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雙語學校:
你是否做好了經(jīng)濟準備?雙語學校一年學費10萬起,很多人覺得還ok。但是有沒有考慮過隱形消費,各種活動各種班,校車費用之類的其他額外開銷大概有多少。這些都應(yīng)該去打聽一下。
你是否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度過各種假期?很多雙語學校寒暑假春假圣誕假比其他學校要多,F(xiàn)在5月份的春假,很多孩子都在外面旅游,漫長的假期是需要家里有充足的人手的。
你是不是出于讓孩子快樂輕松學習的目的將他送出體制?如果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雙語學校是課程體系不同,并不代表著輕松。也不代表他們逃離了應(yīng)試。雙語學校的孩子要惡補的是各種軟實力,比應(yīng)試教育刷題更多樣化,當然難度其實也更大。各類考試都要面對并不輕松。
你是否退而求其次?如果鐵了心要選雙語學校,一定要選好一點的。這不是廢話。有很多父母將孩子送出體制,并不是覺得孩子適合,而是從小規(guī)矩沒有做好,體制內(nèi)無法適應(yīng)。所以門檻低的雙語學校,很可能老師花大量時間在協(xié)調(diào)管理上,學習效率是低下的。
你是否考慮好了,一年級就讓孩子脫離了應(yīng)試體制?這是個重大的決定。有的孩子可能反而更適應(yīng)高考,這樣的決定一旦做出基本等于沒有回頭路,你想好了嗎?
關(guān)于民辦體制內(nèi)學校:
你的娃會不會很吃力?你能不能跟上雞血的腳步?放學晚進度快學費低,讓父母們趨之若鶩。能考上當然很好,不過,真的要想清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跟得上,父母能不能適應(yīng)那種雞血程度。
你是否愿意跟TZ們一起競爭?心態(tài)足夠好嗎?考慮好TZ生,避免讓自己的孩子當悲催的炮灰。其實很多學?梢哉f每個學校都有。有的學校甚至在報名之前已經(jīng)半公開的面試了TZ生。他們占多少名額不得而知。那么正式面試的時候,其實很多孩子只是去走個過場。當然,我覺得也不要覺得不公平。TZ生本身就是優(yōu)秀的學生+萬能的家長啊,怎么比都是贏。同時考核了學生和父母,何樂而不為。
你是否考慮清楚了政策導向?教育風向說變就變。今年第一年公民同招,明顯就是扶持公辦的信號。民辦未來的路何去何從,是否考慮清楚了?想清楚了再做選擇,至少要盡量給孩子相對比較正確的教育路線。
關(guān)于公辦小學:
1.是不是能接受慢進度,相對比較僵化的教學模式?說真的,這是我一開始排斥的一點,也是我很想讓Henry考協(xié)和的原因。但是后來,我是如何想通的。首先,Henry真的是普娃。算數(shù)20以內(nèi),思維沒有專門訓練,認字四五快讀也就能認兩冊,英語RazC。民辦要考的內(nèi)容,他都不是長項,加上出了名的TZ多,我是不是應(yīng)該讓他去當這個炮灰?當然,做這么大的決定,我也是認真跟Henry討論過的。我希望他能自己去思考。我們將兩個學校的優(yōu)缺點羅列出來,在參加完對口公立開放日之后,他告訴我,媽媽我喜歡這個學校,我想在這里讀書。OK,那我們就對口。其次,對于雙語學校過度重視英語,忽略語文教學,以及紀律性相對散漫這一點,我也是有異議的。男孩相對來說紀律性比較差,我希望公立小學可以給他收收骨頭。再者,就是學校離家太近了……想想在家門口讀書,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
2.你是不是能接受早放學,大部分靠家長的現(xiàn)實?公立小學放學比幼兒園還早。有的學校甚至有兩天是兩點半放學,就對家長的時間有了更高的要求。看過一篇文章,民辦學校老師會指導家長怎么雞血,而公辦就是家長自己琢磨怎么雞血。所以公辦小學孩子雖然更輕松,但是對家長的要求可能更高了。這當然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換個角度去想,如果放學晚可能在學校里就是在反復機械的寫字刷題。如果早點放學,課余時間的安排是自由的。對于有想法有規(guī)劃又有閑的父母來說,課后時間可以隨意支配。
那天看到一篇文章里說,民辦和公辦是燕雀與鴻鵠,那父母之間的差距就是云泥之別,一個天一個地。說到底,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家庭教育。所以選擇自己適合的,才是好的。再多說一點,我覺得牛娃很多都是老天賞飯吃。有的媽媽會酸溜溜的說,肯定是花了很多時間啊,連快樂的童年都沒有啊。錯,昨天看綜藝《創(chuàng)造101》,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2天之內(nèi)排一個歌舞。有的女孩子兩天不睡覺狂練,結(jié)果表現(xiàn)平平。有一個女孩子,只用了1天就準備就緒。你說哪個女孩子休息時間多一點?自由支配時間多一點?接受現(xiàn)實吧?春芏嗫忌仙蠈嵃∈劳獾膵寢寣懡(jīng)驗,都說自己家孩子沒有報什么班。白眼還是要翻的,但是未嘗不是事實啊。別人可能一小時就學會你三天要學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夜以繼日各大培訓班奔波啊。你不得不承認,天賦的存在;也不得不承認,人比人氣死人;更不得不承認,有的差距是娘胎里注定的啊。所以,客觀理性地面對自己,會活得稍許輕松一點。至于究竟如何擇校,還是要問問自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