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xùn)練# #帝王故事之《劉邦選賢》閱讀#】漢高祖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后,在返回長安途中,路經(jīng)沛縣。南北征殺十余年,頭一次回到故鄉(xiāng),重見故鄉(xiāng)父老兄弟,真是無限的感慨。不過見到了鄉(xiāng)親父老之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下面就讓®無憂考網(wǎng)來告訴大家,歡迎閱讀!
劉邦選賢
漢高祖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后,在返回長安途中,路經(jīng)沛縣。南北征殺十余年,頭一次回到故鄉(xiāng),重見故鄉(xiāng)父老兄弟,真是無限的感慨。這一天,高祖在沛宮擺宴,款待鄉(xiāng)親父老,把酒臨風(fēng),喜氣洋洋。正當(dāng)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吵嚷,高祖好生奇怪,忙放下酒杯問道:“門外為何如此吵嚷?”高祖話音一落,縣令一旁“刷”地站起,伸過頭去往外側(cè)耳一聽,才慢慢安下心來,轉(zhuǎn)身跪在地下向高祖叩頭道:“皇爺恕罪。今早卑職來拜皇爺,遇一鄉(xiāng)民攔路喊冤,狀告本城店主霸鵝。因奉皇詔,卑職不敢耽擱,……不想他們鬧了上來,使皇爺受驚,卑職罪該萬死,罪該萬死!”高祖聽后沉思起來,他聽說這個縣令昏庸無能,靠著做郡守的岳父才得以重用,今天我何不親眼看看這位縣令的本領(lǐng)!高祖暗暗拿定主意,連忙吩咐:“官清民安,民事為大,尊縣不妨即速審理!”沒等縣令回答,高祖就已離開桌案,向大家拱手招呼道:“此處為堂,我等暫且一避!”
縣令一聽,嚇出一身冷汗,心中連連叫苦。你想,一個小小的縣令,能有多大的膽量敢在皇帝面前審案?何況這樣的一個無能之輩!縣令不敢推托,只好硬著頭皮擂鼓升堂。那鄉(xiāng)民被差役帶到堂前跪下,哭訴道:“……二十只鵝為小民所養(yǎng),指望賣鵝來購買農(nóng)具開墾荒地,養(yǎng)家糊口。昨晚下店,不料店主霸鵝,反誣小民刁賴……求老爺為民作主哇!”
縣令聽罷,裝模作樣,手指店主大喝一聲:“店家,你平白無故霸鵝,該當(dāng)何罪!”誰知那店主沒有害怕,聽到喝聲就撲通跪在地下,連忙分辯:
“老爺容稟:小店家聞高祖皇爺將要返鄉(xiāng)駕臨,久備鵝二十只,孝敬老爺以備皇爺受用,不料這鄉(xiāng)野流賊,仗著如今皇爺法寬,愛民如子,就膽大包天,來得我店,見鵝起意,生下這謀鵝的歹毒之心……求青天老爺明鏡!”縣令聽完,覺得店家說的也有理,心想,這可怎么了結(jié)呀……。隨后眼珠一轉(zhuǎn):
咳,村夫流民,判輕判重諒他也不敢怎樣,再說,本縣若連一個村民也治不了,在皇爺面前,不是顯得大大的無能了么,想到這里,忙吩咐兩邊:“野夫民賊,騷擾本縣——給我拿下,重責(zé)四十,收入南牢,聽候發(fā)落!”
那鄉(xiāng)民毫無懼色,連聲高喊冤枉,被差役強行架出。
其中的破綻,高祖爺早就看得一清二楚,心想:天下要有這樣一批“青天”,將要造成多少冤獄啊,俺這漢室江山,要不了多久就會敗在這批人手里……。高祖忍著怒氣走進大堂,冷冷地問:“青天大人,此案可理清斷明了?”
縣令一聽高祖這口氣,知道不妙,嚇得渾身發(fā)抖。停了一會兒,高祖又問:“此案審理得如何了?”縣令猜不透高祖的意思,嚇得面色如土,哪里還敢哼一聲,急忙跪在地下,連連叩頭。
高祖抬頭環(huán)視一周,微微一笑道:“諸位父老兄弟,縣令大人不作回復(fù),想必案子沒有結(jié)果!既然如此,店主豈能逍遙?”說著又向眾人攤開兩手,輕輕說道:“戰(zhàn)場識良將,治世出英才。你們,誰能——”大家心里都很明白,皇爺想招賢理案呀!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哪個敢站出來冒這個大險呀,眾人只是你瞅我瞧,誰也不吭一聲。
這時,角落里一個身體瘦弱、雙目炯炯的人一聲高呼,雙膝跪在案下道:
“皇爺萬歲,萬萬歲,恕小民無罪,俺愿一試!”
劉邦聞言大喜,忙離座向前雙手?jǐn)v起。大家一見此人,不免一驚:“這不是書生李良嗎?”李良直起身,對高祖說:“要將兩家喚回,當(dāng)面說清;并速將白鵝送上,俺要審鵝,鵝供為證!”
“審鵝?”眾人大吃一驚,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是審鵝!二十只全審——請備二十管筆,二十塊帛,要鵝一一招供!”
李良說得如此平平靜靜,連高祖也暗暗吃驚,不禁疑慮重重:此人莫不是瘋魔中邪,天下哪有審鵝一說,鵝豈能寫字招供?李良依然不慌不忙,轉(zhuǎn)身對高祖躬身一禮,說道:“請皇爺萬歲明天審察!”
第二天,李良開堂審鵝。高祖上坐,店主和鄉(xiāng)民跪在堂下,沛城眾位父老兄弟列坐兩旁,門外還有不少人等候著觀看稀奇。李良不急不躁,安如泰山。看看大家等得有點兒不耐煩了,便回頭高聲吩咐:“將二十只鵝的招供呈來!”
話沒落音,二十個差役一人捧著一塊帛,從后堂急急走上來。這時,大家的雙眼瞪得象一對對銅鈴,目光“唰”地一下落在帛上,仔仔細(xì)細(xì)地瞧呀瞅呀,可是,帛上除了鵝屎外,別的什么也沒有,更沒有什么“招供”!許多人由失望變得緊張起來,個個都在為李良擔(dān)心啊。
這時,李良站起來,對著布帛看了一會兒,忽的,他皺起了眉頭,一聲猛喝:“店家!如今*大白,你開黑店,霸占民鵝,二十只鵝已將實情供出,鐵證如山,你還有何話說!”店家自知理虧,嚇得兩腿篩糠,癱倒在地,最后只得點頭認(rèn)罪。李良呼叫左右差役,把店家拿下。又轉(zhuǎn)臉對驚呆了的鄉(xiāng)民說:“老鄉(xiāng),現(xiàn)在物歸原主,把你的二十只鵝趕走吧,換回農(nóng)具,多開荒地,好生過日子……”
李良見眾人還愣在那里,不知究竟,就指著帛微笑著說:“城里人養(yǎng)鵝,鵝吃的是糧食,屙的是黃屎;鄉(xiāng)下人養(yǎng)鵝,鵝吃的是青草呀,你們看,這塊塊帛上,不都是青青綠綠的嗎?”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這時,只見高祖伸手拉住李良,連聲贊道:“好,好!你這才稱得上是沛縣的青天!”從此,讓李良任沛縣縣令。
李良治沛多年,百姓安居樂業(yè)。劉邦選賢的佳話,一直流傳到今天。
劉邦拜將
蕭何向漢王劉邦舉薦韓信,把韓信夸得是國土無雙,劉邦和蕭何是知交,他相信蕭何的眼力,盡管眾將津津,但也不想讓蕭何不愉快,說道:“此人,我也曾三試,確實有過人之處,但是他一無戰(zhàn)功,二又沒帶過兵,帶兵何以服人?不過你也三番五次的舉薦,我總得給你個面子,就封他個將軍吧!”
蕭何道:“那不行,他還要走。”
“當(dāng)將軍還要走?那就讓他當(dāng)大將軍!”漢王劉邦聽蕭何的話有點不高興,脫口說道。不料蕭何急忙說道:“謝過漢王,那就太好了!我相信讓韓信統(tǒng)帥全軍,統(tǒng)一天下已定也!”
漢王劉邦看蕭何高興的樣子,像是吃了定心丸似的,心中暗道:蕭何和自己情同手足,又是自己最信得過的謀士,他如此高興,看來我剛才的失口也許是正確的,是上天有意讓我失口的;我不能再拖,夜長夢多,干脆今夜就封,也讓蕭何那塊心上的石頭早早落地。于是說道:“既然你我已決,你去把那個韓信叫來,寡人今晚就封他當(dāng)大將軍。”
蕭何說:“那不行!”
劉邦感到奇怪的問:“怎么又不行?”
蕭何說:“我說漢王你呀,就是這個毛病,沒禮貌,不懂得尊重人才,在過去你這樣的做法勉強可以,因為那些都是和我們一塊滾打出來的將士,有感情,彼此知根知底,為了共同的目標(biāo)而戰(zhàn),互不猜疑;今天不行,我們要消滅比我們強大好多倍的敵人,僅僅靠我們沛縣那些老將老兵恐怕是不能如愿,我們使用人才,就要象使用韓信這樣,不拘一格,我們要講究策略:讓天下所有有理想、有抱負(fù)、有膽略、有才干志士人心所望;我們要講究方式:不拘一格提拔人才,首先,漢王你要尊重他,我們尊重人才的目的,是給他創(chuàng)造天下人服的條件,他才能放開手干事,他才能無拘無束的施展才能,如果不這樣,你像叫阿貓阿狗一樣,呼來喚去的,成何體統(tǒng),我們那些曾經(jīng)立過赫赫戰(zhàn)功的老蔣怎服?所以,像韓信這樣有才干之人,大多傲慢驕橫,就像一匹沒有馴服的烈馬,你摸了脾氣善用,善用之是一匹好的戰(zhàn)馬,不訓(xùn)不用永遠(yuǎn)難現(xiàn)本色。
劉邦說:“那你說要怎么辦?”
蕭何道:“第一你要擇吉,選一個黃道吉日,以示蒼天有意;第二,你要筑壇,專門建一個拜將壇,以示神圣而隆重;第三,你要齋戒,把什么酒、肉、女人先放到一邊去,先吃三天素,以示你心愿真誠,第四、你要具禮,把所有的禮儀都準(zhǔn)備好,香湯沐浴,換一身干凈衣服,恭恭敬敬地拜他做大將軍。以示所用之大將,應(yīng)受尊重,職務(wù)尊貴。
劉邦說:“太麻煩了吧!”
蕭何道:“我說漢王,在眾弟兄面前,大家都知道你沒文化,粗魯,愛罵人,也都知道你有一個長處,聽得進去弟兄們的好意見,把弟兄們當(dāng)人待,弟兄們才服你。而你要讓韓信服你,讓眾多弟兄服韓信,就得以莊重*嚴(yán),以神圣告天下,萬眾才可歸心!
劉邦道:“那就按丞相說的辦。”
蕭何道:“為了神圣而莊重,漢王應(yīng)該這么辦!”蕭何貼近劉邦耳朵說道:“……應(yīng)該這么辦!”漢王點頭應(yīng)允。
劉邦按蕭何的建議,吩咐張良擇了吉日;吩咐陳平、樊噲等建筑拜將臺;在拜將臺未筑成之前,自己開始齋戒、香湯沐浴。這時,全軍有很多曾經(jīng)多次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將軍,無不揣測著大將軍這個職務(wù)該誰來擔(dān)?無不竭力打聽丞相等漢王身邊之人,誰都認(rèn)為自己可能被封為第一大將軍,個個心情異?鞓。
拜將臺筑成,開壇吉日那天,拜將臺下坐滿了各路大軍,和各軍將領(lǐng),會場四周紅旗、錦旗、軍旗、招展,高高的拜將臺布置得異常莊嚴(yán);一尊浩大的四腳鼎,插滿香柱,香煙彌漫著,繚繞的煙霧裊裊*;進香鼎的后面是一排供桌,擺滿了牛頭、豬頭、羊頭等各種貢品;高壇四周站滿了手執(zhí)長戟的武士,整個場面格外的令人恐怖,陰森,莊重而神圣。
拜將吉時已到,蕭何丞相宣布:拜將儀式開始,軍樂隊奏軍歌,歌閉蕭何丞相又宣布:大將軍任命書。大家一聽是韓信,頓時滿場嘩然,韓信何許人也?從哪兒冒出來這么一個臭小子?很多將軍連名字都沒聽說過。韓信也感到十分意外,盡管平日里做夢也想當(dāng)這個大將軍,可今天這也來的太突然了,這么重要的職務(wù),漢王如此信任自己,可見漢王劉邦之偉大也。
“大將韓信登臺!”蕭何話音剛落,通向拜將臺長廊的武士們,“唰!”一聲將長戟蓬起,韓信還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張良走了過來攙扶道:“大將軍登臺!然后二人信步走上高臺!張良指示韓信,點了香,放在鼎爐里,然后,朝天三叩首、三跪拜!禮畢之后,蕭何宣布:漢王拜將!
漢王劉邦,從營帳里走出,按照事先,蕭何和張良給設(shè)計的百步一跪拜的禮節(jié),劉邦共拜了四拜,便登上了拜將臺,和韓信對拜一禮。
禮畢,蕭何、張良、韓信等簇?fù)碓跐h王身邊,離開拜將臺,蕭何取笑道:韓大將軍!漢王百步一拜,共拜了四步,你要保漢王江山多少年?
韓信道:“那就保漢室江山四百年吧!”
張良笑道:“四百步四百年,那最后那一拜呢?”
韓信道:“就再加十年可以了吧!劉邦很滿足的大笑道:四百一十年,滿可以了,恐怕我的骨灰上地都不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