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制與道德】
兩件發(fā)生在上海的事情,激起人們內心的波瀾。先是上海徐家匯公園的一只黑天鵝被人偷走,成了他人的盤中餐,讓人痛心不已;隨后,一則視頻在網上熱傳,一年輕男子在車廂內隨地吐痰,同車的“上海阿姨”對其勸阻教育,還用紙巾替其擦去痰漬,被網友稱贊“有素質有腔調”。兩件事情,一正一反,但都指向同一個問題:文明素養(yǎng)。
今天,隨著法治意識日漸在人們內心生根抽芽,對法治的認同不再是稀缺品,然而如何讓道德規(guī)范成為自覺,卻始終縈繞在我們心頭。公共場所隨意吸煙,絲毫不理會他人的感受;出入地鐵,撞了人卻一句“對不起”都不愿多說;給共享單車上私鎖,準備自用,還振振有詞“大家都一樣”……違反公德的行為,并不能完全交給法律追責——有的是因為法律管不著,有的是因為法律發(fā)揮作用有滯后性——公序良俗卻須臾容不得破壞。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如果說偷黑天鵝的行為,是非對錯一目了然,是一堂公開的法治課,那么“上海阿姨”的舉動則是用“坐而言”傳遞了文明追求,又以“起而行”捍衛(wèi)了文明尊嚴。
有學者曾總結,不文明現象之所以屢屢出現,根源于恥感的缺失。事實上,如果人們對不文明行為一味隱忍,不拿出較真勁兒與其“宣戰(zhàn)”,恥感文化如何才能得以形成?有朋友曾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在超市冷柜選購冷凍食品,挑選完后,轉身就走,把關閉冷柜推拉門的事忘得一干二凈,一位眼尖的老大爺看到,遠遠就喊道,“冷柜門咋不關?”超市里的消費者紛紛把目光聚焦到朋友那兒。一時間,朋友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掛不住”。自此,隨手關冷柜門成了他每次去超市都十分在意之事!岸Y者,理也。”人人爭當那位“上海阿姨”,社會實現共同治理,才能激發(fā)文明的恥感,讓文明素養(yǎng)在人心里拔節(jié)生長,也才能讓道德感如空氣一樣充盈社會。
素材點撥:“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在于其國庫的富足,不在于其城池的堅固,也不在于其公共建筑的華麗氣派,而在于其公民的教養(yǎng),在于人的文明、教化和品格,這才是它實際利害之所在、主要實力之所在、真正威力之所在!蔽拿鞯酿B(yǎng)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要人人葆有“相善其群”的意識,以共治來治理不文明,用行動擦亮精神名片,文明觀念的水位自然會隨時間的推移,慢慢升高。
【第二篇:不要做“甩老族”】
將老人送進養(yǎng)老機構,支付一段時間的費用之后,就不管不問了,這樣的子女有一個共同的稱呼——“甩老族”。“甩老族”的出現,并不是個別現象,各地一些養(yǎng)老機構發(fā)生多起“甩老”事件。老人家屬無一例外都是欠費玩失蹤,養(yǎng)老機構又不能把老人趕出去,只能貼錢照顧。
“甩老族”的出現,讓人心寒,尤其是在已經邁入老齡化社會,且老年人口還在劇增的中國,各地頻發(fā)“甩老”事件,應該對此引起重視。要讓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讓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家庭的作用至關重要,尤其是在中國,傳統的家庭養(yǎng)老仍是主流,子孝孫賢,是能讓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因素!八稀笔录l發(fā),則讓人擔憂老年人的養(yǎng)老處境,更讓人擔心以孝為榮的道德價值觀的淪喪。
別讓“甩老族”肆意踐踏養(yǎng)老責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撫養(yǎng)我們長大,我們就要贍養(yǎng)他們終老,敬老愛老,也體現的是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讓“甩老族”受到法律與道德的夾擊,讓“甩老族”沒有生存土壤,才能讓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才能讓社會變得更文明而有溫度。
素材點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老祖宗教育我們要有一顆博愛之心,推己及人地愛所有需要愛的人的時候,我們卻連自己該愛的人都沒有愛,沒有細心照料。無孝敬之道,少擔當之心,時代在進步,人心卻在退步。
【第三篇:連續(xù)十年出現材料題是主流】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高考40年來,全國卷一共44套試題中,一共有24套試題使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占比約55%;高考40年來,各地自主命題192套,其中有75套為材料作文,占比近40%。
我們發(fā)現,材料作文早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1980年,要求考生們讀《畫蛋》,寫一篇讀后感。隨后,材料作文頻繁出現在高考試卷上。從1999年至2009年,全國卷均為材料作文,掀起材料作文新高 潮。
案例:1995年全國卷:給出閱讀材料寓言詩《鳥的評說》,要求任選寓言詩中的兩種鳥,展開想象,以《××與××的對話》為題,寫一個200字左右的對話片斷。
2013年福建高考卷:要求根據顧城的《憂天》作文。
分析:材料作文是“主流”,體現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關注!皾h語是母語,讀得多才有可能寫得好”,而這兩者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這一考試形式能夠同步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輸出”的表達能力。
北京市教委校園促進項目中學組特聘專家、新東方集團培訓師及語文項目創(chuàng)建主管楊洋分析,“命題作文范圍比較大,寫作的難度系數較大,評分的要求也會更高”。
他解釋說,而材料作文能夠讓學生在一個框架內進行創(chuàng)作,更有利于進行比較,因此是更為“主流的選擇”,“畢竟高考要在尊重命題的合理性基礎上,照顧到學生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