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小學音樂課件:《有趣的聲音世界》

時間:2018-05-15 15:35:00   來源:無憂考網     [字體: ]
【#課件# #小學音樂課件:《有趣的聲音世界》#】音樂課件對大家學好課本上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能夠讓我們掌握所學的重點內容,這樣大家在學習的時候就能做有目的性了,下面是®無憂考網整理分享的小學音樂課件:《有趣的聲音世界》,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課時

  教學內容:

  1.音樂活動《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聽聽我創(chuàng)造的聲音。

  教學目標:

  1.能尋找并模仿生活中的聲音。

  2.能創(chuàng)造幾種聲音。

  3.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學過程:

 。ㄒ唬⿲ふ疑钪械穆曇

  1.教師用猜謎語的方式,啟發(fā)學生用耳朵仔細聽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謎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兩邊,說話聽得見,相互難見面。謎底:耳朵)。

  2.啟發(fā)學生注意“觀察”——“傾聽”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并模仿這些聲音。

  3.教師將學生所傾聽到的聲音進行簡單分類,再分別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鄉(xiāng)村的聲音,學生分辨、模仿并簡單說明這些聲音有什么特點?

  4.想一想,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

 。ǘ└枨洞笥旰托∮辍

  1.雨是一種自然現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們來學唱一首關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師范唱或聽錄音。

  3.跟著教師學唱《大雨和小雨》。

  4.討論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有什么特點?

  (三)聽聽我創(chuàng)造的聲音

  1.我們剛才聽到的聲音都是生活中的聲音。我們能不能創(chuàng)造一些聲音呢?按教材提示創(chuàng)造出聲音。

  2.能不能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與教材中不同的聲音呢?

  3.用幾種聲音連在一起表現一定的內容。

  教學評價:

  1.能積極參與聲音的探索,聽辨出兩種以上的聲音。

  2.會唱《大雨和小雨》。

  3.能創(chuàng)造兩種以上不同的聲音。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布谷》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記段歌詞。

  2、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學習知識,并參與表演加強記憶。

  3、通過表演,培養(yǎng)學生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熱愛小燕子、布谷鳥的情感。同時,讓學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萬物生靈才顯得更美。

  教學過程:

  一、激 情導入(說春天)

  1.播放《小燕子》,師生律動進教室。

  2.用語言敘述春天(景色、動物、事物等)。

 。1)師:春天來了,我們周圍的許多事物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你能說一說春天嗎?(引發(fā)學生用語言來描繪美麗的季節(jié):花、草、樹木……)

 。2)觀看課件:春天景象

  3.模仿布谷鳥叫聲呼喚春天

  3/4530|530|212|1——‖

  布谷布谷春天來啦

  二、寓教于樂(扮演春天)

  1.#課件# #小學音樂課件:《有趣的聲音世界》#:布谷鳥的叫聲如此動聽,把春天給喚來了,教室里一派生機勃勃的樣子,每一位小朋友就是一幅美麗的畫。

  2.音樂游戲:扮演春天

  方法:師生共同模仿布谷鳥的叫聲。

  叫聲喚來了春天,每一位小朋友做好一個造型動作(花、草、樹、動物等)隨著《布谷》旋律做動作,要求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律動。

  三、創(chuàng)造表現(歌唱春天)

  #課件# #小學音樂課件:《有趣的聲音世界》#:春天如此美麗,讓我們一起用歌聲來歌唱春天。

  1.聽錄音范唱歌曲《布谷》,思考:歌曲有幾段?是幾拍子的?

  2.聽師范唱歌曲,生拍手用三拍子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3.學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隨琴輕聲演唱歌曲。

 。3)找出不易演唱的樂句,師生共同幫助解決。

 。4)師生接唱。

  4.啟發(fā)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完美結課

  板書預設:

  布谷

  3/4530|530|212|1——‖

  布谷布谷春天來啦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歌曲《大鼓和小鼓》

  2.音的強弱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能力目標: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動作等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強弱。

 。3)情感目標:體驗快樂的音樂學習,通過進行各種音樂游戲和活動,發(fā)展大腦與身體運動的協(xié)調性。

  教學重點:學習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強弱對比的手法來邊唱邊演奏歌曲。

  教學難點:分辨音的強弱,并用唱、拍、舞、奏等不同形式來表現音的強弱。

  教學過程:

 。ㄒ唬┬抡n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猜謎語

  圓圓一只大木桶上下肚皮都是空

  娃娃見了愛打它一打就說咚咚咚

  以生動有趣的形式抓住兒童好奇的心理,在有效引發(fā)其對課程的興趣的同時,清晰、直觀的讓學生初步認識樂器—鼓。

  2.新課教學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學唱歌曲

  1.運用課件進行歌曲旋律的學唱

  2.學歌曲,聽音樂

  3.“大家一起唱”活動

  4.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

  5.歌曲的教唱

  6.參與學生的演唱

  音的強弱

  1.音樂游戲“我的大鼓和小鼓”

  2.通過律動發(fā)現音樂中的強弱規(guī)律

  3.通過邊演奏、邊演唱歌曲來體現音的強弱。并進行互相的評價。

  4.帶領學生音樂游戲

  5.引導學生找到音樂中的強弱規(guī)律

  6.觀看學生進行歌曲的演奏和演唱,并組織學生進行評價。

  律動、創(chuàng)編

  1.根據樂譜創(chuàng)編歌詞并進行試唱

  2.根據創(chuàng)編的歌詞進行音樂律動

  3.啟發(fā)學生對歌曲進行各種創(chuàng)編

  4.參與學生的律動

  5.歌曲的學唱

 。1)通過使用教師設計的課件,讓學生用互相合作的方式,運用聽唱法、模唱法進行歌曲旋律的學習。

 。2)教師進行歌曲的范唱。

 。3)學生將自己在前一環(huán)節(jié)選擇好的襯詞便成歌曲的歌詞,并進行演唱,教師協(xié)助學生完成學唱的過程,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充分的給予其個人發(fā)揮的空間,并適時幫助學生解決在練唱時的困難。

 。4)完整的演唱所學習的歌曲,分組合作來進行演唱?捎梢粋組演唱歌詞,一個組演唱襯詞。輪流來。

 。5)教師對所有同學的表現進行肯定。

  6.音的強弱—游戲、演唱、演奏環(huán)節(jié)

 。1)節(jié)奏律動游戲——“我的大鼓和小鼓”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分辨音的強弱,并且通過唱、拍、舞、奏等形式來表現音的強弱。通過律動游戲“我的大鼓和小鼓”來引入

  ××××│×××│

  ↘↗↘↗﹨↗

  我的小鼓咚咚咚,

  ××××│×××│

  我的大鼓咚咚咚,

  ××××│×××│

  大鼓響來我跺腳

  ××××│×××‖

  小鼓響來我拍肩

  讓學生通過節(jié)奏律動游戲在加深對大小鼓音響、強弱對比的概念,并且能正確地區(qū)分和表現強和弱這兩種不同的音樂力度的同時,加強了學生的節(jié)奏表現能力。

 。2)音樂律動游戲“大鼓、小鼓唱”

  在學生對強弱對比有一個初步認識的時候,引入音樂的律動。請學生圍成圓圈,聽音樂律動。當聽到大鼓和你問好的時候,用腳有節(jié)奏的敲擊“1.2.3”;當聽到小鼓和你們說話的時候,用你的雙手拍肩。讓學生體會強弱規(guī)律在音樂中的體現。

 。3)請學生對所學歌曲進行邊演唱邊演奏的活動。用生動的語言暗示學生表現出強弱規(guī)律。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他們想要表達的音樂和為音樂進行動作伴奏。讓他們的音樂同時具備演唱、演奏和舞蹈的性質。教師組織大家一起來進行“我們是快樂的小樂手”歌曲表演環(huán)節(jié),并請大家相互評價,表揚所有同學。

 。ㄈ┱n后總結

  本節(jié)課通過和大鼓小鼓一起學唱歌曲,使同學們認識了大鼓、小鼓,并能邊演唱,邊運用大鼓和小鼓來進行伴奏。同學們的表演能力、音高節(jié)奏能力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對于音樂中力度變化的處理也做得十分恰當。請大家不要忘記了大鼓和小鼓,還有他們和我們一起表演的歌曲,下節(jié)課我們再見。úシ鸥枨洞蠊暮托」摹罚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青蛙音樂會》

  教學目標:

  1.聆聽《青蛙音樂會》,感受音樂所表達的生動鮮明的青蛙形象。

  2.愿意用肢體動作和演唱等形式來表現青蛙的模樣。

  3.喜歡并樂意參加音樂會。

  教學重難點: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欣賞音樂感受并表現音樂中的青蛙形象。

  教學過程:

  一、唱歌的青蛙來了。

  1、引用《動物說話》伴奏音樂唱幾遍,“青蛙唱歌咕咕兒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兒呱(拍手),咕咕兒呱(聳肩)咕兒呱咕兒呱咕咕兒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樂會》開頭部分,跟音樂模擬青蛙唱歌!斑伞伞蛇伞蛇伞蛇蛇蛇伞伞睂W生根據音樂節(jié)奏、情緒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跳舞的青蛙來了。

  播放《青蛙音樂會》慢板的片段,教師戴上頭飾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著音樂邀請小朋友參加跳舞,沒受邀請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著老師動身體。結束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演奏的青蛙來了。

  1、可用你們的音樂書、筆、課桌等東西編創(chuàng)一些簡單的節(jié)奏模擬流水聲、鳥叫聲、鼓聲等加入到音樂中來,看誰厲害。

  2、小組討論創(chuàng)編。

  3、合著音樂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揮家也來了,舉行青蛙音樂會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來了一群會唱會跳會奏的青蛙們,看,他們多熱鬧。。ǔ鍪菊n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樂會》,青蛙指揮家(老師扮演)領著這幫青蛙們開始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

  3、學生自由選角色,在音樂中跟著指揮表演了。演后選出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并給予獎勵。

  五、動物音樂會。

  音樂會吸引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有老虎、獅子、鳥兒、松鼠……他們也要參加,播放《青蛙音樂會》音樂,讓更多的動物也來表演。

  六、動物狂歡。

  課件出示動物狂歡節(jié)情景,播放《動物狂歡節(jié)》音樂一起在歌聲笑聲中結束課堂。

  教學反思:

 

篇二

  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活動課《尋找生活中的聲音》,聽聽我創(chuàng)造的聲音。

  教學目標:

  1、能尋找并模仿生活中的聲音;2能創(chuàng)造幾種聲音;3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學要求: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聲音;2能夠用不同的材料創(chuàng)造聲音(非常規(guī)音源);3回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重點與難點:

  對聲音的聯想。學生雖然對生活中的聲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沒有從聲音引起聯想的經驗。教師應通過本科的教學,使學生逐步建立起對聲音的聯想,為探索聲音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教具:1、多媒體光盤;2、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種聲音的錄音帶或CD;3自大自然中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音樂走進教室。(有關大自然中聲音的多媒體課件,對各種音響感到好奇有趣,新課標要求體現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

  二、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1、教師用猜謎語的方式,啟發(fā)學生用耳朵仔細聽辨生活中的聲音。(謎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兩邊,說話聽的見,相互難見面。謎底:耳朵。)

  2、啟發(fā)學生走進教室時,聽到了什麼聲音。

  師:剛才我們聽到了大自然中美妙的聲音,想不想去呢?

  生:想……

  師:有一個“快樂”團要帶著小朋友旅行,看!火車來了,小朋友們上車吧。(多媒體課件:火車開了。)

  師:大森林到了。(多媒體課件:教材中大森林的聲音,這幾組聲音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為了開闊學生的思路,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提供更多的聲音,特別是農村中的學生,對大自然中的聲音會不會深切的感受。)

  三、歌曲〈〈大雨和小雨〉〉

  1、師:雷公公發(fā)怒了,要下雨了,快到小木屋里躲躲吧。(多媒體課件:有關整個下雨過程。)

  師:雨是一種自然現象。有大雨也有小雨,發(fā)現有什麼不同嗎?

  生:聲音不一樣。

  師:下面我們學唱一首關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師范唱或聽錄音。

  3、跟著教師學唱。

  4、歌曲處理:啟發(fā)學生根據大雨和小雨的特點,如何演唱歌曲。

  5、師:雨停了,太陽出來了,花草痛痛快快洗了個澡,你看,沖著你笑呢。◣熒惺芨枨w效果。

  新課標重視音樂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增強學生音樂表現自信心。)

  四、聽聽我創(chuàng)造的聲音

  1、師:雨后的空氣真清新,我們到外面做游戲吧。(圍圈對坐)

  師:大自然給予我們很多聲音,怎麼來回報呢?看,我們的身邊有樹葉、樹枝等。能不能用身邊的事物創(chuàng)造聲音呢?(教師要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我創(chuàng)造的聲音和別人的不一樣。)

  生:老師你聽。(學生從身邊尋找聲音并進行創(chuàng)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2、師:同學們發(fā)現了沒有,用兩三種聲音連

  在一起能表現一個簡單的內容。比如:腳步聲、開門聲、喝水聲,好象是一個小朋友放學回家,打開門、口渴了咕嚕咕嚕喝水的情景。你能不能從身邊找出幾種聲音,再把里面的小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生:(討論)

  3、故事表演

  故事是學生通過音樂創(chuàng)造而出來的聲音,在教學中,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機會,不用“標準答案”去束 縛學生,培養(yǎng)和鼓勵創(chuàng)造精神,是新課標體現。)

  4、小結

  觀察身邊的事物,你會發(fā)現很多有趣的事情。

  組織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唱《布娃娃彈琴》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會跳舞的洋娃娃》,感受小提琴的音色。初步感受分辨音樂的不同情緒。

  2、通過對三拍子歌曲《布娃娃彈琴》的學習,使學生能用甜美

  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能用動作感受音樂的強弱規(guī)律并了解四分休止符、圓滑線在歌曲中的的表現作用。

  3、知道節(jié)奏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音樂和熱愛集體的意識,以及在生活中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

  教學內容:1、聆聽《會跳舞的洋娃娃》

  2、歌曲《布娃娃彈琴》

  教學難點:1、能用甜美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并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

  2、能感受音樂的情緒并隨著樂曲做律動,用動作感受節(jié)拍

  教學準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隨著《星光恰恰恰》律動。

  二、新課學習

  1、導入

  師:我們一(3)班的音樂舞會開得真熱鬧!你們瞧,誰被我們吸引過

  來了呀?引出“洋娃娃”

  師:你們猜,她在想什么呢?

  師:告訴你們吧,她看見你們跳舞跳得那么棒,也想跟你們學跳舞,你

  們瞧!她忍不住跳起來了。

  2、聆聽小提琴曲《會跳舞的洋娃娃》

  A:師扮演洋娃娃,隨音樂律動。

  B:師帶領生一起隨音樂律動。

  師:洋娃娃跳得怎么樣?讓我們一起去參加她的音樂舞會好嗎?

  師生聽音樂律動,注意節(jié)奏的準確,用動作表現出歡快、活潑的情緒。

 。1)完整聆聽樂曲,感受樂曲的情緒、速度。(用簡單律動表示節(jié)拍)

 。◤幕顫姟g快——優(yōu)美抒情——活潑、歡快)?

 。2)樂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小提琴

  (3)復聽樂曲,隨著音樂律動。

  3、學唱新歌《布娃娃彈琴》——用聽唱法學習

  師:有了小朋友們的參與,布娃娃的舞會變得特別熱鬧,為了表示對你

  們的感謝,布娃娃彈起了她心愛的鋼琴,還唱起了動聽的歌,你們聽!

 。1)聽錄音初步感受歌曲。

  師:你們聽見她都唱了些什么呀?

 。2)老師范念歌詞(配樂)。

 。3)聽教師范唱,學生跟著歌聲擊拍。引出三拍子,學生用簡單律動

  表示三拍子。

 。4)學生跟鋼琴用“LU”哼唱旋律。

  師:在布娃娃的歌聲里給我們帶來了兩位好朋友,你們看是誰?

  引出“休止符、連音線”,讓他們知道各自在歌曲里的作用。

 。5)學生跟琴試著輕輕演唱歌曲。

  注意歌中兩處一字多音要唱準,四處的休止符要停頓以及“叮叮

  咚”要唱得輕快。

  (6)學生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注意

  學生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

  拖拉,使歌曲演唱達到優(yōu)美抒情的效果。

 。7)學生用身體樂器打三拍子節(jié)奏,再次演唱歌曲。

  三、鞏固歌曲

  1、學生聽音樂變對形,討論編創(chuàng)簡單律動。(配樂)

  2、師選擇碰鈴、三角鐵、串鈴、鈴鼓敲擊每小節(jié)的拍分組為歌曲伴奏。(配樂)

  3、利用這兩種方式再次鞏固歌曲。(唱歌、跳舞、器樂)

  四、師小結下課

  學生隨音樂邊唱邊跳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