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杭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正在研究省廳的文件,接下來要根據(jù)杭州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也要征求意見,杭州市的中考細則預計會在明年初向社會公布。
家長最關注孩子的競爭壓力有沒減少
新中考改革方案,家長、教育業(yè)內(nèi)人士關注的問題很多,最集中討論的就是孩子的學業(yè)負擔、競爭壓力有沒有減少?
很多家長比較樂觀,認為新的名額分配制度和原來的保送生政策一樣,名額分配比例提高,學生在越普通的初中越容易脫穎而出,而在競爭激烈的可能更難以拿到這些名額。
一位家長做了好幾點總結:“一、以后小升初不會擠破腦袋進民辦了,公辦初中的資源將會充分被利用;二是很多孩子要從小學就開始規(guī)劃升入的公辦初中了,學區(qū)房更值錢了;三是有利于民辦高中的建立;四是光靠*分進前三更難了,競賽生機會更多!
還有位家長細細算了筆賬:假設原來前二所重高一年招收1000名學生,原來保送生占一半,就是500個,特長生30個,還有470個能考。以后分配生600個,特長生200個,還剩下200個放開考試。那些民辦初中無法進入分配系列的普通優(yōu)秀生,是不是就要吃虧了。
“按這個新方案,個人感覺喜歡樂器的,可以練起來了,讓孩子考個A證,不光高中招生,大學自主招生也有用的!庇形患议L說,不用擠破頭一心沖民辦學校了,可以選一個更寬松學校環(huán)境,讓孩子練一項專業(yè)特長。
也有一位高中校長很糾結,他說看了中考新政后,正在思考自己孩子的去向,F(xiàn)在女兒馬上要讀六年級,選擇民辦,還是公辦,要好好考慮一下。
畢業(yè)生四五百人的學校增加十多位分配生
針對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昨天快報記者采訪了一些初中、高中校長和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負責人。
取消保送,實行名額分配制是新中考改革的亮點——招生名額以初中畢業(yè)生人數(shù)為主要依據(jù)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學校,其中優(yōu)質示范普通高中學校分配比例從2018級學生開始不低于60%(現(xiàn)已經(jīng)達到50%以上),這到底意味著什么?
一位教育界資深人士說,之前大家熟知的保送生,其實就是名額分配生的一種。從全省范圍看,名額分配生有兩種,一種在中考前招,比如杭州目前的保送生政策,還有一種是在中考后招生的,這次要取消的是第一種。
對初中學校來說,分配比例從50%提高到60%,會有什么變化?
一位初中校長說:“60%的比例,是指優(yōu)質示范普通高中學校拿出招生計劃人數(shù)的60%分配給各個初中學!,F(xiàn)在的比例是50%,按照目前的比例,每個初中保送生比例大約是13.5%,以一個年級四五百名學生來算,分配生比例增加到60%的話,分配生大概增加十多位同學,影響不是很大!
那么,這對公辦初中來說是利好嗎?有校長說,公辦初中在分配制度上確實有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目前小升初,民辦學校一頭熱的行情,公辦學校也會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不過家長在選擇時更充分考慮綜合因素,要關注孩子長遠的競爭力。
名額分配是否要考慮初中學校生源以及教學質量差異
接著再說名額分配,高中名額按比例分配到學校,應該如何分配?初中學校生源以及教學質量之間的差異會考慮進去嗎?
采訪中有老師算了一筆賬,如果分配招生不看初中學校的口碑和教學質量,只根據(jù)“初中畢業(yè)生人數(shù)為主要依據(jù),這項政策對公辦初中來說是利好!
這位老師說,舉個例子,某熱點民辦中學和某普通公辦中學,當年畢業(yè)人數(shù)都是400人,根據(jù)相關政策,某高中學校分配到這兩所學校的分配招生數(shù)量應該相同,都是10人。中考結束后,這所熱點民辦初中前10名和這所普通公辦中學前10名理論上都可以去某高中學校,除非學生自愿放棄。這樣對公辦初中可能是利好,現(xiàn)在很多優(yōu)秀學生集中在民辦初中,同一所重點高中,可能公辦初中前幾名的同學更有優(yōu)勢,家長在小升初時,也會考慮這個情況。
有初中校長說,理性化的分配制度,也要考慮很多實際情況,高中學校分配名額時應該會參考初中學校的教學質量等因素。
這位校長說:“參考目前的保送生政策,如果某個初中學校的生源質量不理想,這所學校第二年的保送生人數(shù)可能會受到影響。初中學校生源以及教學質量之間的差異,在新中考改革推進中,是不是會考慮進去?這一點應該是很多初中學校和家長關注的問題!
*考進高中只剩20% 競爭會不會更激烈?
很多人還在追問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高中學校分配比例從2018級學生開始不低于60%,自主招生的比例是20%,那么真正*考進入高中的比例只有20%,這一塊的競爭會不會越來越激烈?
統(tǒng)一招生就是原來的中考,除去名額分配生和自主招生,真正*考進入高中的比例只有20%了,這種錄取方式最簡單,最透明,加上要取消體育、藝術、科技等獎勵類學生加分項目,也就是說,基本上就是大家都*考,然后根據(jù)*分錄取。
幾位初中校長都說,可以預測到,今后沒有分配資格、也沒有特長的學生,中考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一位校長說,這幾年參加中考的人數(shù)逐年增加,但真正通過中考錄取的比例越來越低。有一個現(xiàn)象,這幾年的保送生,棄權的比往年少了很多。也許保送的學校不是最心儀的學校,但是大家都會選最保險的,不愿再冒風險。
此外,2020年各地全面開展外語聽說能力人機對話和科學實驗測試,對學生來說,負擔會加重嗎?
一位初中校長說,之前就有消息出來,英語口語和科學實驗可能從這屆新初一開始納入到中考,溫州、嘉興已經(jīng)實行了。
這兩項考試會不會很難,增加學生負擔?這位校長說:“應該不會很難,最后的分數(shù)差異應該不會很大。新增的這兩項考試我覺得是很好的導向,原來有些教法比較應試,老師覺得學生會做卷子就可以了。外語本來就有交流的功能,在口語方面確實應該加強,而科學實驗,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
分配生水平參差不齊 有高中校長建議再劃一道分數(shù)線
分配生名額增加,對于高中來說,有什么影響?杭州幾位知名高中校長對新中考改革也有自己的解讀。
一位重高校長說:“分配生名額從以前的50%,增加到60%。人數(shù)增加不少,如果大家分數(shù)相差太大,可能有些學生進校后會跟不上。
“這么看來,不如提前設置一道門檻。即中考結束后,每所學校有一個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再由市局劃一道線,在各校中考錄取分數(shù)線下20-30分!
這位校長表示,即使進入60%的分配名額,但如果成績太差,也有可能不被相應的高中錄取。這么看來,可能對公辦初中就不是完全的利好信息了。不過最終的具體做法,還是要看市教育局的細則。
也有高中校長認為,60%的名額沒有太多選擇空間,按規(guī)則“玩游戲”,是什么水平的學生都要收進。
還有位校長有一番特別的思路,他說如果有家長看到新政短時間內(nèi)有利于公辦學校,就把孩子送到公辦,其實對孩子發(fā)展不利。
“因為避開激烈的初中階段競爭,進入高中學校后,競爭更大。想要獲得成長,經(jīng)歷競爭是必不可少的!边@位校長說。
高中新增20%的自主招生權限,有家長說這是不是牛娃們除了被分配外,又多一條路可走?
一位重高校長說未必,細則未出,還有不少問題有待商榷。比如“優(yōu)質示范普通高中”這個概念,是指以前的省一級重點高中體系,還是指近兩年評出的特色示范高中體系,到底哪些高中學校納入其中,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明。
以往就有5%的特長招生,這次新增的15%特色招生,“特色”如何定,是個問題。一個學校想定科技特色,另一個也想,是否都能最終確定,要看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如何審批,或者有沒有具體要求等。
不過,總的說來,大部分校長還是認為新增的15%的自主招生權限,可能是高中有所作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