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審、個審2種途徑
1.團審:主要是由中介機構和與德國大學有合作的中國院校組織完成,在中國有獨立招生資格的德國大學或者與中國院校有合作的德國大學都是團審的組成部分,面試是由德國大學招生老師直接進行的,不管是視頻面試也好,還是招生老師飛赴中國面試也好,只要符合德國校方的招生要求均可報名,面試幾乎可以高達100%,并且學生無需通過APS審核考試。
團審優(yōu)勢:
留學手續(xù)簡單,只要符合校方的招生要求即可報名,面試高,風險;
有中介和校方合作,不用自己費心做申請和簽證材料,無須本人參加APS審核,無須本人去使館面簽;
團審周期比較短,一般快4-6個月即可赴德;
若團審未能通過,還有機會參加個審。
團審劣勢:
團審通過后學生只能在該學校就讀,不能隨意轉換學校。
有團審項目的學校不多,院校選擇面較窄。
2.個審:有留德資格的學生均可參加,例如:本科在讀生,本科畢業(yè)生,三年制大專畢業(yè)生等。除個別團審學校以外,絕大部分德國高校都需要通過個審的形式進行申請。通過個審之后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有相關專業(yè)的德國所有高校進行申請。當然這種審核方式對申請人的綜合要求也比較高,除對學習期間專業(yè)課程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還對外語聽說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時個審要求非常嚴格,按照留德審核部規(guī)定,每個申請人只有3次審核機會,如果三次審核結束還是沒能拿到APS證書,申請人去德國留學的概率就非常小了。
個審優(yōu)勢:
絕大部分德國高校都需要通過個審的形式進行申請;
通過了APS審核,可以在有相同專業(yè)的德國高校之間進行自由轉校;
針對沒有商科背景的學生,有了APS證書可以申請德國商學院,進行商科類課程或MBA學習。
個審劣勢:
APS審核通過有難度;
個審報名之后,沒通過的情況下,不能轉而參加團審項目,直到個審通過方可再參與團審;
個審周期較長,通常需要1年-1年半。
3.藝術類學生純藝術生因為可以申請免APS審核,所以其留學途徑比較特殊。一些非純藝術類學生還是需要進行APS審核,比如:設計,攝影,音樂學,藝術教育,藝術史等。
APS考試方面的幾點誤區(qū):
以“中國應試方式”對待APS:
鑒于留德熱潮逐年升溫,APS考試難度也在逐年增加。APS審核絕不僅僅是中國式的一場考試,它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語言表達,學習能力,綜合素質的要求愈來愈高。對于專業(yè)知識方面,并不是只是單純的知識點羅列,更多的是專業(yè)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親身經(jīng)歷過德國高等教育的留學生都很清楚,德國的本科或者碩士課程,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會有大量的實踐甚至實習環(huán)節(jié),學生有專門的實驗課程及實驗資源,由幾個同學自由組成一組,教授只負責提供一些課題、組織和答疑工作,學期結束的時候需要提供實驗成果。這對于適應了國內函授式教學方式的學生,難免水土不服。對于備考APS考試的學生,熟練地口語表達,及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才是重中之重。
認為德語應試可以加分:
對于APS考試,除德語專業(yè)必須以德語應試之外,其它專業(yè)考生都可以在英語和德語之間自由選擇。很多傳言用德語考試會有加分云云,其實完全沒有依據(jù)。選擇一門自己擅長的語言才重要。語言只是作為APS審核的工具,以這門語言流利表達出自己的留德動機,專業(yè)知識以及今后的時間規(guī)劃才是審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