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英語中的課外閱讀】
隨著英語重要性的逐漸被廣大家長、學生所認識和接受,和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學生手中的英語讀物和音像資料除了課本之外也正在逐漸增多,但是一方面由于教師教學任務的繁重和緊張,對這些讀物沒有引起必要的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學生又缺乏自主、合理運用這些資料的能力和耐心,據(jù)我發(fā)現(xiàn),這些課外的學習材料大多并沒有被充分和有效的利用。
其實,在英語學習中,通過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和語文學習一樣,能讓學生擴大視野,獲取知識,不斷鞏固和提高已學過的語言知識及其運用能力。同時,舊知識在新的語境中不斷復現(xiàn),新語言現(xiàn)象的頻頻出現(xiàn),通過反復的閱讀和合理的引導與幫助,能讓學生起到觸類旁通,拓展視野,深化知識的作用。如果開展的較好,必能加快學生英語學習的速度,提升閱讀及理解的層次,拓展學習的深度與廣度,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眾所周知,在中高考中,閱讀的失分力一向是較高的,而學生英語的靈活運用能力正是用這一種方法進行檢測的。因此,如何讓這些課外讀物與教材相結合與配套,共同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語言知識,發(fā)展綜合運用能力,是時代給我們提出的一個新的課題。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在畢業(yè)時要達到二級目標要求——即除了能認讀、理解教材上所示的單詞、短語和對話、短文外,還應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正確朗讀故事或短文,并看懂英文動畫片和程度相當?shù)挠⒄Z教學節(jié)目。要達到這一目標和要求,僅靠教材所提供的語片和材料,肯定是遠遠不夠的。課外材料的合理、有效利用,即是對教材的有效補充,又是對教材學習的一種檢測和提升,也是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有效、直接的方式。
進行英語的課外閱讀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檢測和反饋。
一 、開展手抄報比賽
在教學過程的合理時機,結合課本內(nèi)容,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材料,辦一份手抄報,即可以獨立完成,又可以小組合作,共同完成,然后拿出來展示,讓大家一起來評判。如在教學5A Halloween 時讓學生作了一期關于萬圣節(jié)的小報。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找材料,做設計,忙得不亦樂乎,很多封存起來的書刊雜志都被找了出來,有的還從網(wǎng)上尋找相關資料,閱讀的積極性被極大的激發(fā)出來了。結果,學生所選的內(nèi)容相當精當,有些甚至是教師都不熟悉的,版面設計得也很精彩,不免讓人驚嘆于學生的能力。
二 、開展講故事、作講演、演短劇等活動
閱讀的直接作用就是學生詞匯量的擴大和活動能力的提高。為了讓學生繼續(xù)保持并深外英語閱讀的興趣,有效進行課外閱讀,教師應該為他們展示課外閱讀成果提供一個平臺。所以在每節(jié)課的開始,除了everyday English之外,還可以抽出幾分鐘,輪流讓一到兩名學生用英語來講一個故事,笑話,或作一段演講,甚至是唱一首英文歌曲。學生為了展現(xiàn)自我,同時為了避免丟臉,必會在家仔細鉆研手頭的閱讀材料,觀看久已成了擺設的英語碟片。久之對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習作能力也是一種鍛煉。如果能利用口語課,讓他們表演自己編排的短劇,如在教了At a birthday party 之后,讓他們?yōu)榧磳⑸盏膶W生去自己排Party,開party, 則興致會更高,也是對小組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
三、讓學生自畫英語漫畫作品
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漫畫書小學生喜歡看,因為漫畫滑稽、夸張、幽默,對話簡明、扼要,學生能通過圖理解其大意。英語漫畫也是一些學生英語雜志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若引導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漫畫作品,即是對那些閱讀材料的再利用,又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如Three little pigs 的故事許多雜志上都有,可以讓學生創(chuàng)作一個結尾并配上一兩句話,一方面學生必須閱讀弄懂故事內(nèi)容,另一方面又必須用英語進行思考,同時還讓繪畫技巧得到了展示。
四 背誦和改編rhyme ,chant 等和唱一些英語歌曲
rhyme ,chant, songs 等是牛津小學教材中的一塊重要內(nèi)容,學生對這些內(nèi)容通常興趣都比較高。教師可以結合所教的內(nèi)容另外提供一些給學生背誦和演唱,并可以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好惡來改編這些小詩和歌謠,這既是對閱讀材料的鞏固,也是英語思維能力的一種鍛煉。
五 鼓勵學生互相交換英語課外書和視聽材料
由于每個家庭情況的不同,學生擁有的課外書和音像制品的數(shù)量、質量也不盡相當。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他們所擁有的材料帶到學校,大家通過課外活動一起觀看或傳閱,或者進行同學之間的調(diào)劑和交換。這樣,一方面節(jié)約了閱讀的成本,另一方面又極大的拓展了學生課外閱讀接觸的面和量。
【篇二:淺談中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銜接】
通過牛津英語中小學教材的對比,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在小學階段接觸的比較多的閱讀材都是以對話的形式出現(xiàn)的,即使從五年級開始有一些語篇,但也只是出現(xiàn)在每篇課文的開頭,作為一種背景介紹,且篇幅較短。然而,在初中教材中卻更多的是直接一個或者多個的語篇,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飛躍。
在實踐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一些同學對于完成對話還比較在行,但若是去補全一篇短文或者做短文的理解,卻往往有許多失誤,歸根結底其根源也在于學生無法吃透文章,無法跨越理解的鴻溝。于是,我想這種閱讀能力的銜接是一個我們應該設法予以解決的問題。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小學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而在初一卻要做到能讀懂小故事及其他文體的簡單的書面材料。這里面的兩個目標本身對學生就是一個挑戰(zhàn),有無圖片的幫助正如學步的小孩,要扔掉這一輔助邁出獨立的第一步,其中必定會有許多艱難的磨練,更何況還有其他的文體呢?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好這方面的銜接,我認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嘗試和實踐。一是可以讓學生試著把課文中的對話轉變?yōu)橐欢挝恼,這不僅可以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還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方法,可以為今后的作文教育打好伏筆,當然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有提高,對寫好句子和關注時態(tài)、人稱、句式等方面都有幫助。其次,老師可以尋找一些語言材料和學生一起閱讀和理解,直接幫助學生提高這方面的能力,擴大學生的詞匯量,然后再和學生一起將這些小故事改編成小的短劇。一起來讀一讀,演一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我們也可以參照語文的教學方法,給學生一些圖片,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自編故事。還有就是老師要盡可能讓學生多接觸一些難度適中,詞匯量合適的文章或對話讓學生閱讀,這對今后也是有幫助的。
總之,我們在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的語言項目進行交際訓練,讓學生去意識和體會不同語言文化的碰撞,更要注意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從口頭和書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擴展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三:如何激發(fā)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和相關資源】
一、與學生平等、和諧相處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興趣,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賞識學生,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和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這樣使學生產(chǎn)生不怕錯誤,敢于求異的良好的學習心理,孩子的創(chuàng)造的火花才能迸發(fā)出來。例如:在教nose,ears等表示身體部位的單詞時,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輕輕地捏捏學生的鼻子、摸摸學生的耳朵等,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和藹,并置身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另外,教師要保護學生敢想敢說的積極性。有時學生說錯了,教師不直接說No,而是指指頭并微笑著對他(她)說:"Please think it over."。只要學生能勇敢地站起來回答問題,教師都要予以表揚。
二、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其想象力
教師可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和教師的形體語言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I’m feeling happy時.做出非常高興的表情;教學sad時,裝得愁眉苦臉;教學bored 時,做出很無聊的樣子等等。 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老師講的意思,接著可以再要求學生看動作和表情說出其它單詞及句子的含義。在練習Do you like……? Yes,I do.(No,I don't.)句型時,教師可以畫一個動物園,里面有各種動物。讓學生們想象他們在手拉手參觀動物園,兩人一問一答:Do you like the little panda? Yes,I do. Do you like the big bear? No, I don't.……或者讓一學生充當小記者,去采訪其他同學都喜歡什么。這時小孩子們都非常高興,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要做小記者,去了解其他同學的喜好。教師還應多角度地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在學習動物名稱時,可以先將小動物的聲音錄制下來,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來學。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這樣,學生就會很有興致,有的裝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難的詞在學生口中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單詞很快被學生記住。
三、在創(chuàng)設的真實語境中實踐與模仿
兒童是善于模仿的。從母語學習的規(guī)律看,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兒童的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生在模仿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fā)現(xiàn)的樂趣,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實踐的情景,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型,精心設計練習,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及時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例如在練習Is this your sweater ?這個句型時,教師手里拿著一件毛衣,一邊走進教室一邊問:Whose sweater is it? Is this your sweater?這時學生很好奇,都想知道這件毛衣是誰的。于是,我就讓學生去找它的主人,學生拿著這件毛衣去問其他同學:Is this your sweater?教師還可以利用插圖來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插圖是語言的形象再現(xiàn),語言是插圖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練習句型It’s a red pen ,It’s a blue bag等句子時,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圖畫,請學生根據(jù)圖畫的內(nèi)容編一段問答對話。然后再說幾個句子讓學生根據(jù)所聽到的畫畫并涂色。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一段對話或小短文來畫畫。這也是一種運用語言的訓練。因為學生要繪圖,必須熟讀對話,反復揣摩,才能將腦中的圖畫繪諸筆端。
總之,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教師作為英語教學的組織者和主導者,應該主動開拓進取。采取活潑、上進、扎實有效教學方法,把學生帶進一個生動活潑的英語世界中來,使他們快樂的學習英語,并運用英語快樂而靈活的進行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