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故事# #伊索寓言小故事欣賞#】寓言故事是文學(xué)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xùn)意義的故事。結(jié)構(gòu)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xùn)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是非常有利于孩子消化知識,同時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親子互動素材。
本性難移:改邪歸正的狼
森林王國突然爆出了個大冷門:狼決心改邪歸正!重新做狼!
也許你會懷疑狼是否是吃錯了藥,或者是秀逗糖吃得太多了,大腦就是再轉(zhuǎn)上兩個360度也不會想到改邪歸正。
原來,狼前幾天在家里受不了老伴的嘮叨,就干脆搬到森林教堂去靜養(yǎng)。讀了《圣經(jīng)(動物版)》中的“世界上每只動物都是平等的,動物之間應(yīng)該互相愛護……”等一系列話語,狼感到自己罪惡深重,又加上自己在森林王國中的口碑不佳,因此就產(chǎn)生了改邪歸正之念。
從發(fā)誓那天開始,狼不再吃兔子及其他小動物,在家以草為食,努力鍛煉自己成為食草動物。也許是上帝真的為狼的誠意所感,在狼吃了兩個月的草之后,還真的變成了食草動物。
而我們的狼先生和兔子先生一起外出覓食,在山林中發(fā)現(xiàn)了一塊特別好的草地。兩位一看,便迫不及待地大嚼起來。很快,狼吃完了屬于自己的一塊,又垂涎欲滴地窺視兔子那塊。它不好意思地向兔子提出來了,于是兔子又分給了它一小塊。狼又吃完了。但美味的草使狼又到兔子那邊大吃起來,兔子當(dāng)然也不是省油的燈,與狼爭吵起來。可是,狼的口才實在是不如兔子,兔子的話卻是一套又一套,狼一句話也插不上。最后,狼實在忍無可忍,一口把兔子吞掉了。
從此,狼又開始吃兔子了,原因是兔子曾經(jīng)與它爭鮮草吃……
一報還一報:狐貍和仙鶴
狐貍和仙鶴曾經(jīng)是好朋友,可時間一長,狐貍*詐的本性就暴露出來了,使這對好朋友之間的裂縫越來越大。這一天,狐貍特意邀請仙鶴來自己家做客,狐貍擔(dān)心仙鶴吃得太多,就只做了一鍋稀糊糊,并且把稀糊糊盛在一只淺淺的盤子里,端到了仙鶴面前。
“親愛的朋友,請賞光用膳,千萬別客氣,但愿你吃得開心。”
仙鶴也不計較,可是幾次將自己的喙伸向盤子,一則因為是清湯寡水,二則因為盤子太淺,結(jié)果什么都沒吃上。無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咂吧咂吧嘴。
狐貍不露聲色,還恬不知恥地說:“仙鶴兄弟,是你的胃口不好吧?為什么你不能像我一樣大吃大嚼呢?”說著吃了起來,一會兒就把盤子舔了個干干凈凈。
就這樣,仙鶴什么也沒吃到,餓著肚子回家了。
幾天后,仙鶴請狐貍來家做客,他自然沒忘記在狐貍家的遭遇,正想著法兒,怎樣招待一下狐貍。這天,仙鶴做的菜肴可不一般,色香味俱全,誰看了都想吃。
狐貍來了。仙鶴把美味佳肴盛在一只高高的小口罐子里,端到了狐貍面前,說:“朋友,請別拘束,自由自在地吃吧!
這時,狐貍聞著香氣四溢的菜肴,不禁垂涎欲滴。他湊近罐子,想把嘴伸進去,可罐子口太小,怎么也伸不進去。仙鶴頸長頭小,很輕松地伸了進去,痛痛快快地美餐了一頓。狐貍一點兒東西沒吃著,口水只能一口接一口往肚子里咽。
仙鶴故意問:“狐貍朋友,你怎么不吃呀,是今天胃口不太好嗎?”
自知理虧的狐貍一邊舔著嘴巴,一邊假惺惺地說:“我在吃,味道真是好極了!
從此以后,“一報還一報”這句俗語就流傳開了。
惡婆和女仆
有個老太婆,她養(yǎng)了兩個使喚丫頭,這兩個仆人紗紡得特別好,達到當(dāng)時的水平。
老太婆把心思都用在了如何給女仆分配活計上,當(dāng)她把女仆打發(fā)出來干活時,紡車便開始運轉(zhuǎn),紡綞也被拉得緊緊的,兩個女仆只能不停地緊張干活,根本不可能偷懶。
每天曙光初現(xiàn),一只該死的公雞就拉長了脖子高歌起來,一聽到公雞啼叫,這可惡的老太婆立即套上那條滿是污垢、令人作嘔的裙子,端上油燈趕到女仆的床前。這兩個可憐的女仆因勞累睡得正香,被惡婆吵醒后,一個睡眼惺忪,另一個伸著懶腰,兩人很不情愿起床,嘴里罵道:“可惡的瘟雞!真該死!”后來,她倆找了個機會真把公雞逮住給殺掉了。從此,這煩人的“鬧鐘”再也不響了。
可是殺了這只雞并沒有改變她們的處境,恰恰相反,當(dāng)兩個女仆剛剛躺下,老太婆怕誤了鐘點,比以前更早地起來催人上工,吵得通宵不得安寧。
在很多時候,當(dāng)我們以為擺脫了某種惡劣境況時,實際上卻事與愿違,陷得更深。兩個女仆所遇到的情況完全可以說明這一點。惡婆取代了公雞,女仆命運更慘,真可謂前門拒狼,后門進虎。
謹(jǐn)慎行事:貓和老鼠
有個寓言家敘述過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只十分厲害的貓,它英勇善戰(zhàn),是老鼠的克星。老鼠見了這只貓,就像看到了地獄里的勾魂鬼,貓所到之處老鼠聞之色變。這只貓發(fā)誓要消滅世界上所有的老鼠。與它相比,捕鼠器、滅鼠藥等都不值一談。當(dāng)它看到老鼠嚇得躲在洞里不敢出來覓食時,它就把自己倒吊在房梁上裝死,這狡猾的家伙還抓著根繩索?粗@可憐像,老鼠還以為它是偷吃了主人的烤肉或奶酪,再不就是抓傷了人或闖了禍,遭到吊起來的懲罰。于是,所有的老鼠都從洞里出來,準(zhǔn)備為它的死亡而慶賀。開始老鼠還只是試探性地伸出鼻子,露出小腦袋,再縮回窩去,漸漸地它們試探著走出來幾步,然后伸伸懶腰四處找東西吃開了。就在這時,裝死的貓復(fù)活了,它腳一落地便按住了幾只動作遲緩的老鼠。
“我的計謀可多了,”它嘴里塞得滿滿的還在說,“這是個傳家寶,你們藏得再深也無濟于事,到頭來都只能成為我的腹中之物!
果然應(yīng)驗了預(yù)言,看似溫文的貓老兄又一次讓老鼠上了當(dāng)。這一次它把全身涂上白粉,連臉上也不例外,打扮收拾停當(dāng),它縮成一團藏在一個打開了蓋的面包箱內(nèi)。由于偽裝得巧妙,小心翼翼的老鼠又撞到門前來送死了。只有一只曾因從貓口逃生而丟掉了尾巴的老鼠,見多識廣,足智多謀!斑@團面粉再好我也不能要,”它自言自語地遠遠打量化了妝的貓,“我懷疑這里面一定有什么名堂,不要說你裝成面粉,你就是裝成奶酪,我也不會中你的圈套,你休想!
這只老鼠講得真是太好了,它的確成熟。辦事要謹(jǐn)慎,凡事問個為什么,否則將會大意失荊州。
小喜鵲的絕招
從前,森林里有一只烏鴉。她想要幾個孩子,于是她就在一棵榆樹的高枝上筑了一個巢,下了三個蛋。她孵了二十一天,孵出了三只小烏鴉。
小烏鴉生下來之后,老烏鴉變得非常忙碌,她一天到晚都得喂他們,因為這些小東西總是覺得肚子餓。她還得保護他們,因為附近有不少強盜,他們總是虎視眈眈地看著那幾只小烏鴉兒。
強盜當(dāng)中有一只很壞的狐貍,他住在離榆樹不遠的地方。狐貍聽到小鳥的叫聲,便自言自語他說:“我看那個鳥窩里準(zhǔn)有我吃的東西!”他朝著樹上爬,但鳥窩太高了,他爬不上去。即使往上跳,離鳥窩還是遠得很。他想了半天,最后想出一個辦法。
他先從一個附近村子的垃圾箱里找到一頂破氈帽,又從伐木人那里找一把生銹的鋸子。第二天一清早,老烏鴉還沒出門,狐貍就跑到榆樹下邊,頭上戴著那頂破氈帽,開始鋸樹。
老烏鴉聽到鋸樹的聲音,不由得嚇了一跳。她一邊朝樹下看,一邊問道:
“你是誰,你在干什么?”
“噢,我是伐木的,我在鋸我的樹。”狐貍回答。
“請你不要把樹鋸倒。這里有我的窩,窩里住著我的孩子!睘貘f說道。
“你在我的樹上筑巢,這事兒你可辦錯了。”狐貍說:“因為我馬上就要把樹鋸倒了。”
烏鴉哭了起來,她懇求狐貍說:“請你給我?guī)滋鞎r間,好讓我的小孩兒長大一些!
“不行,連一個鐘頭都不行,”狐貍說,“這是我的樹,我要馬上把它鋸掉!
烏鴉繼續(xù)懇求說:“那未,請給我兩天的期限吧,讓我的孩子學(xué)會飛,然后我們就全都離開你的樹!
“我可不能聽你那一套廢話。我只知道樹是我的,而我要把它鋸掉。”
狐貍說完這話,又開始鋸起來。烏鴉急得直哭,她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狐貍從破氈帽底下朝著鳥窩狡猾地瞄了一眼說:“唔,好吧,我給你兩天的時間,不過你得給我一只小烏鴉。只有這樣,我才答應(yīng)等你兩天!
可憐的烏鴉只好答應(yīng)了。狐貍立刻把一只小烏鴉一口吞進肚子。他的詭計得逞,十分得意;但更得意的是從今以后,他可以對別的鳥兒也采用同樣的詭計了。
狐貍走了之后,烏鴉的鄰居喜鵲來探望她,看見烏鴉非常悲傷,便問她說:“你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