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七夕節(jié),七夕情日記兩篇#】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節(jié)。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的日子。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準(zhǔn)備的七夕節(jié),七夕情日記兩篇,供您借鑒。
七夕節(jié)日記范文篇一
七夕乞巧,是節(jié)日的主要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qū)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山東。在濟(jì)南、惠民、高青等地,陳列瓜果乞巧,等待喜蛛結(jié)網(wǎng)于瓜果之上。鄄城、曹縣、平原等地是吃巧巧飯: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后,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
浙江。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面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后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nèi)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jié)網(wǎng)稱為得巧。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只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yuǎn)不分開。
廣西。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后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后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后使用。
廣東。廣州的乞巧節(jié)獨具特色,節(jié)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yù)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發(fā)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之后,姑娘們將所制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福建,七夕節(jié)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
七夕乞巧的應(yīng)節(jié)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qū)⒐瞎癯善婊ó慀B,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七夕節(jié)日記范文篇二
傳說,牛郎織女會在每一年的七夕節(jié),走上鵲橋,相聚一次……七夕,一年一度的相聚,一年一度的情人節(jié),彼此相愛的兩個人,終于等到這一天。這個特別的節(jié)日里,長久的思念,終于等來這是短暫的相聚,有多少的密語,有多少的思念,要有多少的淚水呢?
天上街燈閃爍,是否在預(yù)示著他們倆的純潔愛情得以升華,是否也在為他兩高興、慶賀!
七夕節(jié),不僅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同時也是人間情侶的日子……相愛的兩人,借著這個特殊的熱子,向?qū)Ψ絻A訴自己你內(nèi)心的情感,表達(dá)自己的愛意。
彼此熟悉的笑臉,彼此相愛的兩個人,互贈禮物,互相傾訴,互相依偎!這份美好的情感,讓他們沉溺,陶醉其中!是什么讓他們走得更近,走的更遠(yuǎn)呢?
是愛,讓他們彼此的心靠的更近;是互相欣賞,讓他們彼此信賴;是支持,讓他們繼續(xù)向前沖,共同面對;是鼓勵,共同穿越荊棘,走向有鮮花,有掌聲的天堂!愛,是最美的情感,是人間永恒的話題,是人類至死不渝,永遠(yuǎn)的追求,是至善至美、最美的歸宿!
相愛的兩個人,不在乎時間的長久,不在乎空間的距離有多遠(yuǎn),不在在乎來世是否會再相聚,不在乎這段情緣是否會轟轟烈,只在乎曾經(jīng)的擁有,只希望擁有彼此能夠攜手走過今生!人間最美的是愛情,牽絆我們的一生,讓我們感受這別疼與被愛,讓我們懂得珍惜與付出,更讓我們懂得愛情的真諦!
在這個浪漫的七夕節(jié)里,希望有緣人能夠珍惜彼此,有情人能夠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