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識字二》
下面,我就從教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本節(jié)課的教材分析。
本課的十二個詞語,描繪出一幅幅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的學校生活畫面。學生通過讀詞語、想畫面、識生字,一定會感到熟悉、親切、有趣。
2、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驗課余生活的多彩與樂趣。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教學難點:感知詞句的意思,感悟動詞的準確運用。
4、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
二、說教學方法:
本人這節(jié)課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為主線,為體現(xiàn)這一模式,老師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自學、接著安排小組討論。后安排鞏固練習。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和感悟詞句的意思。
三、說教學過程: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安排了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談話引入課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習課文
第三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
第四環(huán)節(jié):玩游戲
第五環(huán)節(jié):總結
第六環(huán)節(jié):布置課外作業(yè)
這個教學過程的安排,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突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構思,把時間、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活動中學習,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下面我就從這六個環(huán)節(jié)具體說說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想。
。ㄒ唬┱勗捯胝n題。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的課余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哪些同學能夠告訴老師,你在課余生活里喜歡干什么?你們還想知道其他同學的課余生活嗎?現(xiàn)在老師就帶同學們?nèi)タ纯此麄兊恼n余生活是怎樣的。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書P22識字二(板課題)。
。ㄟ@樣通過談話導入,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ǘ⿲W習課文。
1、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自學。
在學習課文時,教師先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自學課文。(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
2、檢查自學情況。
自學完后老師再來一個檢測。在檢測時先讓學生說出每幅圖的意思(誰在干什么),教師隨后在圖片下出示相應的詞語。(這樣圖文并茂,既直觀又可以幫助學生感悟詞語的意思。)接著教師又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讀時采用多種形式來讀。如:個人、全班、同桌互讀。讀后教師又把卡片張貼在黑板上。(這樣教師既可以大面積地檢測學生的認讀情況,又可以把整節(jié)課的重點一下子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一目了然。)
3、分析字形
在認讀完生字后,就轉入分析字形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分析字形時,教師先跟學生復習識字方法,再讓學生按所學的識字方法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完后小組派代表匯報。(這樣既可以教給學生的識字方法,又可以讓學生通過交流、合作,從而得到互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學習詞語。
在學習詞語時,教師也是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在認讀詞語后,教師問:“讀了這些詞語后,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樣設計,其目的是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思考中找出答案。)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分別把表示動作的詞和多音字顯示出來。接著教師為了讓學生感悟表示動作的詞語的準確運用。又問:“二胡”為什么用“拉”而不用“彈”。(通過這樣的質(zhì)疑,讓學生明確到運用表示動作的詞時,一定要根據(jù)它所用的對象來定。)為了能更好地讓學生準確地運用表示動作的詞,教師又設計了一個小練習(詞語搭配)。這樣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知識方面得到延伸。
5、小結、質(zhì)疑。
在學習完后,教師又來一個知識小結,再質(zhì)疑。(這樣讓學生有一個知識反饋的空間,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四、鞏固練習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生字詞,教師又設計一個復習鞏固練習。在練習中,教師出示課件、詞語卡片,讓學生認讀。(通過認讀來鞏固學生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這樣使整節(jié)課的重點就更突出。)在復習、鞏固后,為了擴大學生的詞語積累,在此又安排一個擴詞練習(其目的是讓學生可以得到知識延伸)。
這節(jié)課,為了讓學生讀寫相結合,教師又指導學生書寫比較難記易錯的字——“琴”。
五、游戲
在學習完后,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又來一個輕松環(huán)節(jié)“玩游戲、編兒歌”。在玩“快樂傳真”的游戲時,教師讓幾名學生到講臺上做自己喜歡的運動,讓臺下的學生猜,猜對獎一顆☆。(這樣除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又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悟出如何準確地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這樣又幫助學生解決這節(jié)課的難點。
六、總結
教師總結時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先讓學生說,教師再來歸納這節(jié)課的知識,這樣就更好地明確到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接著再總結這節(jié)課的比賽結果,加以獎勵。
七、課外作業(yè)
為了讓學生課后去復習功課,教師布置了一個口頭作業(yè)“認讀生字和詞語”。(這樣讓學生回家后有目的地復習功課。)
八、說板書
因為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認讀生字詞、熟讀課文,所以板書方面,教師把這節(jié)課要認的字,詞語和識字方法全貼在黑板上,讓學生一目了然。
【篇二】
我執(zhí)教的是語思第三冊的31課《浪娃娃》。這是一篇科學童話,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趣。通過浪娃娃聽海**的話,不再貪玩,高高興興地為人們做好事的記敘,讓學生初步懂得人們可以利用海浪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
根據(jù)大綱對二年級語思教學的總體要求,我確定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為:1、學會11個生字,認識建字底;讀寫"應該"等10個詞語,會用"應該"寫句子。2、會把句子補充完整。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4、初步懂得人們可以利用海浪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感受掌握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我上的是第一教時,根據(jù)第一教時的特點,我又把這一教時的目標定為:1、學會11個生字,能讀準字音,難字會正確書寫,2、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3、讀懂第一段,理解詞語的意思,進行句子的訓練。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本著開放的宗旨,努力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地交給學生。首先,我做到了課前開放,讓學生去查找有關發(fā)電方法的資料,為上好課作好鋪墊。同時,也教給學生一個學習知識的方法--看課外書。在揭示課題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有意創(chuàng)設了一個停電的情境,讓學生說說停電時的麻煩以及各種發(fā)電的方法,這就使學生有機會把課前收集到的資料很好地展示給同學們,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
接著,我打破了傳統(tǒng)的第一教時先學生字的模式,讓學生自由選擇先學什么。如果學生選擇先學生字,那就尊重學生的意愿,先學生字。學習生字的方法,也是讓學生自己介紹學習的方法,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匯報學習成果時,我有意識地讓學生選擇難讀或難寫的字進行匯報,簡單的字讓學生自查。這樣,既突破了難點,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如果學生愿意先讀課文,那就讓學生先讀通課文。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第一教時通常要做的一步,以往的做法是先讓學生讀,然后說一說主要內(nèi)容。這樣做的弊端是學生沒有學習的選擇權,只能跟著教師的指揮棒走。為了把課堂充分地向?qū)W生開放,我是這樣設計的:先問學生,你想學些什么?然后,讓學生自由提問。教師把問題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
自己讀課文,找答案,學生在朗讀課文是有目的性。學生可以找一個問題的答案,也可以找兩個問題的答案,方式可以是一個人自學,可以同桌互學,還可以找好朋友商量。學生有充分的自由,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來學習。
課文的第一段只有兩句話,這兩句話淺顯易懂,我就采用讓學生讀、感悟的方法,交流讀懂些什么?但是,考慮到個別學生可能有困難,我就設計了讓學生質(zhì)疑、釋疑這一步,解決了學生學習上的難點。.指導朗讀一直是我教學上難以突破的一塊內(nèi)容,這,我有意進行了創(chuàng)新,把"評價權"交給學生。指導學生仔細聽,指出同學朗讀時的優(yōu)點,學習用欣賞的眼光去對待同學,并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把別人朗讀上的優(yōu)點用到自己的朗讀上,以此,提高朗讀的整體水平。在齊讀課文時,也有了一點小小的創(chuàng)新,沒有要求全體學生整齊劃一地朗讀,而是讓學生愿意讀的站起來讀,愿意配上動作的就配上動作朗讀。
后,我設計了一個仿造例句說話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起來,有所得,有所悟。
【篇三】
一、概述教材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
《“黑板”跑了》這篇課文描述了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安培在街上一邊散步一邊思考數(shù)學題,錯把馬車車廂當成“黑板”的故事,表現(xiàn)了他專心研究科學的可貴精神。教學這一課要達成這樣的幾個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并能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本12/11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安培專心研究科學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認真、專心的道理。
二、說說教學流程和教學構想。
。ㄒ唬、這篇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是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我在設計教學流程時,就抓住課文中“他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這一中心句,通過感悟朗讀和角色表演來體會,F(xiàn)在我就說說我的教學設想。
第一大塊進行初讀指導。首先教師揭示課題,引導學生就題目設疑:黑板沒有腳,怎么會跑了呢?黑板兩個字為什么加雙引號?通過學生質(zhì)疑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然后按照常規(guī),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疏通課文。
。ǘ⑾旅嫖抑攸c說說第二大塊,如何進行精讀感悟課文?
1、集體朗讀第1自然段。并練習換一種說法介紹安培?梢杂谩耙驗--------所以--------”句式。因為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所以他成為了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也可以用其它句式來說說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初步學會簡單歸納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并進行語言訓練。
因為這一段是概括介紹安培的,所以教學時不必花費過多時間,只要強調(diào)“他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這一句就可以了。
2、探究指導學習第2自然段。
首先帶領學生一起到100多年前的大街上看一看。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如果有課件,效果更好。喚起學生的體驗: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如果你走上這條街,你會怎樣?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然后自然引到安培是怎么做的?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用“一邊------一邊-------”的句式說說安培在干什么?說完之后回到課文中的原句:街上很熱鬧,安培好像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有聽見,只顧低著頭朝前走。深入感悟朗讀這個句子。
在朗讀中體會,把自己和安培作比較,激發(fā)對安培的欽佩之情。
3、嘗試指導小組合作學習第3自然段。
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提出小組學習的要求:
。1)讀一讀,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安培正在專心致志的思考,把有關句子劃出來,讀給小組成員聽聽。
(2)討論“心算,計算,口算”的異同點。
(3)還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商量。
然后進行反饋。根據(jù)學生的反饋,相機指導好以下幾處的朗讀:“特地”“太好了!”
“高興地走過去!
第3自然段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合作學習,進一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能通過欣賞、評議,抓關鍵字等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合作中學會怎樣學習。
4、表演創(chuàng)造學習第4、5自然段。
首先在組長的組織下,讀課文第4、5自然段,討論怎樣說?怎么表演?再分角色,配上道具排練。排練好后,請好的一組上臺表演。其他同學觀看并進行評價。評價時抓住以下幾點:(1)黑板應慢慢地向前跑。
(2)安培的話要讓人聽出很著急。
。3)、安培是“不知不覺”地跟著走。
。4)、當安培發(fā)現(xiàn)是馬車車廂的后壁時,情節(jié)該如何處理較恰當?
根據(jù)學生的表演,評價,回到課文中來朗讀相關的句子,再次表演。為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己的舞臺,并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再創(chuàng)造。
學生能夠演得入情入境,就說明他們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那么到此時此刻,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呼應課文的第一段。
5、在這節(jié)課的后,我引導學生閱讀《豐子愷學畫的故事》。其思想內(nèi)容類似于這一課。學生讀完后匯報自己閱讀后的收獲和體會。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也正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不斷擴大學生的閱讀空間,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
剛才我說的是關天這一課的教學設想,粗線條的,要想成為一個好的教案,還得*大家的智慧,請大家獻計獻策。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聯(lián)考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 2022-2023學年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 2020-2021學年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 2019-2020學年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中試題及答案
- 查看小學二年級全部文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