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相逢是首歌……
———題記
寧靜的夏夜,溫馨的橘燈下,看著小學的畢業(yè)照又想著如今初一的集體照,心底溢滿了莫名的傷感和無言的感動。歲月在回首之際已悄然流逝。步入初中新生活的我,對這個大集體乃至整個學校都充滿了好奇感與新鮮感。在短暫幾周與同學們的相處中,彼此之間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同時讓我印象深刻的也有與小學截然不同的學習生活。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這一瓢就是我鐘愛的語文課堂。我們的語文課堂是感性、詩意、激情澎湃的;我們欣賞過西部的雄鷹、東海的潮汐、北國的雪景、南疆的椰林;我們收藏過春的溫馨、夏的火灸、秋的豐碩、冬的冷峻;我們感受了孔子的博大、孟子的仁義;諸葛孔明的聰穎機智、陸游;文天祥的拳拳愛國心……在梁老師的語文課堂上,我們一起笑談天地今古,苦究字詞句篇;在課堂上,我們有擲的有聲的慷慨陳詞,也有皺眉凝眸的苦苦思索,還有對老師的挑戰(zhàn)與質(zhì)疑……我們共同生活在C1111這個大集體中,快樂著我們所快樂的,期待著我們期待的……
啜飲著杯杯香茗,對著那午后的陽光,翻曬著一個又一個如夢似幻真實卻又美麗的往昔的快樂時光,那份愜意的感覺,那種甜蜜的滋味,久久滯留心間,久久回蕩心里。
在這個寂靜的夜里,我又想起了軍訓時的一幕幕,大家邁著整齊劃一的腳步;喊著斗志昂揚的口號;站著筆挺的軍姿;流著自豪的汗水,它滿載著我們的希望,承載了我們對軍人生活的敬仰以及對新學校新生活新面孔的期待!我們的教官是一個嚴以律已的人,為我們作好帶頭作用,一個個動作標準規(guī)范,汗水留了下來,也不去擦。我知道,這是為了我們也能養(yǎng)成像軍人那樣好的習慣。一個上午,教官軍綠色的上衣濕了一大片,口干舌燥,喝的水比我們少,休息的時間比我們少,還要想法子在休息時間帶我們做游戲……教官同我們一樣都是90后,但卻比我們懂事許多,我們的何教官將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佛說,前生500次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生命本就是一場漫漫漂泊的長旅,遇見了誰都是一個美麗的意外與驚喜。我們共同漫步在人生的花季,甜蜜著我們的甜蜜,幸福著我們的幸福。
相聚是種緣……愿快樂生活每一天。
【篇二】
小車一路顛顛簸簸,開過崇山又峻嶺,終于來到了這小鎮(zhèn)。
靜謐,悠閑,淡雅的鄉(xiāng)村風光。和我想象中的一樣。
就是這之間,坐落著一座紀念館。紀念館的正前方有一座巨大的人像。他挎著破布背包,頭戴紅星綠帽,穿著軍裝,清新的微笑定格在臉上。在蒼松翠柳的映襯下,顯出幾分肅穆。視線被周圍的花兒拉了過去。那擁有雪白的花瓣的花兒,被裹成一個毛茸茸的球的,不正是蒲公英嗎;還有那金燦燦的小東西,貪婪地享受著陽光,嗯….太陽花;木棉花呢,翠綠的莖脈拖舉著棉花團,活脫脫地就像一個大頭娃娃,幼小的身軀負荷不了沉重的腦袋,搖搖晃晃的……無厘頭的?粗矍暗幕▋,我忽地想到了雷鋒,這不正是他活靈活現(xiàn)的翻版嗎?
他像艱苦奮斗的蒲公英,高潔樸素。它的種子從身上割裂,是疼痛的是不忍的,但為了生命的繁衍,它要讓自己的孩子隨著風飄到不同的地方,到遙遠的地方安家。它也是這樣努力地搖擺,努力地飛才得以生存,它永遠記得它脫離母親懷抱的那一天,多么疲憊多么勞累。雷鋒亦是如此,每個月可以只留下買生活用品的錢,連買根冰棍都舍不得。他曾做過一件令他后悔一生的事情,就是買了一件昂貴的西裝,那幾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穿過后他意識到自己有多么愚蠢!于是壓在了箱底,永久地封存。他奔波著丟棄喜愛的工作去到國家需要的地方,無論有多么辛苦,辛苦,只為了人民,人民。
他如熱心助人的太陽花,溫暖人心。它面朝著太陽,毫不吝嗇地擁抱、分享陽光。雷鋒在地鐵站、在無名街頭都會伸出援助之手。他在火車站遇到丟了車票的大娘,于是用自己剩余的僅有的錢為她墊了車票費,大娘問你叫什么名字,雷鋒挺著胸回答:我是解放軍,就住在中國。他會無私地幫助乞討的老太太、風餐露宿的可憐孩子、還有受難的災區(qū)人民。
他似舍己為人的木棉花,勇敢堅強。它談不上英勇無畏,但是它盡己所能。它貢獻自己的身軀只為他人的溫暖。雷鋒,抗洪救災的時候,他快先地疏散群眾,絲毫不猶豫地把他當時珍貴的東西拿了出來——1床棉被,沒有別的了,他只有這個了,為了不讓石灰袋打濕,他只能這么做了。換做今天的誰,都不可能如此慷慨,失掉了夜里的同伴,換回了的明明是孤獨,可在雷鋒眼里就是石灰袋的安全,這般樂觀如他。
一陣清風清風颯颯吹過,雷鋒像周圍的花兒,隨風搖曳,顫顫巍巍地伸出枝條去觸碰天空。雷鋒本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沒有玫瑰的浮華,沒有杜鵑的高貴。有的只是蒲公英的淳樸,太陽花的樂觀,木棉花的堅強。
【篇三】
永遠無法淡忘那一縷清香,那彌漫著母愛的芬芳。
那年的夏天,很熱。
老天仿佛發(fā)了高燒一般,氣溫久久不降。樹上的蟬浮躁不休地鳴叫,叫得人心越發(fā)煩亂。路旁那棵平日里高高聳立的樹,如今也無力地垂下了那軟綿綿的枝條。我拖著沉重的腳步來到學校。一到教室,口干舌燥的我急急去尋找飲水機,可遍尋整個教室,卻始終不見。
我這才想起,飲水機早已停止了供應。不禁長嘆:這么熱的天,沒有水,這可怎么讓人活?終于熬到了放學,回家后,我將缺水一事跟母親說。第二天上學,臨走前,母親便遞給了我一個水壺。
體育課后,我小心翼翼的從抽屜里拿出那個水壺,在瓶蓋的轉(zhuǎn)動中,我不經(jīng)意間聞到了一絲從縫隙中流露出來的清涼,隨著轉(zhuǎn)動,那絲清香愈而愈濃郁了。瓶蓋終于擰開了,一縷如絲一般的香氣瞬間彌漫了整個教室,連燥熱的空氣此刻都變得清涼了。好像在這個時候,桌子是清香的,椅子也是清香的。我輕輕地抿了一口,那縷清香,順著我的喉嚨,緩緩流下,沁人心扉。在這淡淡的芳香中,仿佛還彌漫著母愛的清甜。我小口小口地呷著茶水,覺得整個世界都變得清涼了。
此后的整個夏天,我都帶著母親給我泡的茶水,品味著那一份濃濃的愛。
多少年后的一天,我回到家里,看見了我的母親:彎著腰,低著頭,拿著掃把拖地。我看見大粒大粒的汗水從她的發(fā)絲滴落下來。突然,我猛地發(fā)現(xiàn)她的頭發(fā)里藏有一絲白,那么一點,卻那么扎眼。我默默地走上樓,用母親給我盛水的水壺倒了一杯茶水。我將茶水端到母親面前。母親抬頭看了看我,笑了笑,我看到她的眼里閃過一片晶瑩。母親緩緩地接過水壺,慢慢地喝下了茶水,我看著她笑,就像當初她看著我笑一樣。
這一壺茶水,伴隨了我多少個春秋,給我?guī)砹讼娜盏那鍥觯步o我?guī)砹硕盏臏嘏,F(xiàn)在,我用這一壺茶水,給我勞累的母親送上一縷甘甜。
請讓我永遠記住這壺暖暖的愛,還有茶香中浸泡過的漫長歲月。
茶韻悠悠,母愛芬芳,此心永不忘!
【篇四】
熹微的晨光為樹葉披上了一層薄紗,浩渺的江面上,一條小船緩緩前行。
“先生,您不后悔您的決定嗎?”船上的書童望著站在船頭眺望的人說!昂蠡冢俊彼烈饕痪,低頭望著一圈圈漣漪。
記憶回到小時候。那時的他是一個意氣風發(fā)的少年,清朗的眼神中有著對天空的渴望,他好讀書,讀到先賢的偉業(yè)他會激動,仿佛有什么東西在胸腔里不停地膨脹生長著!靶烫煳韪善,猛志固常在!睙嵫谒男闹凶黜懀,他自信滿滿地投入到宦海中去,以為憑自己的才學與抱負,可以創(chuàng)造出驚天動地的大業(yè)。
想到這里,一絲苦笑浮上嘴角。那個曾經(jīng)羨慕南飛大雁的少年,早已在烏煙瘴氣的官場中死去。他棄官回鄉(xiāng),只為遠離那渾濁的官場,他厭倦了鉤心斗角,厭倦了需要時刻戴著違心的面具的日子。虛偽,*佞,貪婪,那一張張丑惡的嘴臉讓他厭惡,他更后悔自己當初走上這沒有光明的仕途!“我終于離開了。”他想,“可是我真的釋懷了嗎?為什么我還是像負重的驢一樣無力喘息著?”陶潛抬頭,雖然臉上落有陽光,卻仍顯出一絲黯然。
船到岸了。他要上岸了,這是他脫離宦海后,第踏上這片他在夢中也眷戀著的土地。
他回望身后片刻,終于踏上了故土,泥土的芬芳撲鼻而來。忽然,他的腳步輕快了起來。是的,故鄉(xiāng)的土地是如此踏實,比那些虛浮的東西要讓人感到心境安寧。
一望無際的麥田陡然出現(xiàn)在陶潛的面前,濃郁的麥香鉆入鼻孔,撣去了漂泊者臉上的倦容。熟悉的鄉(xiāng)音,熱情的笑臉,海潮般的麥浪聲瞬間吞沒了陶潛。他閉上了眼睛,全身心沉浸在這股氤氳著泥土芬芳的田園里,如同一個嬰兒在母親溫軟的懷中沉睡,安寧,舒暢。
那些令他不愉快的往事消失殆盡。
那些心上的包袱消失殆盡。
古往今來,多少男兒為了所謂的“大濟蒼生”的夢想而前仆后繼,有的功成名就,有的卻苦于沉浮,憂愁一生,F(xiàn)在才明白,名利不過是虛浮的流嵐,一吹即散;腳下的泥土才是真實的,這泥土是生命的開始,是本真,是你我初的赤子之心。我愿留下,盡情享受泥土的芬芳。戴月荷鋤,深情親近這一片土地,與泥土相伴的我,才是真實的我。
陶潛睜開眼,他感覺全身沾滿了泥土的氣息,他感覺自己又變回了曾經(jīng)天真質(zhì)樸的少年,心中被宦海侵染過的陰影在泥土清爽的芬芳中悄悄褪去。他轉(zhuǎn)頭,望向遠方那一抹濃郁的綠,釋然一笑。
東籬之下,一朵野菊正悄然綻放……
【篇五】
品嘗生命的芬芳作文850字——窗外,有一棵槐樹,孑然生長在一堵破舊的墻邊,無論花開、蟬鳴、葉落、雪飄,都默默倚在那個毫不引入注目的角落里。
這棵樹第引起我的注意是在小區(qū)整修時,人們重新修砌了那堵墻。那時正值盛夏,可槐樹的樹梢上也只是零星掛著幾片樹葉,顯得那么蒼老。人們看了看蒼老的槐樹,覺得實在沒什么用,就用樹做為支柱,把整堵墻壓在了樹上,使墻更加牢固。這樣一來,人們都認為過不了幾天,槐樹就會因為受不了墻的重量,終成為一棵枯樹。
可事情卻出乎人們的意料,幾個月后,老槐樹竟不知用什么方法推倒了那堵墻,人們既驚奇又無柰,只好再次將墻砌好。又過去了幾個月,春天來了,在這幾個月中,老槐樹一點一點向墻壓去,終于再把墻推倒。
我于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好奇一棵快要枯死的老樹有什么力量可以再次把整整一堵墻推倒。于是我來到了窗下老槐樹的腳邊,仔細打量起老槐樹。樹很老,既不高大,也不粗壯,甚至有些歪斜。我再低下看看樹的根部,有好幾段已經(jīng)被截掉一半,像是一只受傷的章魚伏在地上。樹干上更是傷痕累累,一道道或深或淺的傷疤,仿佛在訴說著樹在次抗爭中承受的痛苦。再向上的樹枝也都是斷臂折腰,有的甚至已經(jīng)在推倒墻的同時整根變彎、折斷我更加不解了,為什么樹會用如些大的代價與墻抗爭呢?就在這時,我似乎聞到了一絲幽香,我尋著氣味抬頭望去,竟看到樹梢上又有了點點新綠,其間也夾雜著星星點點淡白色的花,倔強地從枝頭鉆出來,像是一串串風鈴掛在樹梢上。
我深吸了一口氣,一種非常芳香而不甜膩的氣味鉆進了鼻子,我細細聞著,發(fā)覺氣息是那么清香、純凈,不帶有任何雜味,我再看看樹上的傷痕,又突然品出一點苦澀的滋味。我一下子明白了,讓老樹頑強在生存下去并再煥發(fā)生機的,是抗爭的力量,是生命的力量。在抗爭中老樹把根扎得更深,以吸取更多養(yǎng)分,這樣老樹就會又地同更強大的力量抗爭,同命運抗爭,在抗爭中,老樹的生命之花才能再綻放。所有生命都是這樣,在同困難抗爭中,生命學會了勇敢,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忍耐,在抗爭中,生命才會更加精彩。
想到這里,我望著眼前這個平凡又不平凡的生命,慢慢地鞠了一躬。
【篇六】
第品味到教養(yǎng)的芬芳,是在我中學快畢業(yè)的時候。那天,我隨擁擠的人流鉆進了一輛公共汽車,在車上向里攢動的時候,踩了一個人的腳,我還來不及說對不起,身后傳來一個溫文少女的聲音:“先生,我把你的腳踩了!边@實在出乎我的意料,我不禁回頭一笑,少女那清純的氣息和教養(yǎng)的芬芳使我如醍醐灌頂。
前兩年,我騎著自行車行進到一個十字路口,側(cè)路上一位騎自行車的少婦斜刺里向我沖了過來,我急忙捏閘,但少婦的自行車還是撞在了我的前輪上停了下來,我心跳100地怨道:“騎車別走神。 蔽夜烙嬎龝c我爭執(zhí)一番,卻不料她漲紅著臉沖我說了句至今都令我嘆服的話:“我看你騎車很瀟灑的。”我當時一時語塞,看她的車沒有什么損傷,也還了她一句:“我看你騎車很漂亮的!庇谑窍嘁曇恍,各走各的。
我一直將教養(yǎng)理解成很正統(tǒng)的表現(xiàn),這兩次際遇卻使我感受到詼諧更接近教養(yǎng)的本意,也使教養(yǎng)更芬芳襲人。
然而,更多的時候,教養(yǎng)像小學生課本,不知讓國人拋到哪到哪個角落里去了。
有,我去某賓館見過一位臺灣來大陸觀光的詩人,乘電梯下到一樓的時候,電梯里的五個人正在往外走,電梯外的幾位同胞便急不可待地往里滲透,站在旁邊等里面的都出來后才進去的,是一位大腹便便的外賓。我無意糟蹋我的同胞,我也不喜歡外國人身上那股刺鼻的香水味,但我卻欣賞那個老外的教養(yǎng)的芬芳。
另一件令國人大跌眼鏡的事是發(fā)生在某市一條繁華的大街上。那天,在一家商店的櫥窗邊,一位豐韻少婦蹲在地上賣草編的蚱蜢、蝦和蛇等工藝品。她的身邊圍了許多人,多是男人,我初以為他們在欣賞少婦那靈巧的草編手藝,卻突然發(fā)現(xiàn)他們在窺視少婦因蹲著而敞開的領口里的豐乳。在我該不知如何提醒少婦的時候,一對外國夫婦走過來,也許他們也發(fā)現(xiàn)了這秘密,只見那個男的與翻譯嘰哩呱啦一陣后,翻譯對少婦說:“這位外國人將你的草編人買了,請問多少錢?”少婦欣喜地回答:“一共20元錢!
少婦心滿意足地走了,圍觀的一伙人也悻悻地散去。而那個外國朋友并未將草編工藝品塞進他們的旅行包,卻微笑著將草編一個個地送給了他們所遇到的、用好奇的目光看他們的兒童。
那一刻,我感到教養(yǎng)的芬芳在大街上彌漫。
與一此刻意的或道貌岸然的所謂教養(yǎng)相比,這些不經(jīng)意間的舉止是教養(yǎng)的上品,是教養(yǎng)的極至,芬芳得沁人心脾
【篇七】
從出生到長大成人,爸爸媽媽一直都在做的事便是教育我們?nèi)绾巫鋈,如何做事。這種教育深深的在我們心底扎根。讓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這種教育
雖然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心里,教養(yǎng),就是一種教育的方式或者說是一種對人的稱贊,也有的人說教養(yǎng)是一個人從內(nèi)心深處所發(fā)散出來的東西,她不是一種形體,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一種看不見也摸不著的貼近我們身邊的一種愛。
在我看來,教養(yǎng)就是一種愛,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愛。自古以來,從皇族起,教養(yǎng)便存在,那時還沒有具體說明什么是教養(yǎng)。但他們的種種表現(xiàn)都是一種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
其實,每一個人心中,教養(yǎng)都有一種不一樣的定義。是不是社會的進步也就代表著教養(yǎng)的不同,以前的教養(yǎng)或許就是一種晚輩對長輩的一種尊敬,可是現(xiàn)在來說,教養(yǎng)太廣泛了,廣泛到每一個人,廣泛到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
現(xiàn)代生活中很多人都已經(jīng)喪失了“教養(yǎng)”。
比如:
在我們坐公交車的時候有幾時會主動讓位給老人和孩子呢?看到馬路邊有老人摔倒在馬路邊,有幾個人愿意上去扶一把呢?在家里吃完飯又有幾個人可以主動的去幫助長輩洗碗呢?
平常中的小事便可以看出我們自身的教養(yǎng),
有人統(tǒng)計說人平均可以生活兩萬多天,那么在這兩萬多天里面你又為自己做的事多還是為周圍的人做的事多呢?我想這樣一想很多人便不好意思的再抬起頭說我很有教養(yǎng)吧!
其實,教養(yǎng)這東西有時真的會讓你遇到好的機會,看到好的結(jié)果。
人從一出生便開始學習教養(yǎng)的旅程,一路走下來,來了多少花,結(jié)了多少果也只有自己才清楚,就這樣一直讓他開花結(jié)果吧。
直到我們已老去
【篇八】
花朵以芬芳熏香了空氣,但它的終任務,是把自己獻給你。
——題記
有那樣一種味道,油膩膩的,還伴有淡淡的油煙味,但其中的溫馨也是無法忽視的,這就是媽媽的味道,一種別樣的芬芳。
小時候的我總喜歡纏著媽媽,把頭埋進她的臂彎,晃來晃去,愛極了那股芬芳。
可隨著歲月逝去,我已漸漸長大,似乎再也無法理解那股芬芳,不過就是油煙味嘛。我是這樣想,也就這樣開始隔絕了它。
上初中以來,三點一線,沒有時間再去念顧什么芬芳了。
好不容易盼來一個清閑的周末,老師難得一見的減輕了作業(yè),我倒也樂在其中。晚飯后,我耳朵里塞滿了Bigbang那富有節(jié)奏性的音樂,媽媽則在一旁收拾著衣服。
“那個……女兒,要不要出去散散步?”媽媽停下手中的動作,突然提議道。
我抬頭,看了眼窗外,天空灰蒙蒙的,就好像不喜白云一樣,烏云占據(jù)了天空,赫然一副要下雨的樣子,嘴里便含糊地拒絕:“外面馬上要下雨了!
媽媽一聽,我有搭話,以為有希望,便興沖沖地說:“帶把雨傘就行了,以前你不是很喜歡在雨中散步嗎?”
我有些煩躁,一口回絕了她:“那都是小時候了,我現(xiàn)在不喜歡那股味道了,而且近要期末考試,我要復習!
這下媽媽終于沒了聲,我頓了一下,有些于心不忍,抬頭看了眼她。媽媽蹲在那兒,手中是我喜歡的那件針織衫,她一遍又一遍地撫摸著,就像小時候安慰痛哭的我一樣。
鼻尖是那股芬芳,心里酸澀澀的,什么時候開始我已經(jīng)這樣對待媽媽了,我……真的排斥那股芬芳嗎?
一陣窸窸窣窣,媽媽把衣服放進衣柜,轉(zhuǎn)過身去,又像想到了什么,停了下來,“不要……復習太晚了。”
就算是惡語相對,媽媽也不會放棄我的。我終于醒悟過來,那股芬芳原來一直都是我心底里不愿接受的愛,“媽媽……等下,拿上雨傘,我們走吧。”
媽媽顯然有些驚喜:“額,你……不是還要復習嗎?”
我笑了笑,挽住媽媽的手說:“復習以后也可以的,但今天的散步,以后都不會有了!
冷風中,雨依舊下著,只是烏云好像消散大半了,有的是留在記憶里的芬芳,油膩膩的,還很溫馨呢。
【篇九】
【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