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羅漢松的春天】
清晨的南山,籠罩著一層薄霧?諝庵杏行┪,還帶著一絲甜味。
植物園內(nèi),一棵羅漢松樹樁沉睡著。它并不高,但枝干如巨蟒纏繞,粗壯遒勁。一片片青玉的細長卵葉,泛著皮革樣的油光。它的四周,還有許多盆景,大多是常青樹,枝條蜿蜒曲折,奇異別致。原來,這里是盆景園。羅漢松樹樁在這個園中備受矚目,因為它的年齡大,頗有“老大哥”的風范。
晨曦漸入園中,喚醒了這兒的一切生命。所有的植物都沐浴在美好的朝陽光輝中,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昨夜下了一場小雨。春天就在雨中悄悄走來。今日格外晴朗,陽光下土壤松軟又暖烘烘的。
一對參觀的父子走近。兒子好奇地指著“老大哥”問:“爸爸,這是什么樹呀?”
“哦?這是一棵羅漢松樹樁,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是植物園的鎮(zhèn)園之寶呢!卑职秩粲兴嫉卣f。
“哇,這么厲害!”兒子一臉驚訝,跑上前去用手小心地摸了摸粗礪的樹皮!八闹Ω稍趺醋兊萌绱藦澢剑俊
“這個園子里的樹原本不是如此模樣的,是通過人為塑形變成如今這般別致的樣貌!
“那該多疼呀!”
“的確。經(jīng)過石塊的吊壓,這些樹被塑造成了漂亮的盆景。有些植物會因為不耐受壓而死去,只有那些堅強的才存活下來成長為人們珍愛的盆景。”
兒子的目光變得有些沉重。他仔細打量著羅漢松樹樁上新生的嫩葉,輕輕地說:“春天來了,老樹也發(fā)了新芽呢。真是很難想象,上百年前,它會是那么幼小的一根苗……”他的拇指與食指合攏,比劃著。
羅漢松樹樁的嫩葉沾著晶瑩的露珠,在風中搖曳,突然灑下一顆如淚水般。也許,它是回憶起百年前,自己從一個紫紅色的果子中破殼而出的那一刻?上百年的光陰中,生命的形態(tài)雖然發(fā)生著巨大變化,但是不變的依舊是陽光下這勃勃的生機。
【篇二:放下手機】
如今,人人之間都有種距離。
沒有什么能夠阻止社會的發(fā)展,這里的一切,譬如新興企業(yè)的接連開辦、教材每年的不斷更新、交通設(shè)施的日漸完善、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等,都像上了發(fā)條一般,永遠都在不停的前進。
人們在現(xiàn)實中的生活更多樣了!再也不是那個到了晚上,家家滅燈;小孩不能玩火;只許大人喝酒的時代了,這里的*美輪美奐,*之大令不少人通宵達旦,很是興奮。
人們在網(wǎng)絡中的虛擬世界更加快樂!不論什么時候,你在公交車上還是餐館,在空閑時或忙碌時,甚至過馬路、開車時,總能看見一幫“低頭族”,盯著幾寸的“磚頭”,目不轉(zhuǎn)睛,看的還有滋有味。
“你在聊什么?總在學校見面的同學還聊不夠嗎?有什么可聊的?!”這是我父親曾對我說的一話,我想了想,確實沒什么好聊的,但這似乎成了一種習慣:隔幾分鐘就要劃*屏,漫無目的的翻翻,刷微博?看微信?即使沒什么要緊的事,但這好像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不做慌心似的。
按每周慣例,我家會到餐館聚餐,這里不擺弄手機的只有服務員罷,但若一空下來,他們也“低頭投降”了。整個館內(nèi)彌漫著一股死寂、迷離的氣氛,是沒有人嗎?不是,一群群的人中在吃的只有少數(shù),其他人呢?忙著自己的事:和“好友”閑聊,聊的盡是瑣碎之事;玩游戲,孩子們急著“開黑”、用大量錢幣去爆裝備、升級……
人們已經(jīng)患上了“手機綜合癥”,若拿去手機,一切都無法提神,到一個地方問的第一問題就是:“有Wifi嗎?有熱點嗎?密碼是多少?”可悲之處是沒有多少人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仍找借口稱這是“與社會發(fā)展同步,跟上時代!
手機的誕生應是方便人們的,而不是在人人之間建起隔閡和屏障。
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1.496億千米,你若問我人心之間距離是多少?對不起,我不知道,一塊桌布?幾件衣裳?或者,僅僅是一塊屏幕嗎……
適時放放手機,瞧瞧世界,真心交往。
【篇三:點亮我的心燈】
燈,是我們?nèi)粘I钪胁豢苫蛉钡臇|西。
不同的燈都在人們的生活中有一席之地,如街道兩旁的霓虹燈,將本蕭瑟的漫漫長夜點綴得流光溢彩,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娛樂;教室里的白熾燈在天陰暗或天黑了的時候,照亮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學生們的聽課有了保障;原本擁擠不堪的馬路上裝了紅綠燈后,秩序井然,比*管的還好;在發(fā)生特殊情況時,又是應急照明燈為黑暗中的我們送來急需的光亮……
雖然它們形狀不一,有圓的、方的、長的,它們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白的、有紅的、有彩色的,但它們都無私的帶給人們光明與溫暖。
像燈這樣勤勤懇懇的人有環(huán)衛(wèi)工人們,他們每天早早的起來,我們上學的路上總能看到他們彎腰掃地的身影和漸漸干凈的街道。日復一日。
像燈這樣甘為人梯的還有老師,她們兢兢業(yè)業(yè),傳授給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敬職敬責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像燈這樣默默無聞的還有建筑工人們,他們忠于職守,難得懈怠,總能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腳踏實地,自信但不虛浮。
我們這生活在光明的世界里我們前方的道路也是光明的,但我們要有理想,這來自內(nèi)心,所以我們內(nèi)心不該有黑暗也應該是處處光明。
正是理想,才點燃了我們心燈,唯有磨礪,才能成就我們不變的心愿。
正是因為這個落后的民族,魯迅先生才憤然提筆疾書,以筆為矛。人民從他的文字中紛紛驚醒了過來。紛紛拯救這個落后的民族。
正是因為對光明的向往,愛迪生才會不懼千次失敗,依然不屈不撓尋找適合做燈絲的材料。
正是因為對宇宙奧秘的渴求,霍金的研究對我們今天理解黑洞和宇宙本源奠定了基礎(chǔ),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力學理論,成為繼愛因斯坦之后偉大的科學家。
但愿我們能夠點燃理想的燈,在風雨人生路上逐漸成長,經(jīng)受洗禮,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行船“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