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一切,家長們迷茫困惑,難做取舍;一不小心就會做出錯誤的選擇,貽誤了孩子學習英語的佳時機,沒能取得佳的學習效果。
因此,明確少兒英語教育的正確原則和途徑,避開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和家長自身對于外語教育的錯誤認識所形成的誤區(qū),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誤區(qū)之一:“錢花到了就行”
對策:正確的選擇是成功的一半
家長在選擇學校時,首先要綜合考慮自己孩子及其學校的情況,確定是否需要為孩子選擇校外英語學習課堂,以及選擇何類校外英語學習課堂。
選擇正確了,會使其成為校內(nèi)學習的有力補充,相得益彰;反之,耗時低效,不如不上。所謂“錢花到了就行,沒有花錢的不是”不過是有的家長懶得動腦筋的托詞。
學校類型選對了,還要考察辦學的質量和信譽。太多的培訓機構難免良莠不齊,僅以賺錢為辦學目的者大有人在,不顧后果,撈一把就走的也不鮮見。所以家長們應該慎重地分析比較,選擇社會信譽好,辦學態(tài)度嚴肅踏實,管理正規(guī)的培訓學校。
注意1:避免選擇不合適的少兒英語教師
通常來說,外教的語音更純正、更規(guī)范、更自然。但會說英語不意味著就能教孩子,在國外,從事教育必須通過嚴格的資質認證。國內(nèi)的某些外教實際上并不懂得孩子的語言認知規(guī)律和教育心理學,怎么能教好孩子呢?而相比之下,中教在與孩子的交流上更占優(yōu)勢,也更容易理解孩子在兩種語言轉換方面會遇到什么困難。因此,筆者在這里建議,無論選擇什么樣的英語教師,都要從教學效果出發(fā)來考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誤區(qū)之二:背單詞是外語學習的首要
對策:語言運用能力重要
有些家長總是認為校外英語學習課堂的老師如果不經(jīng)常默寫單詞,就是不負責任;在檢查孩子學習成果時也以背會了多少單詞為標準,甚至對幼兒園和小學生也不例外。這些家長應吸取“聾啞英語”的教訓。
對于學前和小學生來說,獲取語感,培養(yǎng)興趣,形成規(guī)范的語音語調,養(yǎng)成大膽開口講英語的習慣是首要的。
對于小學生和中學生來說,以聽說為主,正所謂要把耳朵“打通”,舌頭“盤活”,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訓練更重要。比如少兒口語教學等方式可使孩子獲取全面的語言能力。
注意2:選擇合適的輕松有趣的教材
動畫片可作為輔助方式之一,但在啟蒙教育中,循序漸進地學習系統(tǒng)的內(nèi)容也很重要,如果在這個時期漫不經(jīng)心,東學學、西玩玩,過不久他就會忘掉。當孩子覺得用英語可以更好地玩某些游戲、掌握某種重要學科時,英語的學習才能真正來自于孩子內(nèi)在的動力。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也為將來孩子使用英語工作打下基礎。
誤區(qū)三:尋找速成英語班
對策:循序漸進才是真
培養(yǎng)孩子成材,忌揠苗助長。一些學校迎合這種心理,聲稱其可以做到使毫無英語基礎的孩子一年達到高中程度,二年大學程度,三年托福550分等,專家認為不然。
事實上,中國缺少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國家的那種語言環(huán)境,除了靠日積月累,循序漸進,長期的能力訓練外,無任何捷徑可走。當然教學得法,效率會高很多。
注意3:過于注重英語詞匯量的積累
對于學前兒童和小學生來說,培養(yǎng)興趣,獲取語感,形成規(guī)范的語音語調,養(yǎng)成大膽開口講英語的習慣是首要的。因此,這時候的英語學習以聽說為主,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把耳朵“打通”,讓舌頭“靈活”,培養(yǎng)基礎的英語交際能力。
誤區(qū)四:家長會英語,可以自己教
對策:營造英語學習氛圍
對于大多數(shù)少兒來說,學英語,應該有學伴,應該在課堂上學。
課堂不僅滿足了視覺要求,激發(fā)興趣,而且能培養(yǎng)其觀察能力,拓寬學習渠道,培養(yǎng)合作精神。教師所營造的參與,求知和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給孩子提供了充分的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孩子間的互助和競爭也會激勵進取心。
誤區(qū)五:追求通級
對策:學習過程是根本
在尚且浮躁的社會大背景下,急功近利是常見的情緒,它同樣會反映在對孩子的英語教育上。
一些家長總覺得一紙證書在手,真真切切觸摸到了自己的付出得到的回報,心里踏實。其實這種滿足讓孩子在不具備足夠實力的情況下,以低分勉強通級不會有什么積極作用。
當然級別證書并非一無是處,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和訓練后,積累到一定程度,水到渠成,再拿證書,把它看作這一階段的成果印證,其意義遠大于實用價值。當然,設置科學的級別考試是正確教學方法的導向,不過在選擇時應向有關專業(yè)人士咨詢。
注意4:學習效果過于強求短期效果
培養(yǎng)孩子成材,忌拔苗助長。語言學習有自身的客觀規(guī)律,切忌急功近利。特別是初學階段,會出現(xiàn)一段“沉默期”,重要的是看這個機構是否注意保護孩子學習英語的自信和熱情,是否立足于長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