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移民# #被誤解的美國杰出人才移民計劃正在成為市場新熱#】最近因為跟總統(tǒng)丈夫唱反調,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特朗普在全球媒體上刷足了存在感。梅拉尼婭的移民身份也再次受到關注。
她在十年前通過EB-1A杰出人才的途徑獲得美國綠卡,在特朗普上臺后引發(fā)美國媒體質疑。人們想不通,申請時還沒成為國際名模的梅拉尼婭到底哪里“杰出”了。
作為并不被大眾所熟知的移民項目EB-1也頗有幾分神秘。職業(yè)移民第一類優(yōu)先(FirstPreferenceEmploymentBasedImmigration,簡稱EB-1)又被稱作“杰出人才”移民,與常見的EB-5投資移民不同,它是美國職業(yè)類移民申請中的一種。它的目的是為美國吸引在藝術、科學、教育、商業(yè)和運動等領域擁有杰出才能的外籍人士。
技術移民對申請人的專業(yè)技能的要求往往要更高,而對“杰出”的定義嚇壞了一批申請者。他們往往對EB-1懷著一種刻板印象,好像必須要獲過諾貝爾、格萊美,或奧運冠軍等全球獎項才符合申請資質。梅拉尼婭所受到的質疑也來源于此。
“這也是早期該類項目并不受市場關注的原因!蓖饴(lián)出國法律研究院總監(jiān)DerekJiang分析到。
不過,這種誤解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實際案例破除,甚至成為美國移民市場上的新熱。
在出版業(yè)工作多年的王越年輕時曾拿到海外大學的獎學金,但因為種種原因他放棄了深造機會留在國內。直到去年,去海外的念頭又跳了出來。這次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在王越對孩子未來教育的規(guī)劃中,留學是個大概率事件。但他也并不是低齡留學的支持者!昂芏嘁贫疃嗄苷f中文,但會寫漢字的就不多了!?他希望孩子在國內先完成基礎教育后再考慮出國。這給他也騰出身份規(guī)劃的時間。
因為有不少朋友已在美國定居,在移民目的地的選擇上,王越將目光鎖定在美國!叭绻泼窈,想要繼續(xù)在職業(yè)上有所發(fā)展,身邊有朋友也能多些人脈資源!痹趶氖麦w育和藝術工作的朋友那兒,王越偶然聽說到EB-1項目。他們建議已在出版業(yè)頗有建樹的王越可以嘗試通過該途徑申請移民身份。
在EB-1法案中列舉了十條對申請者資質的要求,而王越在企業(yè)商業(yè)成功、所獲獎項和媒體報道等幾項內容上具有明顯優(yōu)勢。在聯(lián)系辦理機構,并提交證明材料后,僅在半年內就拿到美國移民局的批復。
“事實上,雖說EB-1是有一定申請門檻,但遠不如市場上說的那么遙不可及。申請人如果屬于自身專業(yè)領域最頂尖的15-20%的人,就可以申請!盌erek認為,王越的申請之所以順利,與其在出版領域的成就直接相關。他之前所獲得的業(yè)界成就能更完整地證明申請人是杰出人才。這樣看來,梅拉尼亞的身份也有了更合理解釋。
近兩年來,EB-1項目在國內也變得受歡迎。其中原因當然不只是誤解被破除那么簡單。
相比美國移民的其他途徑,該項目本身具備不少明顯優(yōu)勢。
其辦理成本低,辦理周期較短,申請者還可以申請加急通道,提交材料后,2周內就能拿到審批結果。即便是加上后期背景調查和等待面試的時間,申請人從遞交到獲取綠卡平均周期在12-15個月。
另外,副申請人的審批也與主申請同步,審批拿到的綠卡屬于10年期的永久綠卡,與兩年期的臨時綠卡不同。通過該途徑獲得的身份,也不需要長期居住美國,只需要保持每半年登陸一次美國即可維持身份。
對比排期時間長,資金要求高的投資移民EB-5項目,EB-1項目在市場上熱起來也在意料之中。Derek發(fā)現(xiàn),甚至有一部分EB-1申請者是從EB-5排期中轉移過來的!斑@些申請人有夠‘硬’的專業(yè)背景和個人亮點,還有一些是辦理L-1簽證(在美設立跨國企業(yè)),通過其美公司的成功運營,進而申請EB-1C(跨國公司高管)來獲得綠卡。轉移比例大約在15%左右。”
優(yōu)秀人才數(shù)量增多,他們對移民身份的需求也是導致EB-1項目受歡迎的原因。在Derek接觸的案例中,還在念研究生的程旭就是典型。盡管還不到30歲,但專攻民族聲樂的程旭已經在業(yè)界小有成績。曾在青歌賽中拿到優(yōu)秀獎,也舉辦過個人演唱會,媒體關注度高。
“我們之前還擔心申請人太年輕,在行業(yè)內的資歷尚淺,會被移民局質疑。不過最后的結果證明,我們的顧慮是多余的。只要申請人能拿得出材料證明其已達到杰出人才的水平,移民局也會認可!盌erek說。
申請者的移民通路被拓寬,但隱藏在其中的不穩(wěn)定因素也著實讓人擔憂。
與EB-5項目類似,市場關注度過熱導致EB-1項目出現(xiàn)短暫排期。移民局雖然沒有公布關于國別的申請和審批數(shù)量,但從2016年開始,EB-1每年的四萬張配額就開始提前兩個月發(fā)完。2017年,配額提前4個月分配完。如果當年配額提前用完,而申請人就需要等待第二年額度發(fā)放后,才能進行審批。這間接說明市場供求關系的不平衡。
另外,移民局雖然列出EB-1項目申請的十條要求,但明確的量化評估標準并不存在。申請人通過提交材料來論證自己符合其中的任意三項,就能獲得認可。申請變得越來越多后,審核官的眼光也變得更高。未來并不排除政策收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