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關(guān)于重陽節(jié)的日記400字【三篇】#】日記的內(nèi)容,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的觀察,因此,可記事,可寫人,可狀物,可寫景,也可記述活動,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過的,或看到的,或聽到的,或想到的,都可是日記的內(nèi)容。本文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重陽節(jié)的日記400字【三篇】,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
篇一: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關(guān)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guān)心明天的自己。我們學校組織了九九重陽節(jié)感恩教育活動,要為老爺爺、老奶奶服務:說一句祝福、泡一杯茶、送一個禮物、敲背、聽一個爺爺奶奶的故事、為老人們表演節(jié)目……
今天下午,天高云淡,萬里無云,我們四年級的部分同學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lǐng)下向秀山村老人協(xié)會走去,同學們帶著又激動又榮幸的心情,一路上有說有笑,我們想為老人送去祝福、送去節(jié)日的問候。我們到了老人協(xié)會后,看到老人們個個精神抖擻、神采奕奕有的老人們正興致勃勃地打麻將,有的老人正在全神貫注、津津有味地看戲,有的笑嘻嘻地歡迎著我們的到來,現(xiàn)場洋溢著濃濃的敬老情,處處充滿了歡聲笑語。這難道不是我們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老人活動的縮影嗎?
我們?yōu)槔先怂腿フ\摯祝福的同時,也為他們送去精心練習的節(jié)目,有的為老人講故事,有的給老人敲背,有的為老人表演吹笛子,還有的為老人表演快板,真是一副溫馨的畫。老人們看了這些精彩的表演,個個稱贊著我們,大家聽了都高興地合不攏嘴。
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袄衔崂希约叭酥稀,只要人人獻出一點對老人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篇二:
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到了。大院的重陽節(jié)有一種傳統(tǒng),喜歡晚餐湊在一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著菊花酒、二鍋頭,吃著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一張張笑臉,一陣陣笑語沖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著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著祥和的氣氛。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一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yǎng)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公園,這樣會讓老人心胸更加開闊,便于長壽。
賞菊花是市民多年傳統(tǒng)風俗,戴菊花防災去病也是人們舊時一大習慣。重陽節(jié)到來各大公園將舉辦菊花展,北海、天壇、紫竹院、植物園名聲大。
重陽節(jié)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云淡的季節(jié)。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清代時老北京人放飛之舉極為熱鬧盛行,店鋪集市都出售各種紙鳶,花市賣的風箏種類全質(zhì)量上乘。
如今,曾經(jīng)住過的大雜院早已變遷,昔日重陽節(jié)“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jié)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伙伴。不知不覺當中想起毛澤東的詩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篇三:
又是一個歲月的輪回,又是一度九月九的重陽。上山頂隨王維“憶山東兄弟”,去沙場伴潤之賞“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回心里陪自己思念遠方親人。
早聞九九重陽典故,便得知此日正是與親人相見,共飲菊花酒,遍插香茱萸。九九的菊花開得正盛,而我卻與我的親人相隔數(shù)千里。重陽已伴我有十二個年頭了,但我從未回到故鄉(xiāng)與親人們一共過節(jié)。
重陽代表著垂幕之年的老人,這一天正是要孝敬老人,關(guān)愛老人。我爬上了山頂,極目遠眺,尋找著我家鄉(xiāng)上的那片白云,尋找著白云下我的故鄉(xiāng)。腦海中思緒萬千,心動得跌宕起伏,似在海浪上。我看到了那片白云下,姥姥正踮著小腳忙來忙去包餃子,她臉上的皺紋似一朵美麗的雛菊,每一絲菊瓣都滲滿了些笑意。我看到了外公,他滿懷希望地迎接著我們。我還看到了長眠于故土下的爺爺奶奶,他們正在為我們的到來而忙碌,穿梭與熱鍋與冷灶中。但這只是美好的記憶和幻想。真正的親人早已在我心頭,懸掛在我的思念之上。
重陽,沒有菊花酒,沒有香茱萸,有的只是我登山遠眺,寄托思鄉(xiāng)之心。
美好的心愿送給您,祝您身體健康;衷心的愿望帶給您,祝您千古平安。雖然我沒有與親人共渡重陽,但愿我這一片恩親之心能隨著颯爽的秋風,雜著菊花的芳香傳給你們---我親愛的黃土高原上的親人。愿親人能明我心,知我意。
重陽已過,是帶著我的思念和哀傷一同閃去的,我還會記得那片白云下就是我的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