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級# #初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試卷答案#:】考試需要沉穩(wěn)的心境和平和的心態(tài),從容面對,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為您整理的初三物理第月考試卷答案,歡迎大家查閱。
一、選擇(將正確的答案標號填在下表格中,每題2分,共24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
1.學校國旗的旗桿下有一個滑輪,升旗時往下拉動繩子,國旗就會上升,對該滑輪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這是一個動滑輪,可省力B.這是一個定滑輪,可省力
C.這是一個動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D.這是一個定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
2.如下圖所示,下列器件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3..以下實例,力對物體做功的是
A.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B.小明將水桶從地面上提起
C.吊車吊著貨物在空中水平勻速移動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
4.如圖,O為支點,在A端施加一個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這個杠桿為
A.一定省力B.一定費力C.不省力也不費力D.都有可能
5.下列關于機械效率說法正確的是
A.機械做功越快,機械效率就越高B.省力越多的機械,機械功率越大
C.單位時間做功越多的機械,效率越高D.額外功在總功中占比例越小的機械效率越高
6.如圖所示的輕質(zhì)杠桿,AO小于BO.在A、B兩端懸掛重物G1和G2后杠桿平衡.若將G1和G2同時向支點O移動相同的距離,則
A.杠桿仍保持平衡B.杠桿的A端向下傾斜C.杠桿的B端向下傾斜D.無法判斷
7.一個人先后用同樣大小的力F將不同質(zhì)量的物體分別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S(如圖所示),該力在這三個過程中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W3,關于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W1<W2<W3B.W1<W2=W3C.W1=W2=W3D.W1=W2<W3
8.一個滑輪組經(jīng)改進后提高了機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體勻速提升同樣的高度,改進后與改進前相比
A.有用功減少,總功減少B.有用功增加,總功增加
C.有用功不變,總功不變D.有用功不變,總功減少
9.如圖所示,繩子OO′懸吊著質(zhì)量忽略不計的桿,在桿的a點掛上重物G,在O右側某點b處掛上鉤碼.重物G的質(zhì)量及a到O的距離不變,要使桿保持水平,b點掛的鉤碼個數(shù)(各個鉤碼質(zhì)量相同)和b到O的距離的關系是圖中哪一幅圖
10.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相同的杠桿,所掛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均為G,它們分別在方向如圖所示的力F1、F2、F3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那么
A.F1=F2=F3B.F1
11.甲、乙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運動的路程s和所做的功W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則兩物體受阻力較大的是
A.甲B.乙C.一樣大D.無法判斷
12.一個斜面的高為,長為,該斜面的機械效率為η,F(xiàn)把重為的物體沿斜面勻速向上移動,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A、B、C、D、
第Ⅱ卷非選擇題(76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3.優(yōu)秀運動員短時間內(nèi)的功率可達1kW,它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臺機器的實際功率之比為5:1,則做同樣的功所需的時間之比是_______________。
14.如圖所示,一名同學在做俯臥撐,如果把人的軀干看作一個杠桿,這是一
個(填“省力”或“費力”)杠桿,該杠桿的支點是。
。ㄌ顖D中字母)。
15.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動重為150N的箱子,8s內(nèi)前進了12m,這個過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對木箱做功為J,小明對木箱做功為J,做功的功率為W.
16.體育課上進行體能訓練時,小明同學在半分鐘內(nèi)做了15次引體向上,已知小明的質(zhì)量為45kg,每次引體向上移動豎直距離40cm,則小明每引體向上要做_______J的功;若引體向上的時間為1s,小明做功的平均功率為_______W.(g=10N/kg)
17.某人用杠桿提升200N的重物,當人在杠桿一端壓下1m時,重物上升20cm,不計杠桿自重及摩擦等因素,則此人做功________J,若實際過程中人壓下一端的力為50N,則杠桿此時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
18.某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一個重為1000N的物體,沿著長5m、高1m的斜面由底端勻速拉到頂端,拉力的大小為250N,則拉力所做的有用功為________J,此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_,物體所受斜面的摩擦力為__________N
19.如圖所示,小明分別用甲、乙兩滑輪把同一桶沙從一樓地面提到二樓地面,用甲滑輪所做的總功為W1,機械效率為;用乙滑輪所做的總功為W2,機械效率為,(若不計繩重與摩擦),則W1_______W2,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如圖甲,將一根粗細均勻的木棒放在水平地面上,稍微抬起一端至少用力100N,則木棒的重力約是________N.圖乙則是一根粗細不均勻的木棒,若稍微抬起一端,抬起______端所用力較大.(粗/細)若將乙圖中木棒如圖丙吊起,剛好在圖示位置平衡,如果沿吊起處的虛線部分將木棒分割成粗、細兩段,則_______段較重(粗/細)
21.一臺抽水機的動力的功率是12kW,抽水時的機械效率是80%,那么5min抽水機動力做的功為________J,5min內(nèi)它可以把_________N的水抽到10m高的水塔上去.
22..如上圖所示,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相同的兩塊磚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分別用豎直向上的力F1和F2分別作用在ab和cd的中點,使它們緩慢的豎直起來,且磚不在地面上滑動,當磚的邊ab、cd剛離開地面時F1________F2(選填“>”、“<”或“=”),在ab邊不斷抬高的過程中,F(xiàn)1的大小將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3.如圖所示,將同一物體分別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從底部勻速拉到頂點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別為F1、F2,拉力做的功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別為P1、P2,則力F1_______(>/=/<)F2,拉力做的功W1_______(>/=/<)W2,拉力做功的功率P1_______(>/=/<)P2.
三、作圖與實驗題(共24分)
24.按照題目要求作圖
(1)杠桿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護城河上安裝使用的吊橋就是一個杠桿,如圖所示,橋的重心在橋的中心,請在圖中畫出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2分)
(2)要用滑輪組將陷在泥中的汽車拉出來,試在圖中畫出省力的繞繩方法.(2分)
(3)如圖所示是一側帶有書柜的辦公桌,現(xiàn)在要用一個小的力將其一端稍抬離地面,請畫出這個力的方向和這個力的力臂,并用“O”標明這個“杠桿”的支點。(2分)
25.仔細觀察下列漫畫,簡要說明其物理道理。(2分)
甲圖說明:________;乙圖說明:________;丙圖說明:_______;丁圖說明:________.
A.定滑輪不能省力.B.使用滑輪組可以省力.
C.增大動力臂可以減小動力.D.做功需要有力的作用,并且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
26.如圖所示,杠桿AB可繞O轉動,繩AD連在以A為圓心的弧形導軌MN上,D可在MN上自由滑動,當繩的D端從N向M滑動過程中,杠桿仍保持平衡,則AD對杠桿的拉力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2分)
27.“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6分)
。1)實驗前先要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其,這是為使杠桿所受的________通過支點,從而可以不考慮杠桿的重力對其轉動的影響。如果某同學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杠桿左高右低,應將杠桿左端的螺母向________調(diào);或將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調(diào)。
(2)調(diào)節(jié)好以后,仍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是為了_____。
。3)在實驗中有一組同學猜想杠桿的平衡條件可能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們經(jīng)過實驗,獲得了下列數(shù)據(jù):
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4554
于是,他們認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驗證,你認為他們實驗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
________
28.同學們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提出了下列假設。
假設1: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動重有關
假設2: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提升的物重有關
假設3: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
假設4: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滑輪組繩子股數(shù)有關
一位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個滑輪組,并將實際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1)在表二中填上另兩次實驗的機械效率。(1分)
(2)根據(jù)實驗和(填①、②、③、④)可知,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與被提升物重有關。(1分)
(3)根據(jù)實驗②和④可知,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與無關。(1分)
(4)通過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滑輪組提升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1分)
(5)要研究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是否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應該選用(同一/不同)滑輪組,提升同一重物到(相同/不同)的高度去研究。(1分)
29.如圖甲所示,工人正試圖用扳手擰松工件上一個緊固的螺母,盡管他使出了渾身力氣,卻沒能成功。小明和小剛同學看到后,利用所學物理知識分別給他設計了一個新點子:小明設計的是在其它不變的情況下,取來一根繩子,將繩的一端系在扳手柄的上端,使勁拉繩的另一端,如圖乙所示。小剛設計的是在其它不變的情況下,取來一個較長的套筒,將套筒套在扳手柄上,用力扳套筒的上端,如圖丙所示。則:
(1)哪個同學設計的點子容易擰松螺母?答:(1分)
(2)分析說明這個同學的方法為什么容易擰松螺母?(2分)
四、計算與應用題(共26分)
30.某型號汽車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為6×l04W,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是1800N。在額定功率下,當汽車勻速行駛時,求:
(1)發(fā)動機所提供的牽引力大。(1分)(2)行駛5min牽引力所做的功。(2分)
31.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在l0s內(nèi)將24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已知工人的拉力為l00N(不計繩重與摩擦阻力),求:
(1)對重物做的有用功;(1分)
(2)工人做功的功率;(2分)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分)
(4)如果用此滑輪組勻速提升300N的重物,拉力應為多大?(2分)
32.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每個滑輪等重。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重G1從200N開始逐漸增加,直到繩子被拉斷。每次均勻速拉動繩子將物體提升同樣的高度。圖乙記錄了在此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物體重力的增加而變化的圖像。
(1)每個滑輪重多少N?(2分)
(2)繩子能承受的大拉力是多少N?(2分)
(3)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時,物體重多少N?(2分)
33.目前汽車剎車器均采用油壓制動.油壓制動剎車時消耗的機械能以內(nèi)能形式排放掉,形成能源的浪費,現(xiàn)有一種汽車再生制動器,能把汽車剎車制動時消耗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而儲存起來,有效地利用了能量.
實際上汽車剎車時再生制動器無法提供足夠的剎車阻力,仍需要與油壓制動器配合使用,產(chǎn)生恒定的剎車阻力來滿足剎車要求,若某汽車以72km/h的速度行駛,剎車時再生制動器產(chǎn)生的阻力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下表:
、倨噭x車時,再生制動器所產(chǎn)生的剎車阻力大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是()(1分)
A.逐漸增大B.先增大后不變C.先增大后減小D.先增大后不變再減小
、谠趫D甲中作出汽車剎車時再生制動器0~0.8s內(nèi)產(chǎn)生的剎車阻力隨時間變化的圖像.(2分)
③如果汽車制動時需要產(chǎn)生恒定的剎車阻力為1×104N,由圖甲可知t=0.5s時再生制動器產(chǎn)生的剎車阻力約_______N,此時油壓制動器還需產(chǎn)生_______N的剎車阻力.(2分)
④在滿足③的剎車阻力作用下,汽車的行駛路程與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在0~0.5s內(nèi)汽車克服剎車阻力所做的功W=_______J.(2分)
34.李翔同學在山上找到了一塊堅硬的石塊,他僅用直尺這一測量工具測出了石塊的密度。裝置如圖所示,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用細線將輕質(zhì)直桿懸起來,懸點為O,并將一重物用細線懸于直桿O點左側的P點;
B.保持重物的懸點不變,將裝水的輕質(zhì)塑料袋用細線掛在直桿O點右側的某點,直桿處于水平靜止,用直尺測得該點到O的距離為30.0cm;
C.在溢水杯中裝滿水,將待測石塊緩慢浸沒在杯中,讓溢出的水全部流入輕質(zhì)塑料袋中;
D保持重物的懸點不變,將待測石塊用細線掛在直桿O點右側的某點,直桿處于水平靜止,用直尺測得該點到O的距離為12.0cm;
(1)上述實驗步驟佳順序是_______(填入步驟前的字母);(2分)
(2)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kg/m3,可求得待測石塊密度為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DBBDDCCDBDBD
二、填充題(每空1分,共26分)
13.運動員1秒鐘做功1000J、1:514、省力、B15、0、1200、150
16、180、9017、40、80%18、1000、80%、50
19、<、>20、200、粗、粗21、3.6×106、2.88×105
22、=、不變23、<、=、<
三、作圖與實驗題
24、(略)(每小題2分,共6分)
25、C、B、D、A
26、先變小后變大
27、(1)在水平位置平衡、重力(作用線)、左、左
。2)便于測量力臂
。3)實驗不能得出普遍性結論
28、(1)67%、80%、(2)1和2、(3)吊起動滑輪的繩子股數(shù)(滑輪組的繞線方式)
(4)低、(5)同一、不同
29、(1)小剛(2)阻力、阻力臂不變時,動力臂增大,動力減小
四、計算與應用題
30、(1)1800、(2)1.8×107
31、(1)480、(2)60(3)80%(4)120、
32、(1)100、(2)500(3)800
33、(1)D、(2)略、
。3)8.6×103(8.5×103,8.7×103均可)、1.4×103(1.5×103,1.3×103與前答案配套即可)
(4)1×105
34、(1)ADCB(2)2.5×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