕輕提筆,用獨具一格的語言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喜怒哀樂,將一千年前那個繁盛王朝的華美畫卷,用另一種平淡到極致,卻也華麗到極致的方式,向后人展開。
輕輕捧起她留在世上最后的遺音,拂過墨跡,輕聲呢喃,似乎,一千年前的時間軌跡與生活悄然對接,就像那個美麗脫俗的女子站在面前,輕笑。
二、疏云映佳人于星漢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一剪梅》
再清雅脫俗的幽蘭,也不可能在空谷中了卻一生,終究要投身紅塵。于是,十八歲那年,她嫁給了比她大三歲的趙明誠。
婚后二十年可說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青州的“歸來堂”便是夫妻兩人避世隱居的世外桃源。不僅如此,她還為自己取號“易安居士”,以表明淡泊名利、不求聞達的志趣。
青州十年,是趙明誠夫婦生活最安逸的十年,更是李清照一生最愜意的十年。此時的她,哪里管得上外面北宋王朝的風(fēng)雨交加、搖搖欲墜,一心投入到與趙明誠幸福美滿的婚姻中去,幫助丈夫完成《金石錄》成了她的工作。而與趙明誠的伉儷情深成了她詩詞創(chuàng)作的動力,離別、相思變成了她詩詞的主體。
她已從少女蛻變成*,愛情開始頻繁地出現(xiàn)在她的詞作中,空谷幽蘭變成了暗香白梅,不若以前絕世而獨立,卻更多了幾分人情世故,風(fēng)姿卓越。在時光的磨礪中,曾經(jīng)的她被磨去了所有棱角,那個清高孤傲的京師才女漸漸遠去,而另一個淡雅溫婉,有血有肉的李清照正款款而來。
三、清風(fēng)散暗香于詞林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聲聲慢》
四十二歲那年,金軍鐵蹄南下,不過一年便攻占了京城,北宋王朝分崩離析,而李清照*南遷逃亡。恰恰屋漏偏逢連夜雨,四年后,趙明誠身患瘧疾而亡。這對她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從此她便孤身一人,*于這茫茫亂世。然而南宋王朝腐朽昏庸,屈辱求全,更加激發(fā)了她的心內(nèi)凄涼。
大抵是命吧,她失去了一切應(yīng)有的,命運女神的雙手卻依舊不肯放開她手中的線。于是,她開始憂家憂國,開始凄涼慘淡,開始了卻余生。哀大莫過于心死,是她晚年的形象寫照。
沒有了一切的信仰與堅持,她從暗香白梅又過渡到了玉林翠竹,傲然挺拔,清骨留香。她不愿再投身這紅塵俗世,只能把滿腔凄涼與孤獨寄予詩詞,在清淡卻意味深長的詩詞中體會與記述這“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風(fēng)華。
一個十六歲便名滿京師,身后僅余五十多首詩詞卻首首精奇,以“三瘦”之名照耀后世文壇一千多年的驚才女子;一個幼年喪母,壯年喪父,中年喪夫失國,老來無子無依終得一生清苦的悲情女子;一個少時便胸懷大志,婚后卻隱居山水,國難之時又隨丈夫出仕,后來人財兩空凄涼度日的傳奇女子。她是一個在中華五千年歷留下濃墨一筆的絕代詞人,亦是一個在萬千塵世中苦苦掙扎的平凡女子。
終究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一代佳人香消玉損,但她留下了中華文壇上一首首不朽的詩篇。
她是李清照。
尋常之物不尋常_800字
臺燈在我們生活中很尋常,晚間它散發(fā)出來的光芒,能為我們帶來溫暖與愛。我家書房就放著一盞臺燈,它在那靜靜地散發(fā)著柔和的光芒,看著燈下的我們。
我的祖母是一個親切的老人,我最無法忘記的是我小時候,她在燈光下縫衣的模樣。每天夜里,我總是靠著祖母,看著她一針一線地縫補著父親的衣物。祖母的手真巧啊,絲線就像蝴蝶一般在她手中不停地飛舞。在燈光的照耀下,祖母的白發(fā)泛著點點銀光。我心疼祖母,問祖母累不累,祖母卻溫柔地?fù)崦业念^發(fā),說道:“不累,我已經(jīng)為你父親縫了三十多年的衣物了,再縫幾年我也不會覺得累!弊婺笇Ω赣H的愛就如這盞臺燈一般溫柔,“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我再長大一些,坐在臺燈前的人變成了父親。我的父親是最讓我敬佩的人,我無法忘記他那的一疊一疊厚厚的技術(shù)創(chuàng)新報告。身為工程技術(shù)創(chuàng)新人員,父親的工作十分忙碌,經(jīng)常在臺燈下工作到深夜。我問父親為何如此拼命?父親撫摸著我的頭發(fā),笑笑:“孩子,人這一輩子,總得給世界留下些什么。我這么辛苦,從小的方面說,是把自己的價值發(fā)揮出來,實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從大的方面來看,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一點微薄之力是一個人的本份。一個人不能只索取,不奉獻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在我看來,父親對國家、社會的愛就如這盞臺燈一般無私,“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
現(xiàn)在,坐在臺燈前的人變成了我,到了初三,我更努力學(xué)習(xí)了。書桌兩端擺放著堆積如山的復(fù)習(xí)資料,我卻不感到辛苦,時間每一秒地流逝都讓我感到緊張。我拿起熒光筆在筆記上“刷刷”地畫著知識點,燈光照在各色的熒光顏料上,散發(fā)出絢爛奪目的光芒。我喜歡在燈光下學(xué)習(xí)的感覺,燈光灑在練習(xí)冊上,灑在我每一滴拼搏的汗珠上。每當(dāng)我想要放棄的時候,燈光始終在提醒我,要堅持下去,永不言敗。我迎著這燈光披荊斬棘,期待著書寫我燦爛的人生!皶接新非跒閺剑瑢W(xué)海無涯苦作舟”。
一盞明燈,照耀了我們這個尋常的家庭足足十年,它不但見證了我們祖孫三代十年的時光,更照耀了我們家前行的道路。我們無法預(yù)料到未來會怎樣,但我知道,那盞明燈始終在我的心里,在我無助迷茫時,指引我正確的方向,伴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