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簡介: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至1968年6月1日),19世紀美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享年88歲。87年生活在無聲、無光的世界中。在十九個月時因患腦充血和胃充血而導致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她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tǒng)自由勛章”,次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二十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再塑生命》等。她的《再塑生命》節(jié)選進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節(jié)選進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二、蘇教版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九課和上海版語文教材六年級第九課,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偉大的日子》。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當代作家海倫·凱勒的代表作。該書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同時也介紹她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動等等。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此外,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倫·凱勒的自傳性作品,被稱為“世界文學無與倫比的杰作”。
海倫凱勒的故事:
剛滿周歲那年,一天傍晚,母親趁太陽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熱水為海倫•凱勒擦洗身子?墒牵斈赣H自浴盆把海倫•凱勒抱了起來,放在膝蓋上,正想拿條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時候,海倫凱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搖晃不定的樹影給吸引了過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動也不動一下,而且還忍不住伸長小手撲了過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當時,母親雖然已經(jīng)注意到海倫•凱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親的眼里,樹影不過是平常又自然的現(xiàn)象,沒什?好大驚小怪的。所以,她萬萬沒有想到海倫凱勒會使出這?原勁兒往前傾,結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讓海倫•凱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個不停。母親知道女兒受了驚嚇,飛快地將海倫•凱勒摟進懷里,連哄帶騙了好一陣子,海倫•凱勒才安靜了下來。
事隔不久,母親一個人靜靜回想這件事情發(fā)生的經(jīng)過,她發(fā)現(xiàn)海倫凱勒的觀察力似乎特別靈敏。通常一個周歲大的嬰兒,應該是懵懵懂懂的,對什?事情都沒有企圖深入了解的傾向,可是海倫凱勒卻別有細膩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體去感受變化的奇妙。當然,跟大人比起來,海倫凱勒的表現(xiàn)并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嬰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為人父母的,能幸運地生下一個天賦優(yōu)異的小孩,當然是得意洋洋?!每逢親朋好友到家里做客,不談起女兒也就罷了,一旦話題轉到海倫凱勒身上,母親心滿意足的喜悅,就會自然而然地從言談中流露了出來。
但是這份喜悅到底能持續(xù)多久呢?當父母親正興高采烈暢談海倫凱勒美好未來的當兒,海倫凱勒卻莫名其妙生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不但奪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倫凱勒變成一個看不見、也聽不見的小女孩,而且她脾氣更暴躁起來!
可憐的海倫凱勒,該如何去面對一個沒有光線,沒有聲音的世界呢?這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通常教育一個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經(jīng)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了,更何況海倫凱勒又瞎又聾!也許,父母親他們可以猜測、也可以想像海倫凱勒的心情,但是他們絕對無法體會,就如同海倫凱勒無法體會正常人的生活一樣,他們真的無從體會。
起先,父母親采用實驗的方法,又地嘗試,雖然他們失敗過無數(shù)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領,他們除了被動地猜想海倫凱勒的比手畫腳,有時也教導海倫凱勒憑藉肢體動作,表達喜怒哀樂。
另外,海倫凱勒也學習運用觸覺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這樣一點一的累積,四、五年以后,大凡孩子們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倫凱勒都能以觸摸的方式領略。只是父母親不是殘障教育的專家,所以海倫凱勒學到的肢體語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于外人可就很難說了。
向來關心女兒的父母親,也一直掛心這個問題,尤其他們想到自己終有年老體衰的一天,到時候要是海倫凱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溝通,那海倫凱勒往后的遭遇,將是非常悲慘的。於是,在海倫凱勒七歲那年,他們從外地請來一位受過專門訓練的莎利文老師。
莎利文老師跟海倫凱勒很投緣,她們認識沒有幾天就相處融洽,而且海倫凱勒還從莎利文老師那里學會了認字。
一天,老師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了「水」這個字,海倫凱勒不知怎?搞的,總是沒法子記下來。老師知道海倫凱勒的困難處在哪兒,她帶著海倫凱勒走到噴水池邊,要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噴水孔下,讓清涼的泉水濺溢在海倫凱勒的手上。接著,莎利文老師又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下「水」這個字,從此海倫凱勒就牢牢記住了,再也不會搞不清楚。海倫后來回憶說:“不知怎的,語言的秘密突然被揭開了,我終于知道水就是流過我手心的一種物質(zhì)。這個喝的字喚醒了我的靈魂,給我以光明、希望、快樂。
不過,莎利文老師認為,光是懂得認字而說不出話來,仍然不方便溝通?墒,從小又聾又瞎的海倫凱勒,一來聽不見別人說話的聲音,二來看不見別人說話的嘴型,所以,盡管她不是不能說話的啞巴,卻也沒法子說話。
為了克服這個困難,莎利文老師替海倫凱勒找了一位專家,教導她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的不同,來學習發(fā)音。當然,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過,海倫凱勒還是做到了。盲人作家海倫凱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礙學會說話,更奉獻自己的一生,四處為殘障人士演講,鼓勵他們肯定自己,立志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海倫凱勒這份愛心,不但給予殘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國人士正視殘障福利,紛紛設立服務機構,輔助他們健康快樂的過生活。
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此外,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倫•凱勒的本自傳性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無與倫比的杰作”。
1968年,海倫88歲去世,她把所有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莎利文老師把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希望。死后,因為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并且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
海倫.凱勒,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她自強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難讀完大學。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致力于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1964年獲總統(tǒng)自由勛章。她的事跡曾兩次被拍成電影。
經(jīng)典語錄:
也許人類的悲哀便在于此,擁有的東西不去珍惜,對于得不到的卻永遠渴望。
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后一天。
每當我不高興的時候,我一定會躲進花叢,把哭泣的臉藏進那些濕潤柔嫩的樹葉之中,他們的清香能安慰我,一會兒,我的壞情緒就不見了。
知識教人學會愛,給人以光明和智慧
追尋快樂的人們,若能稍稍停下短短的一分鐘,并想一想,便會察覺,他們所真正體驗到的快樂,像自己腳邊的小草,或是早晨花朵上的露珠,數(shù)也數(shù)不清。
把臉一直向著陽光,這樣就不會見到陰影。
對于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
心還在,希望便不會消失。
烏云遮不住太陽,邪惡終將被*,真正的勝利永遠屬于正義。
我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哭我沒有新鞋子穿。直到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有人沒有腳……
有時我會想,也許好的生活方式便是將每一天當做自己的末日。用這樣的態(tài)度去生活,生命的價值方可以得以彰顯。我們本應純良知恩、滿懷激情地過好每一天,然而一日循著一日,一月接著一月,一年更似一年,這些品質(zhì)往往被時間沖淡。
我們可怕的敵人不是懷才不遇,而是我們的躊躇,猶豫。將自己定位為某一種人,于是,自己便成了那種人。
人生大的災難,不在于過去的創(chuàng)傷,而在于把未來放棄。
我將盡可能看看我那些珍愛的東西,你一定也想讓目光停留在你珍愛的東西上,以便在黑暗即將來到之前把它們一一記住。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顆偉大的的心靈對話。
我常想,假如上帝給我三天光明,我想看什么呢?或者我將怎樣享受這份幸福呢?當我這樣想的時候,也請你順便怎樣想象一下吧,請想想這個問題,假定你也只有三天光明,那么你會怎樣使用你的眼睛呢?你想讓你的目光停留在什么地方?
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只有聾人才珍惜失而復得的聽覺?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見天日的幸福?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實生命、去享受生活
有人說,知識就是力量。對我來說,知識就是幸福。有了知識,你就可以區(qū)別真理和謬誤,可以分清高尚與渺小。當你了解到各個時期人們的思想行為時,你就會對發(fā)展到今天的人類產(chǎn)生同情和親近的感情。
與其說“知識就是力量”,不如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廣博精深的知識,就可以分辨真假善惡、區(qū)分高低優(yōu)劣。掌握了標志人類進步的各種思想和成就,恰如摸到了長久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如果一個人不能體會到這脈搏中跳躍的人類偉大的愿望,那他就無法懂得人類生命的和諧樂章。
信心是一種心境,有信心的人不會在轉瞬之間就消沉沮喪。
我時常自勉的一個目標是:我在有生之日,要極力學會自立,在能力范圍之內(nèi)盡量不去增添別人的麻煩。以宗教上的說法來表示就是:帶笑背負起自己的十字架。這并不是對命運投降,而是面對命運,進而設法克服它。
只要有信心、恒心與毅力,人類的潛能往往能達到某種我們難以想象的情度。
青春的光輝是如此燦爛,令人不敢直視,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勁兒真叫人羨慕。
請記住,一個太愛自己的人,往往就是滅亡自己的人
世界上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要靠心靈去感受。
倘若沒有這段實踐,我根本不會有如此深刻的體會。我學到的為寶貴的經(jīng)驗就是耐心。我們學習知識,就要像在鄉(xiāng)間散步一樣從從容容、怡然自得;胸懷寬廣,兼收并蓄。這樣獲得的知識就如同波瀾不驚的潮水,把各種思想潛移默化、不露痕跡地滲透到我們的心田。
希望之神微笑著走來對我輕輕耳語說:“忘我就是快樂!币蚨乙褎e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太陽,別人耳朵所聽見的音樂當作我的樂曲,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快樂。
殊不知,生命是脆弱的,當所有的假設變成現(xiàn)實時,一切已為時太晚。因此,無論是在什么樣的年代,愛和勇氣都是我們生存的基礎
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