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肥會揮發(fā);黑化肥發(fā)灰,
灰化肥發(fā)黑;黑化肥發(fā)灰會揮發(fā);
灰化肥揮發(fā)會發(fā)黑;黑化肥發(fā)灰揮發(fā)會花飛;灰化肥揮發(fā)發(fā)黑會飛花。
2、嘴說腿,腿說嘴,嘴說腿愛跑腿,
腿說嘴愛賣嘴。光動嘴不動腿,
光動腿不動嘴,不如不長腿和嘴。
3、墻上掛面鼓,鼓上畫老虎,
老虎抓破鼓,拿塊布來補。
不知是布補鼓,還是布補虎?
4、銅勺舀熱油,鐵勺舀涼油,
銅勺舀了熱油舀涼油,鐵勺舀了涼油舀熱油。
舀油入炒勺,月月有佳肴。
先燉魷魚塊,后扒羊肉條。
火在爐下燃,油在勺中熬,
滿鍋同炎熱,管它銅勺與鐵勺。
5、你也勤來我也勤,生產(chǎn)同心土變金。
工人農(nóng)民親兄弟,心心相印團結(jié)緊。
6、長蟲圍著磚堆轉(zhuǎn),轉(zhuǎn)完磚堆鉆磚堆。
7、大刀對單刀,單刀對大刀,
大刀斗單刀,單刀奪大刀。
8、山里有個寺,山外有個市,
弟子三十三,師父四十四。
三十三的弟子在寺里練寫字,
四十四的師父到市里去辦事。
三十三的弟子用了四十四小時,
四十四的師父走了三十三里地。
走了三十三里地就辦了四十四件事,
用了四十四小時才寫了三十三個字。
9、有個面鋪門朝南,門上掛著藍布棉門簾,
摘了藍布棉門簾,面鋪門朝南;
掛上藍布棉門簾,面鋪還是門朝南。
10、一班有個黃賀,二班有個王克,
黃賀、王克二人搞創(chuàng)作,黃賀搞木刻,
王克寫詩歌。黃賀幫助王克寫詩歌,
王克幫助黃賀搞木刻。由于二人搞協(xié)作,
黃賀完成了木刻,王克寫好了詩歌。
11、山前有個崔粗腿,山后有個崔腿粗。
二人山前來比腿,不知是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還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
12、坡上立著一只鵝,坡下就是一條河。
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鵝要過河,
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13、一班有個黃賀,二班有個王克,
黃賀、王克二人搞創(chuàng)作,黃賀搞木刻,
王克寫詩歌。黃賀幫助王克寫詩歌,
王克幫助黃賀搞木刻。由于二人搞協(xié)作,
黃賀完成了木刻,王克寫好了詩歌。
14、河邊兩只鵝,白鵝與灰鵝,
哦哦愛唱歌,唱得渴又餓,昂首吸飛蛾,
飛蛾啄不住岸邊去找窩。草窩暗又矮,
只得去過河,河里真暖和,有吃又有喝,
不能再挨餓,遨游真快活,安心唱愛歌。
15、師部司令部指示:四團十連石連長帶四十人在
十日四時四十四分按時到達師部司令部,師長召開誓師大會。
16、婆婆和嬤嬤,來到山坡坡,
婆婆默默采蘑菇,嬤嬤默默拔蘿卜。
婆婆拿了一個破簸箕,嬤嬤帶了一個薄笸籮,
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嬤嬤拔了一笸籮大蘿卜。
婆婆采了蘑菇換餑餑,嬤嬤賣了蘿卜買饃饃。
17、三山屹四水,四水繞三山;
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時春。
18、小郭畫了朵紅花,小葛畫了朵黃花,
小郭想拿他的紅花換小葛的黃花,
小葛把他的黃花換了小郭的紅花。
19、字紙里裹著細銀絲,細銀絲上趴著四千
四百四十四個似死似不死的小死虱子皮。
20、天上有個日頭,地下有塊石頭,
嘴里有個舌頭,手上有五個手指頭。
不管是天上的熱日頭,地下的硬石頭,
嘴里的軟舌頭,手上的手指頭,
還是熱日頭,硬石頭,軟舌頭,
手指頭,反正都是練舌頭。
21、石獅寺前有四十四個石獅子,
寺前樹上結(jié)了四十四個澀柿子,
四十四個石獅子不吃四十四個澀柿子,
四十四個澀柿子倒吃四十四個石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