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勤奮】
(1)引言
古希臘的米南德說:“勤奮可以贏得一切!眲倮统晒Χ际前殡S著勤歷的人。古今中外的無數事例都印證了這條真理。
(2)事實論據
“筆!钡挠蓙
唐代書法家懷素以草書著稱于世,人稱“草圣”。他的草書,氣勢雄渾豪放有“驟雨狂風”之勢。
他幼年為僧,寺院附近種值有一萬多株芭蕉,每日摘采蕉葉練字。蕉葉用完了就用淺色漆盤和方木板練字,寫滿字跡后,擦掉再練。久而久之,竟把漆盤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墻壁上,家具上,連僧人做袈裟的布上都寫滿了字。他每日勤奮刻苦練字,用禿了許多毛筆,堆集起來埋在山下,名曰“筆!薄
董老的手杖
老革命家董必武喜歡書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于練字。他晚年的時候到戶外活動總是拿著一根手杖。走累了,坐下來休息的時候,就以手杖當筆,在地上練習寫字,如果坐得高,干脆把手杖像握筆一樣提著,在空中寫劃。
散步時,以手杖鍛煉握筆、運筆的腕力。
由于董老的刻苦勤學,他的書法秀美、挺拔,人稱“董體”。
言菊朋學戲
京劇言派創(chuàng)始人言菊朋,是蒙古族人,祖輩幾代都是清王朝的武官。他在陸軍貴胄學堂念書時就對京劇藝術特別有興趣。畢業(yè)后,他在蒙藏學院某得了個小差事,收入很低,維持六口之家生活過得緊巴巴。可他千方百計要省出錢來去聽戲。他特別愛看老生譚鑫培演的戲,不管是下瓢潑大雨還是大雪紛飛,他總是腳踏釘鞋,手持雨傘,上戲院買張便宜的票,潛心觀摩譚鑫培的表演。十余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的足跡踏遍了北京城內各大戲院。
他不但刻苦、細心學習譚鑫培的表演藝術,而且還在學習別人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終于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在京劇界獨樹一幟,成為言派創(chuàng)始人。
門采爾的“絕癥”
阿爾道夫·門采爾是世界的素描大師,他從13歲開始學繪畫。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一萬五千多幅速寫,七千多張素描。這些數量驚人的作品,都是他辛勤勞動的結晶,他不管走到哪里,繪畫工具總是隨身帶著,在大街小巷,鄉(xiāng)村田野,河畔山頂,處處可以看到揮筆作畫的身影。有人稱他得了“緩畫狂熱癥”,他聽了很高興地說:“希望此病是絕癥!
畫蛋
達·芬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一位卓越越畫家。他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第一堂課老師教他畫雞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幾天,老師還是讓他繼續(xù)畫雞蛋,這一下達·奇想不通了,就問老師:“為什么老是讓我畫雞蛋?”老師告訴他:雞蛋雖然痹通,但天下沒有絕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個雞蛋,角度不同,投下的光線不同,比方說,把頭抬高一點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點看,這個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因此畫蛋是基本功;竟σ毜降眯膽!
達·芬奇從此苦練基本功,天天畫蛋。一年,二年,三年……他畫雞蛋用的草稿,已經堆得老高了。經過長期的勤奮的藝術實踐,終于創(chuàng)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成為一代宗師。
(3)理論論據
1.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
董必武《題贈〈中學生〉》
2.笨鳥先飛。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
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古今對聯集錦·治學聯》
4.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唐·韓愈《進學解》
5.凡是普通人能夠做的事情,我們都可做,我的大的好處是勤勞。
[英]莎士比亞《李爾王》
6.努力勤奮可以帶來好運。
[美]富勒《至理名言》
7.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清·俞樾《茶香室叢書》
8.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
《尚書·周書·周官》
9.沒有時間,擠;學不進去,鉆。
謝覺哉《學語集錦》
10.把惰性當仇敵。
惲代英《致宗白華》
11.要摘取果子的人必須爬上樹。
[美]富勒《至理名言》
12窮苦和學問是好友;富貴和學問是仇敵。
.陶行知《學問之要素》
13.很少有什么東西是不能通過勤奮和技藝而獲得的。
[英]約翰遜《拉塞勒斯》
14.多識由博學。
宋·歐陽修《和圣俞》
15.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
《古今對聯集錦·治學聯》
16.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魯迅全集〉編校后記》
17.五更起床,百事興旺。
英國諺語
1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19.德隳于惰,名立于勞。
宋·司馬光《逸箴》
20.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
漢·王充《論衡·命錄》
21.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
宋·蘇軾《東坡題跋·題二王書》
22.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被,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衛(wèi)靈公》
23.功到自然成。
明·吳承恩《西游記》
24.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清·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與人書一》
25.才自內發(fā),學以外成。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
26.韋編屢絕鐵硯穿,口育手鈔那計年。
宋·陸游《劍南詩稿·寒夜讀書》
27.勤快的人汗水多;貪吃的人口水多。
蒙古諺語
28.斧子也能磨得像剃刀。
日本諺語
29.洞穴貫穿,彌見精勤。
《葉圣陶序跋集·〈中日戰(zhàn)爭〉序》
30.才能一旦讓賴惰支配,它就一無可為。
[俄]克雷洛夫
31.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英]卡萊爾
32.科學是到處為家的——不過在任何不播種的地方,決不會得到豐收。
[俄]赫爾岑
33.勤奮是幸福之母。
[美]富蘭克林
34.勤奮是一種可以吸引一切美好事物的天然磁石。
[英]卡萊爾
【第二篇:平凡】
(1)引言
平凡中孕育著偉大,世界就是由無數平凡人依靠平凡的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
應該重視平凡,在平凡無奇的生活中不斷探索,不斷進取,不斷創(chuàng)造,在平凡中成就傳大。
平凡者以一顆平凡的心,默默地為不平凡的事業(yè),不斷地作出貢獻,應該安于平凡,平凡光榮!
(2)事實論據
1.平凡崗位 不平凡貢獻
紡織女工郝建秀,當她還只是16歲時,就創(chuàng)造了優(yōu)質、高產、低消耗的郝建秀工作法;廣州泮溪酒家特級點心師羅坤,可以制作一千多樣點心,響譽海內外,主編了《廣州點心》一書。從醫(yī)學院畢業(yè)的青年學生杜德順,自愿到浴室當修腳工,把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編寫了《常見腳病醫(yī)術》。全國勞動模范王崇倫當刨床工時,創(chuàng)造了“萬能工具胎”。一年完成四年的工作時。
2.乘客的“貼心人”
李素麗是北京公交總公司21路公共汽車售票員。她十幾年如一日,對乘客熱情周到,處處為乘客作想,用真情架起了一座與乘客相互理解的橋梁,被乘客稱為“貼心人”。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先后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售票員”、“全國職業(yè)道德標兵”、“全國杰出青年崗位能手”。
3.當過童工的狄更斯
狄更斯,英國作家,生于貧苦職員家庭,沒有條件受正規(guī)教育,當過童工。著作有《匹克威克外傳》、《奧利弗爾·退斯特》、《美國札記》、《董貝父子》、《荒涼之屋》、《艱難世界》、《雙城記》、《大衛(wèi)·科波菲爾》。特別是《大衛(wèi)·科波菲爾》帶有自傳性,通過孤兒大衛(wèi)的遭遇,揭露資產階級的虛偽,自私和冷酷,對貧民和童工的不幸深表同情。只有像他這樣經過平凡人的生活,才會有那樣深切的人生體驗。
4.平凡的人生,非凡的成就
美國19世紀杰出詩人惠特曼,早年輟學,當過木工、排字工、教師、護士。一生中寫出了大量詩歌。其中主要詩集《草葉集》共收錄近400首詩。其中詩篇有《軟骨頭之歌》、《在朋友家里受傷》、《自己的歌》、《歐羅巴》、《啊!船長!我的船長喲!》、《哦!法蘭西的星!》、《神秘的號手》等。另有組詩《桴鼓集》等。
他的創(chuàng)作對美國和歐洲詩歌發(fā)展做出了非凡的貢獻。
(3)理論論據
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中國俗語
2.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壘起來的,我們又何妨做這一木一石呢。
魯迅
3.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須從小事做起。
[前蘇聯]列寧
4.深刻的真理,是平凡的真理。
[俄]列夫·托爾斯泰
5.不以小事為輕,而后可以做大事。
[法]拿破侖
6.少說些漂亮話,多做些平凡的事情。
[前蘇聯]列寧
7.一個不想淌過小河的人,自然不想遠渡重洋。
阿拉伯諺語
8.果實的事業(yè)是尊貴的,花的事業(yè)是高尚的,但讓我們做葉的事吧,葉專心而謙遜地董護著綠蔭。
[印]泰戈爾
9.所有偉大的生平都含有平凡的片斷。
[英]羅素《贏得幸!
【第三篇:謀略平凡】
(1)引言
“先謀后事者昌,先事后謀者亡!币善涫拢叵仍谡{查研究的基礎上,依據客觀實際情況進行周密謀劃,決定正確策略。寡謀蠻干,必敗無疑。
讓我們都來學會運用謀略,把各項有利于人民的事情辦得更好。
(2)事實論據
曹劌論戰(zhàn)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齊國攻打魯國,兩軍會戰(zhàn)于魯國的長勺。魯莊公想先出擊,他的軍師曹劌立即制止說:“現在應該固守,不可擊鼓進攻!”等到齊軍擊鼓進攻三次以后,曹劌才說:“現在可以下令擊鼓進攻了!”結果齊軍敗退,狼狽而逃。莊公下令追殺,曹劌又立阻止說:“不可!”曹跳下戰(zhàn)車,仔細察看地下齊軍戰(zhàn)車車輪輾過的痕跡,又爬到車頂上望齊軍敗逃情況后,才說:“可以追擊!”結果齊軍大敗,魯國大獲全勝。
在慶功宴上,大伙紛紛議論這次獲勝的原因,一致推崇曹劌指揮有方。魯莊公詢問曹劌指揮的密廖。曹劌說:打仗的勝負關鍵在士氣,士氣盛則勝的機會就大;士氣衰則敗的機會就大。擊鼓進攻,通常是擊第一遍鼓時,士氣旺盛,大家一心想沖鋒陷陣。如果第一遍鼓進攻沒有奏效,又擊第二遍鼓士氣就弱了。如果第二遍鼓仍然未奏效,所以第三遍鼓,士氣簡直沒有了。國此,我止住我方搶先擊鼓進攻,是怕士氣,直等到齊國擊了三鼓以后,才請下令擊鼓進軍,這樣以我們旺盛的士氣攻打齊軍的低士氣,當然獲勝。后來我所以阻止魯莽追擊。因為齊國是大國,恐其有詐,萬一它設下圈套,我們匆匆追過去,中了它設的埋伏,豈不要上大當,不可不謹慎對待。所以我研他們敗逃時戰(zhàn)車輪走的痕跡,發(fā)現十分零亂,不象是有計劃撤退,望他們的旗幟,發(fā)現東倒西歪,毫無秩序。斷定齊軍確是傖惶潰退。所以建議追擊。
韓信決水破敵
韓信,漢初軍事家。與張良,蕭何合稱“漢三杰”。他足智多謀。為漢王劉邦屢立奇勛。
有韓信奉劉邦之命伐齊。齊求救于楚。楚派龍且率兵救齊。有人勸諫龍且,因漢軍接連破魏、勝齊士氣高昂,不可硬拼,不如憑借深溝高壘,堅固防守。因漢軍遠道而來,補給比較困難,只要堅守,它久攻不下,等待他們糧盡,必然軍心渙散,不戰(zhàn)自潰。龍且不聽,自恃勇力過人,不把韓信放在眼里,因此就在濰水擺開陣勢,準備與韓信一決雌雄。
韓信聞訊大喜。命令士兵準備一萬個沙袋,在夜里裝滿沙子,鋪在濰水上游,阻塞上游水流。
一切部署停當,韓信就率兵渡河擊楚,佯裝打敗,濾河而走。龍且不知是計,于是率兵涉水渡河追擊。韓信令拆掉攔水沙袋,洶涌的河水頃刻間淹死了不計其數的楚軍。
楊杰施計痹敵克瀘州
楊杰,字耿光,云南大理人,軍事家。早年在日本陸軍大學畢業(yè),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革命,曾參加北伐戰(zhàn)爭。
1917年8月,楊杰任靖國軍中央軍總指揮兼瀘州衛(wèi)戍司令,指揮了的忠州之役。當時四川軍閥攻占瀘州等地以后。楊杰親臨一線,督師反攻。川軍敗退到忠州,憑貸長江沿岸工事固守。楊杰親往前沿視察,考慮到強行進攻,不僅要付出慘重代價,而且很難取勝,他想到,“兵不厭詐”何不用計戰(zhàn)勝敵人,于是采用“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辦法。他令警衛(wèi)排秘密征用民船數十只劃到蘭田壩岸邊停泊,扎草人200個,穿上軍服,戴上軍帽,黎明前,將裝載草人的船順流漂下。沿江敵軍,以為楊軍搶渡,立即向船隊猛烈開火。如此三次。第三次,敵人識破是草船,不再射擊。第四天夜里,楊指揮三支部隊埋伏于江畔,街到東方發(fā)白,三方面同時發(fā)動攻擊,迅速占領敵軍江岸陣地,下午便攻克了瀘州城。
楊杰曾在國民黨軍中任過許多要職。后因他積極參加反對蔣介石打內戰(zhàn)的愛國活動。于1949年遭國民黨特務暗殺。
(3)理論論據
1.智是謀之本,有智才有謀。
馬南 《燕山夜話·智謀是可靠的嗎?》
2.沒有全局在胸,是不會真的投下一著好棋子的。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戰(zhàn)略問題》
3.優(yōu)勢而無準備,不是真正優(yōu)勢。
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
4.謀先事者昌,事先謀則亡。
漢·劉向《說苑·說叢》
5.以計伐戰(zhàn)一當萬。
《晉書·羊祜杜預列傳》
6.計謀欲密,攻敵欲疾。
諸葛亮《便宜十六策·冶軍》
7.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三國志·蜀書》
8.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9.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于人。
漢·桓寬《鹽鐵論·險固》
10.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孫子·計篇》
11.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12.工非魯班之目無以見其工巧,戰(zhàn)非孫武之謀無以出其計運。
三國·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軍》
13.兵以計為本,故多算勝少算。
《漢書·趙充國傳》
14.兵以詐立,以利動。
《孫子·軍爭篇》
15.計熟事定,舉必有功。
唐·劉禹錫《為淮南杜相公論西戎表》
16.兵者,詭道也。
《孫子·計篇》
17.攻人以謀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
宋·歐陽修《準詔言事上書》
【第四篇:磨難】
(1)引言
“自古名人多磨難”。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大多經過逆境的種種磨難。他們面對逆境,不怨天尤人,不誤用嘆哭
泣;咬緊牙關,奮力抗爭以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戰(zhàn)勝逆境,成為勝利者。
我們都應勇敢直面逆境磨難,用它來磨煉自己奮飛的翅膀,終使自己成為一個成功者。
(2)事實論據
命途多舛的蘇軾
蘇軾,宋代文學家、書畫家。他被當時“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譏刺朝政”、“包藏禍心”,遭到逮捕和審訊,幾乎送了性命,史稱“烏臺詩案”。后謫居黃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繼位,高太后攝政。高太后不滿新法,立即起用舊黨召。司馬光等回亦執(zhí)政,蘇軾被調回京城,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后同舊黨發(fā)生分歧。他對舊黨執(zhí)政后,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于是又遭誣告陷害。1089年,蘇東坡再次被貶出京,出任杭州知府。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zhí)政,又把變法派召回朝內主政,政局變生急轉直焉的變化。第二年6月蘇東坡,被貶得更遠,貶為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廣東惠陽)。晚年過流放生活。給蘇東坡又沉重打擊,公元1101年7月26日,這位66歲的老人,終于滿含悲憤離開人世,結束他命運多舛的一生。
蘇軾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就是在被貶時寫出的。如:詞作《奴嬌·赤壁懷石》,散文《簣 谷偃記》,《方山子傳》、《記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賦》等。
多災多難的塞萬提斯
塞萬提斯,西班牙16世紀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訶德》風行于世。被稱為不朽之作。
塞萬提斯一生多災多難,出身沒落貴族,家庭貧寒,從小就跟父親外出奔波謀生。22歲參軍,在與土耳其海戰(zhàn)中,左手致殘。后曾被海盜俘獲,賣到阿爾及利亞為奴,歷盡艱辛。被父母贖身獲得自由后,曾在海軍中充任軍需,后又蒙冤入獄后生活無著,當時一家7口人過著饑寒交際花迫的生活。他就在這樣的困境中寫出了《堂吉訶德》、《努曼西亞》、《懲惡揚善故事集》、《加拉黛亞》、《巴爾那斯游記》、《八個新的喜劇和八個新的幕間鬧劇》等一批有影響的作品。
(3)理論論據
1.刀在石上磨,刀越來越快,石越來越薄。
茅盾《問題的兩面觀》
2.天下決無一蹴即成之事。
鄒韜奮
3.在艱苦奮斗的環(huán)境中鍛煉出來的文人,總比生長在溫暖逸樂的環(huán)境中的人,要堅強傳大。
郁達夫《詩人的窮困》
4.在溫室里培養(yǎng)出來的東西,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5.快刀不磨要生銹,胸膛不挺背要駝。
聞一多《〈西南采風錄〉序》
6.貪安穩(wěn)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總要歷些危險。
魯迅《老調子已經唱完》
7.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唐·劉禹錫《浪淘沙》
8.不有百煉火,熟知寸金精?
唐·孟郊《古意贈梁肅補闕》
9.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
10.有磨皆好事,無曲不文星。
清·崔念陵《斷句》
11.任何事業(yè)的成功史中必有一段傷心史。
鄒韜奮《能與為》
12.窮當志益堅。
宋·歐陽修《送黃通之鄖鄉(xiāng)》
13.憂患增人慧,艱難玉汝成。
郭沫若《南下書懷四首》
14.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15.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
清·曹端《書戶》
16.意志愈煉愈堅。信仰愈磨愈固。
茅盾《創(chuàng)作的前途》
17.頑鐵不煉不成鋼,美玉不治不精瑩。
弘一大師《寒笳集》
18.自古饑腸出奇策。
金·元好問《遺山先生集·女兒山避兵》
19.人生在世必遇患難。
《舊約·約伯記》
20.烈火試真金;逆境試強者。
[古羅馬]塞內加《論天意》
21.通過苦難而變得明智并非壞事。
[古希臘]埃斯庫羅斯《報仇神》
22.苦難磨煉一些人,也毀滅另一些人。
[美]富勒《至理名言》
23.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第五篇:律己】
(1)引言
嚴于律已,就是從思想、品德,行動上從嚴要求自己。要經常自省、自察,自我批評和自我約束。不怕丑、不怕痛、不護短,有過必改,有錯必糾。古人說:“君子責已,小人責人!睆墓胖两,都把能否嚴于律已,當做衡量一個人道德修養(yǎng)高下的標準。
我們應該在任何時候,都要嚴于律已。
(2)事實論據
1.晏嬰嚴于律已
晏嬰,字仲平,春秋時齊國大夫,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
晏嬰才華出眾嚴于自律。很受齊國國君賞識。《晏子春秋》中有很多這方面的記載。
他雖位高權重,但生活極為儉仆,從不搞特殊,他的住房低矮簡聘,環(huán)境又差,齊國國君,要為他另蓋新房,被他婉言拒絕了。齊景公看勸不動他,就趁他出使魯國期間。為他擴建了住房,他回來后,停車在郊外,不肯進城回家。景公無奈,只得恢復住房原貌晏嬰才肯回家。
晏嬰平時著裝簡樸,駕乘的是駑馬破車,齊景公就派人給他送來壯馬華車,晏嬰拒不接受。他對齊影公說:“我節(jié)衣縮食,是為了給黎民百姓做表率,以防奢華浪費之風盛行。如果我們君臣都講究穿漂亮衣服,騎良馬,追求奢靡享樂。老百姓也就會仿效,其結果會導致品行不端,社會風氣敗壞。到那時再糾正就難了,所以我不能接受您的賞賜!
齊景公接受了晏嬰的意見。
2.盧梭的懺悔
盧梭是法國18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學家、文學家。他寫過一部自傳性的《懺悔錄》,他說,寫這部書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真實的面日赤**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譬如,他在《懺悔錄》中,寫他少年當仆人時,偷過主人家一條舊絲帶,主人發(fā)現后,他就嫁禍于女仆瑪麗,讓瑪麗蒙受不白之冤,損壞了她的名聲。在這部書中他無情地暴露自己隱私,痛責自己過錯。
由于盧梭嚴于責已,始終保持了他高尚的人格,即使在他暮年生活極度貧困時也是如此。
(3)理論論據
1.見善必從,有過必改。
惲代英
2.君子責已,小人責人。
宋·林逋《省心錄》
3.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宋·陸九淵《與傅全美》
4.一個人不要羞于承認自己犯了過錯,認劃只不過說明他今天比昨天更加聰明了。
[英]斯威夫特《雜感集》
5.公開認過有益于靈魂。
蘇格蘭古諺
6.即使你一人獨處,也不要動壞念頭和作壞事;在自己面前要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希臘諺語
7.能主宰自己靈魂的人,將永遠被稱為征服者的征服者。
[古羅馬]普勞圖斯《三枚錢》
8.聞善而慕,知過而懼。
宋·陸九淵《語錄》
9.能懺悔的人,精神是極其崇高的。
魯迅《中國文壇上的鬼魅》
10.可敬的人,是懺悔的人。
李大釗《懺悔的人》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篇》
12.浪子回頭金不換。懸崖勒馬是圣人。
中國諺語
13.好漢責已,懦夫怨人。
中國諺語
14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須自成。
明·錢琦《錢公良測語·規(guī)世》
15.責已須要備。人有片善,皆當取之。
《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
16.時刻發(fā)現自己的錯誤,大膽率直地承認,敏捷勇敢地更改。
惲代英《致施存統(tǒng)》
17.但將檢點他人底工夫,常自檢點,首業(yè)無有不力。
弘一大師《晚晴集》
18.睡前當思白日事,是非功過心里明。
中國諺語
19.好說已長便是短,自知已短便是長。
清·申居鄖《西巖贊語》
20.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論語·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