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來自于:《論語·子張》
2、實(shí)事求是。來自于:《漢書·河間獻(xiàn)王劉德傳》
3、義者,心之養(yǎng)也;利者,體之養(yǎng)也。來自于: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yǎng)重于義》
4、有志者事竟成。來自于:《后漢書·耿弇列傳》
5、士皆知有恥,則國(guó)家永無恥矣。來自于:龔自珍《明良論二》
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來自于:文天祥《過零丁洋》
7、見善則遷(學(xué)習(xí)),有過則改。來自于:《周易·益·象》
8、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來自于:《論語·述而》
9、博學(xué)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來自于:《孟子·離婁下》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來自于:《周易》
11、義之所在,不傾于權(quán),不顧其利。來自于:《荀子·榮辱》
12、小勇,血?dú)馑鶠?大勇,義理所發(fā)!祆洹端臅<孟子集注>》
13、有功則賞,有罪則刑。來自于:司馬光《進(jìn)修心治國(guó)要札子狀》
14、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來自于: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15、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來自于:《左傳·宣公十二年》
16、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來自于:朱柏廬《治家格言》
1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來自于:《論語》
18、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來自于:《左傳》
19、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來自于:范仲淹《岳陽樓記》
20、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來自于:諸葛亮《誡外生書》
21、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來自于:《禮記·中庸》
22、輕諾必寡信。來自于:《老子》
23、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來自于:《論語·憲問》
2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來自于:《孟子·梁惠王下》
25、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來自于: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來自于:《戰(zhàn)國(guó)策·趙策》
27、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來自于:林逋《省心錄》
28、前車覆,后車誡。來自于:《漢書·賈誼傳》
2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來自于:《孟子·離婁上》
30、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來自于:《禮記·中庸》
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來自于:周敦頤《愛蓮說》
32、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來自于:《孟子·告子下》
33、差若毫厘,謬以千里。來自于:《禮記·經(jīng)解》
34、行成于思,毀于隨。來自于:韓愈《進(jìn)學(xué)解》:
3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來自于:《周易·系辭上》
36、君子強(qiáng)學(xué)而力行。來自于:楊雄《法言·修身》
37、見義不為,無勇也。來自于:《論語·為政》
38、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來自于:賈誼《新書·審微》
39、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來自于:《荀子·非相》
40、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guó)為國(guó),以天下為天下。來自于:《管子·牧民》
4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來自于:傅玄《傅子·通志》
42、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來自于:《荀子·修身》
43、憂勞可以興國(guó),逸豫可以亡身。來自于:《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44、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來自于:《尚書·伊訓(xùn)》
45、修辭立其誠(chéng)。來自于:《周易·乾·文言》
46、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來自于:《孟子·公孫丑上》
4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來自于:《后漢書·班超列傳》
4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來自于:朱熹《朱子語類》
49、單者易折,眾則難摧。來自于:崔鴻《三十國(guó)春秋·西秦錄》
50、改過不吝。來自于:《尚書·仲虺(huǐ)之誥》
51、歷覽前賢國(guó)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來自于:李商隱《詠史》
5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來自于:《論語》
53、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來自于:文嘉《明日歌》
54、學(xué)貴得師,亦貴得友。來自于:唐甄《潛書·講學(xué)》
55、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來自于:《荀子·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