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說教材
《雪兒》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的是“我”為受傷的雪兒療傷并且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飛上藍天的事情,表現(xiàn)了我對鳥類的愛護,也流露了我對自由生活的渴望與向往。
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我腿跌傷在家,向往到外面去活動。第二,三自然段寫我照料受傷的小白鴿并且希望它快點好起來。第四,五自然段寫白鴿展開雙翅飛上藍天,我的心情十分快慰。
本文以我與白鴿的相伴到別離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爸爸撿回一只受傷的小白鴿,它的身子很臟,眼睛里充滿了悲傷。小白鴿的狼狽與哀傷讓我一下子產(chǎn)生了憐憫之情。相似的遭遇,相似的期盼,使得我似乎理解雪兒的心思,天天和它看藍天白云,盼望雪兒早日康復,早日重返藍天。爸爸的介紹讓我懂得雪兒是藍天信使,我讓雪兒重返藍天的愿望更迫切了。終于,雪兒展翅飛上了藍天。啊。我為雪兒歡呼!你看它那雙翅膀被春風高高地托起,在藍天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盡管多日相處結下深厚的友誼,我對雪兒有很多眷戀與不舍,但看到雪兒終于返回藍天,我十分快慰。在我的眼里,雪兒翱翔于藍天的樣子是那么美麗。我的感情隨著故事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而變化,純真的感情,善良的心靈真摯動人。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分析,我擬定一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認識不寫。
能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悟我對雪兒的感情,體會我的美好心靈和可愛形象。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通過關鍵詞句的品味,朗讀等品味我和雪兒之前的深情,發(fā)揮想象,想象我和雪兒之間在分別時的話,體會我們的深情。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把課文讀熟,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讓學生對課文讀通順,讀流利,讀出感情。
在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文章的思路,脈絡要清楚。
然后帶領學生學習生字詞語。完成描紅習字測,描紅練習。
第二課時:
1.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三組詞語,這三組詞語之間都有規(guī)律,指名學生起來讀詞語,從內容上熟悉,從內容上導入跟課文內容相關的東西,讓學生在總體上有個印象。
2.出示關于雪兒的照片,讓學生在圖片層次了解雪兒,引入雪兒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藍天信使,然后通過抓住重點詞語,“不怕任何艱難險阻,能夠飛越千山萬水,藍天信使”體會雪兒的品格,并且這里發(fā)揮想象,雪兒會遇到哪些困難,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接著讓學生試著用“我是一只信鴿,我.......我......”這樣的句式來說話。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讓學生從圖片和文字內容層面了解了雪兒,感知這一形象。
3.通過對雪兒來我家之前和來我家之后對比,凸顯我和這只信鴿的相似之處,讓學生體會我對它的憐憫同情之情。然后讓學生試著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我和爸爸是怎么對待雪兒的,通過抓住敷了藥,取名,洗澡等體會我和爸爸對它的愛心關心,通過指導學生的朗讀來體會感悟這種感情。接著向學生提問,第二自然段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我和爸爸對雪兒關心,愛心。師生交流總結為兩點:1我對雪兒說把自己的家當成是它的家。2我天天和雪兒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從這里兩處體會我和爸爸對雪兒的關心愛心,這里還可以啟發(fā)學生我和雪兒在看藍天時分別會想寫什么?啟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然后通過指導朗讀來感悟我對雪兒的關心和愛心,和雪兒之間的深情。
【篇二】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年月日》,下面我將結合我的課堂教學實踐分五個階段來完成說課:一是說教材,二是說學情,三是說教學方法,四是說教學過程,五是說板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在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有一定的比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鮮活個體的學生,時時刻刻要與它打交道。本課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時分秒等較短時間單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進行的,由于年月都是較大的時間單位,理解一年或一月的時間有多長大概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需借助和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素材引入,完成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通過課前預習調查,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記住各月及平、閏年的天數(shù),初步學會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會快速判斷平、閏年,二月的天數(shù)及各個月的天數(shù)。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觀察、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實踐活動,獲得情感體驗和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愿學、樂學的興趣。滲透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大月、小月的記憶,
教學難點:平年、閏年判斷方法。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時、分、秒等時間知識,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jīng)驗,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之中,學生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能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過渡;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強,具有一的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本節(jié)課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觀察比較、實驗論證、合作交流、總結概括的數(shù)學學習過程。
三、教學方法
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采取“觀察—探究—發(fā)現(xiàn)”的教學模式,在教法上力求體現(xiàn):在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在動手操作中“實踐”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運用”數(shù)學,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
四、教學流程
根據(jù)《新課標》中的“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知識獲得的過程”的基本理念,我分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
(一)、聯(lián)系生活,設疑導入
過生日是每個孩子都經(jīng)歷過的,而且基本都是一年,我以奶奶明年過第18個生日,而孫子明年要過第20個生日,奶奶和孫子各是多少歲?這個問題情境引入,聽到問題后學生會不假思索的回答,奶奶18歲,孫子20歲。但說完之后會馬上意識到不對。在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時進行討論:
。1)一般情況下,幾年過生日?(一年)
。2)現(xiàn)在奶奶的反而少,說明什么?(說明奶奶有些年沒過生日)
(3)生日跟什么有關?
。4)奶奶有些年沒過生日,又說明什么呢?
再這一系列問題之后,引入新課(板書課題:年月日)
通過以上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出隱藏在學生內心的疑惑,以探究疑惑為主線,使學生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二)、觀察比較,探究新知
第一層:觀察年歷,認識大小月
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我大膽放手,讓學生在預習的前提下,結合學習提綱,仔細觀察,看你能從年歷中發(fā)現(xiàn)些什么?通過觀察探究對照比較,發(fā)現(xiàn)各月的天數(shù),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使他們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然后我向學生詮釋大月、小月以及平年閏年的含義。其次,讓學生
結合板書說出一年中大月、小月的具體所指。在學習全年天數(shù)的時候,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能脫口而出,所以我就沒有過多的讓學生說計算方法。以上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還引導學生會用自己的方法去發(fā)現(xiàn)知識,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知識、用自己的語言去歸納表達。
第二層:記憶大月、小月的方法
《課標》中提出:“有效的數(shù)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币龑W生探索識記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這一理念下設計的。在學生認識大月、小月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識記大小月有沒有什么妙方。學生會根據(jù)自己已有知識經(jīng)驗進行匯報,我再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強化左拳記憶法和歌訣記憶法,并通過課件演示,幫助學生記憶。為了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很好的吸收,我設計了“我報月份,你聽好;大月拍手,小月跺腳;二月來了,不出聲”的游戲。在這一活動中我讓靜的知識接受轉變?yōu)閯拥闹R,讓學生在玩中學數(shù)學,在快樂中理解數(shù)學知識。
第三層:學習平年、閏年
為了有效地突破判斷平、閏年的方法這一教學難點。教學中,我設計了1993—2004年各年份中二月份天數(shù)的表格,讓學生自己觀察,并適時地引導,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當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時候,這一年就是閏年。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留給了學生自由探索的空間,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計算、合作交流、共同概括,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切實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能力。在練習時,里面出現(xiàn)了1900年,學生毫不猶豫的判斷是閏年,我堅決的否定了他們的答案,學生茫然,我讓學生自己去課本第49頁尋找答案,當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我利用多媒體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不僅拓展了課程資源,還加強了學習過程當中的直觀性和科學性,有效地幫助學生觀察和理解,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ㄈ、情境練習,鞏固新知
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我緊扣重點,力求既有層次,又有梯度;既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考查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智力發(fā)展和能力提高。
。ㄋ模、首尾呼應,解疑答惑
在“拓展練習”中,主要解決導入部分的問題,做到前后呼應,緊扣主題。
。ㄎ澹、暢談收獲,升華認識
本著“小課堂,大社會”的教育理念,本節(jié)課的總結將采取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進行,并引導學生談一談應該如何對待時間,對學生進行惜時教育。
(六)、拓展延伸,培養(yǎng)能力
收集年月日方面的知識及一些重大歷史事件,辦一份內容豐富、設計精美的手抄報,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的“眼睛”,是教學的“靈魂”,為課堂教學起到導航的作用。因此,我設計了如下板書:從板書中,可以清晰看到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重點及難點知識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附板書設計:
年月日
一年=12個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31天
四、六、九、十一月小月30天
平年(365天)2月28天
閏年(366天)2月29天
【篇三】
Let’s Paint說課稿
一、教材簡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part B Read and write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顏色單詞red , yellow, blue , green, purple, 本課屬于詞匯教學,在教學設計中,我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為他們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xiàn)和自我發(fā)展的空間。
二、教學目標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上,因此在教學中,要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結合本課的教學內容,我把本課的三維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
。、能聽說認讀寫單詞red , yellow , blue , green , purple五個顏色單詞;
B、會說I like。
2、能力目標
A、會用red , yellow , blue , green , purple 這幾種顏色給圖畫進行上色。
B、會用I like 表達自己喜歡的顏色。
C、會用簡單的英語描述周圍的顏色。
3、情感目標
A、培養(yǎng)學生欣賞大自然美的情操,養(yǎng)成愛護花草樹木的好習慣。
B、通過小組活動和競賽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增強集體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痢卧~red , yellow , blue , green , purple的書寫及聽說認讀;
2、教學難點
。、單詞green,red的正確發(fā)音
。、熟練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單詞,會用簡單的英語描述周圍的顏色。
四、說教法和學法
1、任務型教學法
新英語課程標準以學生 "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我避免了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在本課教學中采用了"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2、TPR (全身反應)教學法
學生在一個比較放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效果佳,而緊張、急躁的情緒對于學習英語來說是不利的。全身反應教學法注重的是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在本課的學習過程中,我用目標語shwo me your red crayon,show me your green crayon……等發(fā)出指令,先自己做,等學生能理解后,讓學生完成動作,邊說邊做。然后,學生兩人一組,先由一名學生模仿教師發(fā)布指令,另一名學生根據(jù)他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3、游戲、競賽教學法
外語教學理論特別強調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重要位置,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小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喜歡玩游戲、比賽,在游戲、競賽中學習,小學生會倍感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
任務。本課教學中,我設置了“砸金蛋”游戲,猜猜金蛋里是什么顏色?然后猛然砸開。學生滿懷期待,都想砸出自己心中所想、所喜歡的顏色。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技術以直觀的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造了有利于教學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充分領略視聽作用,積極主動地學習,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在新單詞引入和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一幅草地河流圖,并伴有水流聲,鳥叫聲。創(chuàng)設了真實情景,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融入到郊外的自然情景中,為教學顏色單詞埋下了伏筆。
5、小組合作學習法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和健康個性的養(yǎng)成,提供了成員之間合作的機會,增加了課堂上學生之間合作、互助的頻度和強度。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簡單的日常用語,能聽懂簡單常用的課堂用語。我把學生分成五個小組,用舊知引出新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形成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形成合作意識。
五、教具準備
1、學生準備英語書寫本。
2、教師準備字母卡片,課件,小帖畫,顏色表冊。
六、教學過程
(課前向每位同學發(fā)放顏色表冊;在黑板上畫出五個組的標志,對課堂上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畫一顆五角星。) Step I Warm-up & Revision
1、Greeting
2、Listen and do actions (本冊書第一單元,Part A , Let’s do)
T : Now , listen frist . (教師播放CAI )
T : Now , listen and do , OK ?
Ss: OK !
3、Review the words : pen , pencil , eraser , crayon , ruler , shapenner , book , pencil-case .
教師一手拿實物(鋼筆等),一手拿單詞卡片。
T : Look , this one is ……
S1: pencil
T : This one is ……
S2: ruler
……
[設計思路]
學生只有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上課伊始,我用了greeting(互相問候)提醒學生已經(jīng)進入英語課堂;再通過復習Unit 1的Let’s do放松學生心情,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帶著積極地心態(tài)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在復習環(huán)節(jié)設計了看實物說單詞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思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復習的目的,并為情景的設置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