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日作文# #“立冬來臨寒意重,北風呼嘯霜更濃”立冬的資料及作文為你獻上!#】一年有著四個季節(jié),立冬就是冬天的開頭了,走進立冬,天氣就慢慢冷了,它告訴我們冬天來了。今年立冬是2018年11月7日星期三。立冬節(jié)氣該如何養(yǎng)生?立冬的由來及習俗你知道哪些?立冬的作文又該怎么寫?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立冬的資料及作文,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
2018年立冬的時間是:2018年11月7日(農(nóng)歷九月三十)星期三
對“立冬”的理解,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xiàn)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天文學上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按照氣候?qū)W劃分,我國要推遲20天左右才入冬。立冬時節(jié),太陽已到達黃經(jīng)225度,我們所處的北半球獲得太陽的輻射量越來越少,但由于此時地表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還不會太冷,但氣溫逐漸下降。在晴朗無風之時,常會出現(xiàn)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十月“小陽春”天氣。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shù)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溫差更加拉大。11月,我國的青藏高原大部、內(nèi)蒙古和黑龍江的北部地區(qū),平均溫度已達-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冢瑑烧叩臏夭羁蛇_30℃-50℃之多。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干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
立冬節(jié)氣的養(yǎng)生知識
立冬這一節(jié)氣的到來是陰氣盛極,陽氣潛藏,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tài),養(yǎng)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fā)作準備。因此這節(jié)氣養(yǎng)生皆不能離開“收養(yǎng)”這一原則,也就是說,此時的養(yǎng)生一定要把保養(yǎng)體內(nèi)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wù)。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每逢這天,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海味,說是這樣進入了冬季,才能抵御寒冷的侵襲。
專家表示,冬季氣溫過低,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就必須增加體內(nèi)糖、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分解,以產(chǎn)生更多的能量,適應(yīng)機體的需要,所以必須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的食物。
初冬時節(jié)是心血管病的高發(fā)期,這個時候要多吃清潤甘酸的食物,不宜多吃麻辣類的火鍋。比如飲食中適當多吃些醋,能起到軟化血管、預(yù)防心血管病的發(fā)生。
水為陰氣之源。因此,冬季宜多喝溫水,養(yǎng)陰的同時還可以潤燥。冬季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戶外活動應(yīng)選擇在上午9時半以后到下午4時之前進行最為適宜。出汗過多既損傷人體之“陰”,又耗心陽,因此,在冬季鍛煉身體,要防止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體微熱為度。
立冬節(jié)氣食譜
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飲食調(diào)養(yǎng)要遵循“秋冬養(yǎng)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diào)節(jié)飲食。接下來推薦幾款立冬食譜:
葛根鯽魚湯取葛根250克,鯽魚一條約500克,生姜50克,將鯽魚放在鍋中煎至兩面微黃泛香,再加入洗凈切塊的葛根和生姜,加水8碗,煲一個小時左右。有清熱、生津、補中的功效。
立冬喝熱粥也是養(yǎng)生的一個好選擇。如吃“臘八粥”有助于增加熱量和營養(yǎng)功能。小麥粥有養(yǎng)心除煩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養(yǎng)陰、蘿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養(yǎng)陰固精、茯苓粥可健脾養(yǎng)胃、大棗粥可益氣養(yǎng)陰等等。
姜母鴨,把中藥放入紗布包里,再將炒好的姜條,鴨塊放入冷水鍋內(nèi),倒入米酒,放入中藥包,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約1小時,為抵御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羊肉有較好的滋補作用,是冬季重要的肉類品之一。蔥爆羊肉,是立冬一道經(jīng)典菜肴。羊肉提前用清水浸泡出血水,再用廚房紙或消毒毛巾擠干水分,踢去筋膜,頂?shù)肚谐纱蟊∑4笏馇谐赡,大蔥斜切成約5cm長的片,鍋熱后加入2大勺食用油,燒至7成熱時,下入羊肉,迅速滑炒至羊肉變色,立即盛出控油備用。下入羊肉,同時調(diào)入白糖和料酒,轉(zhuǎn)大火,迅速煸炒均勻。
南方立冬吃的傳統(tǒng)食物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從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開始到11月22日或23日結(jié)束。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一樣,都是農(nóng)歷上表明一個新季節(jié)的開始。習慣上,我國民間常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根據(jù)氣象學上連續(xù)5日平均氣溫10℃以下為冬天,連續(xù)5日平均氣溫為10℃-20℃為秋天來看,廣東在立冬時,仍是真正的秋天。
“立冬補冬”是民間數(shù)千年的習俗,一到立冬,廣東人就會結(jié)伴去打邊爐吃羊肉,熱熱鬧鬧地開懷大吃;而立冬后,不少人會把珍藏的高麗參、鹿茸找出來準備進補。廣東人稱火鍋為打邊爐。廣東人重湯頭,因此粵式的打邊爐自然也以好的高湯為底,加上各式海鮮、山珍入味,蘸料則以沙茶醬為主。
在汕頭每個節(jié)氣都講究進食不同應(yīng)季美食,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立冬進補”和吃板栗炒飯是汕頭特有的習俗。據(jù)說立冬當天進補,營養(yǎng)成份會被人體吸收。進補藥膳用的中藥材有人參、當歸、枸杞、西洋參、魚膠、鹿茸、冬蟲夏草、茯苓、黃芪等等,藥膳常用的食品有烏雞、鷓鴣、鴿子、鵪鶉、水鴨等。
在潮汕地區(qū)流傳著一句俗語,叫“立冬食蔗無病痛”。潮汕先人認為在立冬這一天吃了甘蔗,既可以保護牙齒,又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立冬日,用花生、蘑菇、板栗、蝦仁、紅蘿卜等做成的香飯,深受潮汕民眾喜愛。營養(yǎng)價值豐富,口感濃郁香脆的板栗,是炒香飯的上等佐料,也是市場上的搶手貨。
以前潮汕地區(qū)立冬還有吃“炣飯”的習俗,這種食俗在遠古時期就有了。潮汕地區(qū)俗諺說“十月十吃炣飯”,十月初是新米上市的時候,加上當時的白蘿卜、小蒜、新鮮的豬肉等,一道簡單美味的炣飯就做成了。據(jù)介紹,“炣”是指烹飪的方式,指用火燒,它體現(xiàn)了潮菜豐富的烹飪方式。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姜母鴨是自1980年代后才流行冬天進補的小吃。店家提供煮熟鴨肉、老姜(姜母)、米酒、胡蔴油、中藥藥材包,共同熬煮于顧客桌上*爐或炭火,食后通體暖暢,頗受歡迎。
北方立冬吃的傳統(tǒng)食物
立冬進補最耳熟能詳?shù)囊痪渲V語是“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這句話更加證明了自古民間重視立冬節(jié)氣進補的習俗。立冬進補,南北方習俗不一樣,那么北方立冬吃什么呢?
在我國北方,人們愛在立冬和冬至吃餃子。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F(xiàn)代人延續(xù)著這一古*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老北京人說:“立冬補冬,不補嘴空!绷⒍囊(guī)矩是吃水餃,有“北吃餃子南吃鴨”之說,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所謂“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但這是玩笑的說法,只在民間流行,按規(guī)矩,立冬這天應(yīng)吃“倭瓜”餡的餃子。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wèi)”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立冬到來,秋收冬藏,這一天犒賞全家,自然首選“好吃不過餃子”,加之古代人們認為瓜代表結(jié)實,西漢戴圣輯錄編纂的《禮記》中又有“食瓜亦祭先也”之說,因而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立冬有吃倭瓜餡餃子的風俗。
除了好吃之外,餃子的確有其營養(yǎng)合理的優(yōu)勢,餃子皮是用面粉做的,屬于主食,也有肉類和蔬菜,餃子的制作原料營養(yǎng)素種類齊全,它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葷菜,又有素菜,含有符合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yǎng)素,是最符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所倡導的食物多樣原則,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
餃子烹調(diào)制熟方法也可用蒸、烙如何煎、炸等,在烹調(diào)方法上,蒸比煮法營養(yǎng)較少流失。如果是煮餃子,餃子湯不要倒掉。吃餃子要喝餃子湯,因為餃子需要水煮,其中的可溶性養(yǎng)分,如維生素B1,B2,葉酸,尼克酸,鉀、一部分鎂等會溶到面湯當中,溶出的營養(yǎng)成分比受熱損失的營養(yǎng)成分數(shù)量更大。故而,吃餃子要“原湯化原食”。
立冬的由來
1、立冬意義:萬物收藏,歸避寒冷
“立冬”節(jié)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節(jié)氣的第19個節(jié)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币馑际钦f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冬”這個字在漢文的意思里極為絕妙,一是它與凍同音,人們聽到冬聲,即會聯(lián)想到凜冽的北風和寒冷的霜雪;二是它為無絲可傍身御寒的“終”字,意為天地萬物的活動都趨向休止,準備蟄伏過冬。人們一年可收成或勞累的時間也應(yīng)該結(jié)束了,是收藏、補冬和養(yǎng)精蓄銳等待來春的時候了。
2、立冬三候: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
我國古代將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贝斯(jié)氣水已經(jīng)能結(jié)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jié);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進行食補,為抵御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立冬習俗
1、補冬
立冬節(jié)氣的到來,是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tài),養(yǎng)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fā)作準備。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人在這個進補的時期,進行食補,為抵御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在冬季應(yīng)少食生冷,尤其不宜過量的補。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2、冬泳
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xiàn)在也有了創(chuàng)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xié)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全國冬泳可劃分為四個層次區(qū):氣溫以17℃作為冬泳的起點;水溫以8℃作為冬泳的冷度標志。17℃以下的水溫給人以冷感,低于8℃以下則有冷、麻、強冷刺激的感覺。
3、吃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立冬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zāi)祛病。
立冬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4、燒香
滿族有燒香的習俗。立冬,秋糧一入庫,這個季節(jié)便是滿族八旗和漢軍八旗人家燒香祭祖的活躍季節(jié)。漢八旗的祭祀稱“燒旗香跳虎神”,滿八旗稱“燒葷香”。“燒葷香”5—7天,在操辦祭祖燒香的頭三天,全家人一連十天吃齋,不吃葷腥。
5、喝羊肉湯
在山東滕州,立冬時節(jié),有喝羊肉湯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絕對是一種享受。而且,羊肉中還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zhì)以及豐富的熱量,御寒效果極佳。
6、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jù)說是從漢代開始的。(建議不要吃狗肉~狗狗是人類的伙伴)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F(xiàn)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有關(guān)立冬的詩句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巍こ疬h《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巍こ疬h《立冬即事二首》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yōu)柔以半疏。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紫金霜《立冬》
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貧苦無衾者,應(yīng)多疾病纏!巍し交亍毒旁露昭┯栉粗姳比嗽拼蠖际菚r亦無》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鳌ね踔傻恰读⒍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啤だ畎住读⒍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宋·釋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陽*不收斂,半歲苦常燠。禾黍飼蝗螟,粳稻委平陸。民饑強扶耒,秋晚麥當宿。閔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縮。薈蔚山朝隮,滂沱雨翻瀆。經(jīng)旬勢益暴,方冬歲愈蹙。半夜發(fā)春雷,中天轉(zhuǎn)車轂。老夫睡不寐,稚子起驚哭。平明視中庭,松菊半摧禿。潛發(fā)枯草萌,亂起蟄蟲伏。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首種不入土,春餉難滿腹。書生信古語,洪范有遺牘。時無中壘君,此意誰當告!巍ぬK轍《立冬聞雷》
有關(guān)立冬的諺語
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閩南)
立冬南風雨,冬季無凋(干)土;(閩南)
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魚防春旱;(閩南)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干;(贛)
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閩)
立冬小雪緊相連,冬前整地最當先;(江南)
西風響,蟹腳癢,蟹立冬,影無蹤;(江南)
關(guān)于立冬的作文
篇一:
今日立冬,平日喜鵲成群的科技園區(qū),突然來了一只體型碩大的烏鴉。一大早便頂著晨風在樓頂上恬噪,聲音低沉而洪亮“哇!哇!啊!啊!”,使人想起“閉上你的烏鴉嘴”的段子。果然,鴉嘴一張,讓人心慌。告訴你萬物蕭殺的冬天到了,蕓蕓眾生將失去自由。
其實,今年立冬前的赤峰在經(jīng)歷了霜降節(jié)氣的一場寒流后,便迎來了連續(xù)十幾天的“陽春”天氣。湛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一絲風。至11月5日、6日,也就是立冬的前一兩天,白天氣溫升至15度以上。我在英金河大橋橋墩旁觀察:昨晚藏在縫隙中的那只瓢蟲,享受了一早的溫暖陽光,在九點左右便開始慢慢爬行了。還有,在秋末草地上一過就爬滿全身的那種褐色的,形似蚜蟲又比蚜蟲大出一倍,微殼下藏著微翅的蟲兒,如今也云集在這向陽的墩上。有的聚在一起親熱,有的爬幾步就亮亮纖細的腿兒,曬曬太陽。平日綴網(wǎng)勞殊的蜘蛛,是沒有心思再去結(jié)網(wǎng)了,在這一堆美味中孤獨穿行。當然,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昆蟲在那里聚集,和平共處,共享這一年里最后的溫暖。
有時,專為那滿樹來不及慢慢變黃,就被一夜寒流凍在枝頭,雖然枯萎卻依然泛著綠色的葉子,送來一陣風。你仿佛正經(jīng)歷一場驟雨,萬萬千千的樹葉瑟瑟而下,畫著美麗的弧線隨風飄落。但就在這時,風住了,陽光依然溫暖,蟲兒依然快樂。
下午,我看見一只蠶豆大的蜘蛛在地上爬行,便俯身讓它爬上我的手指。它借著手指的溫暖著實歇息了一陣子。我看見它細細的長腿的末端已經(jīng)發(fā)白,幾乎已失去活力。過了一會,它似乎恢復了一點力氣,便果斷翻身落地。我費了好大得勁才在幾片枯葉邊找到它,目送它走向心中的那一點溫暖與自由。
只是能走的就都走了啊。夏天雨前貼地而飛的燕子,池塘邊穿梭的“魚郎”,還有樹林中唱遍南北的鳥兒,如今是都不見了蹤影了啊!還有,夏天在連綿無盡的由紫花苜蓿鋪就的草地上蹲伏的那只肥碩的灰*的野兔,我早就認定它就是人類社會中的貪官,一看勢頭不好,憑著腿快,又沒有什么天敵,一溜煙跑到國外了。
剩下的只在堅持。晚上從紅山下的樹林穿行。園區(qū)突然不見的成群的喜鵲卻在這里或飛或落,深沉迷戀著腳下這片土地。于是你的心中也激蕩起陣陣暖流,喚起那份曾有的真情與熱愛。四季輪回本是由不得人類刻意擺布的,你不喜歡冬天,冬天也要來。你期待春天,就想起雪萊的詩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篇二:
前幾天,蔡承哲同學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立冬”了。我回家問媽媽。媽媽說:“一年有二十四個節(jié)氣,立冬是19個節(jié)氣!傲⒍惫(jié)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傲ⅰ笔情_始的意思,立冬就是進入了冬天。而我們浙江屬于長江流域真正進入冬天要到“小雪”節(jié)氣前后才真正開始。
立冬后,早上天亮得越來越晚,晚上天黑得越來越早。晝夜溫差很大,早上我起床冷得瑟瑟發(fā)抖,中午的陽光卻讓我感到暖洋洋的。夏天的蚊子,蟑螂都不見了蹤影。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直都在交替變換,周而復始。大自然有著自己的規(guī)律,冬天來了,春天也不遠了。
美麗的立冬,詩意的立冬,寒意中夾雜著希望的立冬!
篇三:
這兩天風很大,窗外那棵桂花樹的落葉伴著陣風翩翩飄飛著,恍似急舞旋轉(zhuǎn)的女孩拖著飄曳長裙的身影華麗地掠過。午夜時分,獨自走在那條通往觀測場的小路,天空中沒有一絲云,難得見到許多久違的星星閃爍地掛在深邃的夜幕里。靜謐的夜,清涼如水,冬天的腳步已漸漸加快,秋是不得不離開了吧?
回到值班室,隨手翻了翻日歷,果然,幾天后的11月7日,立冬節(jié)氣將如期到來。一時里有些迷惘,怎么?似乎我還未走出深秋的紅葉,就又到一年立冬時了嗎?微微地感到意外,不由得嘆息起時間車輪飛速旋轉(zhuǎn)的不留情面了。
立冬,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绷⒍馕吨镜膩砼R,世間的萬事萬物都開始走進冬的舞臺,萬物收藏,規(guī)避寒冷。
眼看著冬天將至,草枯葉落、水瘦山寒、衰草連天、萬物肅殺;朝與冷相伴,夜與寒相依,這一切的情景交融,竟莫名地令我那顆敏感的心靈覺得有些難以接受,迫切地想要尋找一處溫暖的所在。或許,那份關(guān)于溫暖的幻想,只有在冬天才會出現(xiàn)。
其實,四季更替、寒來暑往是宇宙間亙古不變的規(guī)律,任何事物皆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價值,冬季是一個必然的也是必須的季節(jié),我實在沒有感到不安的必要。念及此,忽然想起小時候向老爸提過的那個問題:“為什么會有冬天?”老爸告訴我:“冬天是萬物冬眠的時刻,也是希望的開始,是對萬物的一種考驗,冬藏孕育著春天萬物生發(fā),所以它們都努力積蓄,做好準備等到來年春天長出新的枝葉。沒有冬天,就沒有春天的生機勃勃。而春、夏、秋、冬是一個四季交替的過程,少了哪個季節(jié)對生靈的生存輪回都是不好的!笔前,我只需把心態(tài)放得平和些就不會感到太冷,甚或我要學著感受冬季,因為這個冷峻的季節(jié)會給予我更多的思索,更多的積淀,會讓我變得更堅強,更充滿斗志。雖然生活中的我時常會遇到一些不如意,但這些應(yīng)該是人生必經(jīng)的磨合過程。也許,只有通過親身經(jīng)歷那些挫折,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不斷地磨練自己,鞭策自己,明天的世界才會欣欣向榮、生機勃勃吧。
走進冬天,走進寒冷,卻也走進了希望。嚴寒不可怕,暴風雪也不可怕,只要我們心中擁有美好的理想,只要我們敢于拼搏,每個人都會走向成功的彼岸。想到這些,一份期待與渴望就會在心海升騰,就會有一股熱流涌遍全身,就會感覺這個冬天不太冷,就會在心里對自己說,冬天的后面是春天,原來不管天氣多么寒冷,只要心中有希望,冬天也會變成溫暖的海洋。雪萊《西風頌》里那句名言“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時刻鼓舞著每一個身處困境的人。不經(jīng)幾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能夠經(jīng)受寒冬考驗的人必能果敢而熱烈地迎接美好的春天,踽踽獨行于寒冬的凄苦長夜必然向往明媚的艷陽天!
篇四:
一年有24個節(jié)氣,其中最重要節(jié)氣之一的立冬,就在不久前過去了。
立冬告訴我們冬天的來臨。天氣漸漸的變冷了,而我們的衣服也慢慢的增加了,有些城市甚至還會下雪。
立冬仿佛仙女般的灑下雪花。有的雪花落在大樹上,給大樹披上雪白的外套;有的雪花落在屋頂上,給屋頂涂上一層白色的顏料;還有的雪花落在大地上,大地像鋪上了一條雪白的地毯。
雪花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的像朵朵棉球,有的像亮晶晶的銀花,還有的像那傲霜的寒梅。
那一簇簇雪花看起來像一朵朵笑話,弱不禁風,風一吹,小花便隨風飄蕩,順著綿綿細風,落到每個人的心里。還記得今年冬天第一次下雪的時候,早晨我迫不及待的打開窗戶,一股冰涼的空氣帶著雪的氣息撲面而來,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清爽呀。透過窗戶我看到小區(qū)里所有的大樹、汽車上面都是潔白晶瑩的雪花。下樓時,我和媽媽都忍不住抓了一把雪放進嘴里,那味道冰冰的、涼涼的,可好吃了。我們還興奮的擺起Pose跟雪姑娘合影了。晚上放學時,我和媽媽戴著手套在小區(qū)里快樂的打雪仗,看著媽媽臉上洋溢著孩子般的笑容,我也特別開心的笑了。
“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正預(yù)示著來年農(nóng)作物會豐收,我仿佛看到了農(nóng)民伯伯臉上露出的喜悅。
立冬不僅帶來了美麗,還帶來了豐收!
篇五:
今天是立冬的第一天,從今天往后天氣越來越冷了,樹上的葉子都被寒風刮的快落完了,慢慢的就剩下光光的樹枝了。小草也枯萎了。
白天的時間越來越短了,晚上的時間越來越長了。街上的人們也穿上了厚厚的衣服?磥矶煺娴囊獊淼搅。
篇六:
星期五早上,我上學校下樓走到院子里,迎面一陣涼風吹過來,好冷啊!我就去問媽媽,今天怎么這么冷呀!媽媽說:今天立冬了,代表冬天到來了。
我想冬天這么快都到了,我覺的我還是非常的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有我喜歡吃的水果。還有溫暖的陽光,冬天我也很愛你,因為你會給我?guī)砀鼩g快的游戲一一一打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