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的集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六年級美術書畫版教材的第一單元《點和線》的第一課《點的集合》。點線面是平面構成的基本造型元素。任何畫面組成的基本單位均可還原到點、線、面,他們三種元素的不同形態(tài)和不同組合可以創(chuàng)造出無限豐富多彩的美術作品。而其中的點是本課講解的重點,通過對點這一元素的學習可以增強學生對后兩種元素的認知及運用。為學生今后更好的創(chuàng)作打好了基礎。在自然形態(tài)中,人既可感知點,也可視之,點是物象的濃縮。康定斯基說:“點是簡潔堅強的主張,因此點是繪畫初的要素!秉c可以是圓的,可以是不規(guī)則的,可以是任何形狀的。從古至今的藝術家都喜歡用點來創(chuàng)作:古希臘人喜歡用馬賽克拼貼的方式裝飾他們的建筑;點彩派畫家能夠用色點來表現(xiàn)耀眼的陽光;現(xiàn)代派畫家用不同形狀的點勾畫詩一樣的圖畫……這些都充分顯示了點的美感。
二、學情分析
小學六年級美術點的集合說課稿:這是六年級新生進入初中階段所上的第一節(jié)美術課,對于陌生的老師、新鮮的學習內容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好的老師!奔ぐl(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愛好將提高學生的美術技巧與修養(yǎng)。六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表達作品,往往創(chuàng)意豐富。
三、教學目標
認知與技能:
知道美術中點的概念,了解點是造型元素中基本的元素。學會用點構成精彩的畫面。
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分析、創(chuàng)作、指導、評價,使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畫法表現(xiàn)點的集合作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在欣賞奧運圖片、大師作品、結合點的學習、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過程中迸發(fā)學習興趣、愛國之心、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yǎng)。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明白點是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類畫種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學生創(chuàng)作時如何表現(xiàn)點的集合特殊畫面效果。
解決方案:運用大量的生活經(jīng)驗圖例及藝術作品沖擊視覺, 揭示點的概念.明白點無處不在,可以把大小、形狀、色彩、肌理不同的點組合在一起,創(chuàng)作豐富多彩的作品。
五、教學環(huán)境
學生座位分為六組,每組七人,設立組長席位,組長幫助我管理每一組的事務,達成學生自主管理。環(huán)境的設計營造一種學習氛圍,故我在設計時,教室后墻的布置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緊密結合,把歷屆學生的作品布置在墻面上,使作品即是美化環(huán)境的一部分又成為學生觀察作品,也是后展示自己作品的舞臺。看似無意的布置,實際上在為孩子作畫提供適宜的主、客觀環(huán)境,引導他們從無意觀察——有意觀察——多角度觀察過渡。
六、教學過程
(一)生活經(jīng)驗導入,揭示課題。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請學生上來畫一畫點。學生有可能會在黑板上畫上大大小小的圓點、數(shù)軸上的點。不急于馬上說明點的概念,而是播放奧運開幕式上令人激動的畫面。
29個有點組成的腳印朝著會場走去。許多許多的小電珠組成的奧運五環(huán)慢慢升起,每一個小電珠都像是一個點。幾位美麗的飛天身穿靚麗的衣服漂浮在五環(huán)旁,他們像是一個個活潑跳躍的點。上千的缶組合成方陣,其中閃爍的幾個缶形成美麗的數(shù)字,每一個缶都像是一個點。一萬個運動員用彩色的腳印演繹盛大的行為藝術,他們每踩下的腳步都可以看成是點。這些點集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圖畫給與我們美的享受。
隨著圖片的播放我描繪場景,在描述中讓學生明白點是在相對空間中較小的物體,許多物體集合起來就可以形成畫面。到此我揭示了課題《點的集合》。
(二)解讀圖形,講述概念。
在這里我找了些學生熟悉的圖片,通過游戲找一找點,明白點無處不在。
通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得出:獵豹的身上有斑紋點、彩色的鵝卵石拼成火車是點、馬賽克上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是點、花園里點點的小花開放著,樹葉也是點、夜空中的星星一閃一閃點綴也是點、解放軍同志身上的帽子、徽章、槍、衣服、甚至他們本身就是點。樓房、汽車是點、甚至于在中國地圖上我們所在的上海它也是點。
我再給出一組圖片請學生再辨析那些是點。 經(jīng)過剛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點的分辨再加上現(xiàn)在這些圖片的出示,學生可以得出:點的形狀可以是各種樣子的,只要在相對空間中較小都可以看成點。
(三)欣賞作品,感受魅力。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給出多種不同的繪畫作品讓學生欣賞,學會用多種繪畫形式來創(chuàng)作豐富多彩的點的集合作品。
馬賽克壁畫用小塊不同色彩馬賽克鑲嵌而成。
電腦繪畫,將點整齊排列,用黑白畫的形式表現(xiàn)圖案。白點集合表現(xiàn)物體,黑點集合表現(xiàn)背景。
中國畫中的電點墨跡不僅墨色萬變,還概括表現(xiàn)型型式式的物象。
民間工藝把點的組合作為自己畫種的表現(xiàn)手法。
此時看到修拉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揭示點彩派繪畫技巧:將三原色直接點在畫面上,不經(jīng)調和的顏色經(jīng)過重疊形成豐富的色彩,畫面給人朦朧的效果。
凡高的《星月夜》將點進行方向形組成,形成線化感覺,增加流動效果。
米羅的《午夜和晨雨中夜鶯的歌聲》則通過點的奇妙形狀產(chǎn)生有趣的畫面效果。
(四)圖樂共賞,學生創(chuàng)作。
這里提出作業(yè)要求:用點的集合創(chuàng)作一張作品。美術書是學生繪畫時好的幫手,讓學生自己觀看書上的繪畫步驟,這里的步驟簡單易懂,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形式,用合適的材料創(chuàng)作,題材不限。在學生繪畫時播放幻燈將一些點的作品反復播放,給學生借鑒學習。同時播放彪德西的音樂《棕發(fā)少女》,因為彪德西的作品被稱為音樂中的印象派,而點彩派屬于印象派范疇,點又是本課主題,因此將次音樂選擇為創(chuàng)作時的播放音樂十分貼切。
(五)評價互動,展示作品。
在學生繪畫創(chuàng)作中,我巡視指導,對于閃觀點及時給予激勵性評價。這也給創(chuàng)作有困難的學生再加強體驗感悟。對于率先出色完成繪畫創(chuàng)作的同學采用學生自評、師生互評的手段,再通過獎勵機制請這位同學巡視選擇優(yōu)秀作品進行師生互評,后同組學生互評。將優(yōu)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
筆的世界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節(jié)“設計•應用”領域的課程。本課旨在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藝術設計與生活應用的密切聯(lián)系,認識到設計要以人為本的原則。本課的筆的設計要體現(xiàn)美觀與實用相結合,對造型結構和功能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設計,從而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筆對學生是很熟悉的物品,但是筆在材料、造型、尺寸等方面的運用是根據(jù)不同功能而進行設計的,這是學生在以往的生活中所忽視的。對于學生而言,設計的概念有些陌生,本課的教學正是以設計筆為出發(fā)點,進而培養(yǎng)觀察分析能力,了解設計理念,提高設計意識,學會簡單的設計方法,并將設計理念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創(chuàng)造出更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進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養(yǎng)成善于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筆的設計理念,設計的筆要美觀與實用相結合。
能力目標:學會觀察和分析筆各部的特點和功能,學習簡單的設計圖畫法,能夠設計一款既美觀又實用的筆。
情感目標:養(yǎng)成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提高觀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設計要以人為本的原則。
三、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觀察分析筆各部分的設計意圖,了解形象與功能之間的關系,運用簡單設計圖的畫法設計一支新穎的筆。
難點:運用設計理念,設計出既美觀又實用的筆。
四、說材料準備
水彩筆、畫紙、格尺、鉛筆、各類不同造型、材料的筆。
五、說教法
直觀欣賞、實物投影儀演示、講授相結合的方法。
通過以課件為主直觀欣賞的方法,讓學生了解不同材料、尺寸、造型的筆,都是根據(jù)不同功能進行設計的。了解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對重點部位進行觀察,從而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對簡單設計圖進行講解,使學生了解設計圖畫法。
六、說學法
欣賞課件,觀察分析作品,體會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通過對范畫的分析了解簡單設計圖的畫法。
七、說導入
通過提問:“每天陪伴我們寫字畫畫的好幫手是誰呢?”來導入課題。
“交流一下”:讓學生拿出自己使用的或喜歡的筆,互相交流,初步觀察筆的不同。初步了解這些不同地方的作用。
八、說教學過程
1、你認識這些筆嗎?
通過欣賞大量不同材料、不同造型、不同尺寸及不同功能的筆,并針對不同特點的筆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筆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分析,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形象與功能的關系、進一步了解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進一步了解美觀與實用相結合的設計原則。從而讓學生學會分析、思考的方法,為自己的設計打下基礎。
2、細致分析
通過“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形象與功能的關系”、“美觀與實用的設計原則”等板塊,讓學生學會觀察和分析,并逐漸理念以上設計原則。
3、賽前熱身
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設計意圖,并了解簡單設計圖的內容及畫法。
4、大顯身手
讓學生來比一比,誰的設計圖畫的好,誰更有創(chuàng)意吧!在創(chuàng)作中以音樂為背景,讓學生享受創(chuàng)作的快樂。
5、新產(chǎn)品發(fā)布會
讓學生展示并闡述自己作品的設計意圖,師生之間進行互評,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鼓勵。
6、夢想成真
讓學生欣賞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設計理念的作品,使學生對自己的作品及能力充滿自信。1、錄音筆2、未來多功能電子筆3、貴的筆
7、總結:
希望同學們不僅能夠設計筆,而且能夠為自己的設計一個美好的未來,并在學習和生活中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終夢想成真!
九、說板書
板書除課題外,為學生提供作品展示的平臺,將學生的作品貼于板前,并進行評選。
彩球的設計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小學美術第十二冊第七課《彩球的設計》,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1.內容、地位、作用
《彩球的設計》屬于“設計.應用”領域,是立體構成的一個基本內容,目的是要讓學生從平面造型向立體造型進行過渡學習。
教學目標:
認知:了解彩球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規(guī)律。
能力:通過對教材的研究和學習,學習插接彩球的創(chuàng)作、設計步驟和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通過插接彩球的創(chuàng)作,在合作學習中學會做人、學會作事。
2.教學重點和難點
了解彩球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規(guī)律。做出新穎、美觀的彩球作品。
二、教法運用
美術新課程理念強調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xiàn)以及收集資料等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因此,依據(jù)本課的性質及學生認知現(xiàn)狀,本課以營造良好融洽的師生互動氛圍為主線,采取實物導入簡潔明了,在新授部分,利用多媒體的便利,搜集了大量的各種材質的彩球讓學生欣賞,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直觀輕松的氛圍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認知、體驗熱情。
三、學法指導
本課重點讓學生自主學習,欣賞書上的彩球,小組探究如何制作而成,學生互相交流分析成果。因此本課利用實物、多媒體課件展示,通過觀察、引導、教師示范,使學生始終滿懷輕松愉悅的情緒體驗,了解彩球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規(guī)律,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制作彩球,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會做人、學會作事,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四、教學程序
一、欣賞導入
1、欣賞教師制作的彩球作品
2、出示課件欣賞更多彩球(包括民間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的以及有不同材料制作的各種彩球)
3、師提問題:看了這么多漂亮的彩球,你能說一說彩球給你什么感受嗎?有什么特點?
(1)這些彩球是由什么基本形組合成的?
(2)基本形在外形、色彩裝飾上有哪些特點?
師:同學們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個這么漂亮的彩球?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設計制作一個彩球。板書——彩球的設計
二、
1、教授新課
分析教材研究設計步驟的方法
(1)師提問題:
A:彩球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B::你有哪些困惑?
(2)自主探究(分組討論)
A:研究討論正多邊形組成球體的規(guī)律
B:研究彩球插接規(guī)律
C:彩球創(chuàng)新可以哪些方面設計創(chuàng)意
2、師生總結制作彩球步驟和方法
(1)畫一個基本形(正三角形或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
(2)設計外形與基本形結合做成樣板
(3)用樣板繪制插接板若干
(4)插接組合
(5)裝飾美化
3、師演示部分制作要點
(1)演示畫正多邊形的方法
(2)把外形與基本形組合再將組合好的制成樣板
(3)演示插接組合
四、學生分小組學習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我們已學會了制作彩球的方法,你有什么好的創(chuàng)意嗎?可以從外形、色彩、裝飾上進行創(chuàng)造。
五、展示與評價:
1、欣賞同學們的作品,介紹自己的作品。
2、評價學生作品評出創(chuàng)新設計獎和佳制作獎。
六、課后小結
1、總結本課內容要點
2、提出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
第七課《彩球的設計》說課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小學美術第十二冊第七課《彩球的設計》。下面我從對教材的把握、教法學法的運用、教學流程的設計和教學反思四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準確把握說教材
本課是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內容。 用一種或兩種正多邊形可以組合二十余種不同的球體。如果設計邊長相等的正多邊形,留出插接口,再按一定規(guī)律組合,可以創(chuàng)造出千變萬化,富有個性的球體。
根據(jù)九年義務教育大綱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三個:美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民間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初步了解民間傳統(tǒng)裝飾藝術的審美特點。知識目標:學 習插接彩球的創(chuàng)作、設計步驟和方法。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制作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學 會做人、學會做事。根據(jù)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教學重點是了解彩球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規(guī)律。教學難點是做出新穎、美觀有創(chuàng)意的彩球作品!
二、靈活運用教學法
新 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的“教”要立足于學生的“學”,使每位學生都堅信自己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幫助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方面的“閃光點”。 為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樹立信心。在教學中,我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主動的、自覺的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來。我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參與的熱忱,優(yōu) 化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直觀教 學法”、“多媒體課件演示法”來組織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通過欣賞、觀察、比較,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
三、層層推進說程序:
為了更好的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欣賞導入,了解彩球的作用!
首先我以一段雜技表演《獅舞》來開課。驚險刺激的雜技表演不斷的刺激著學生的聽覺和視覺,使他們自覺的進入情境。然后,我適時引導,將學生的眼球定格在彩球上,彩球的作用不言而喻。隨即,我出示一個鏤空的大彩球,迅速導入課題。 欣賞生活中的彩球,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欣賞水平!
二、自主合作,探究彩球的制作方法:
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我分兩步進行:(一) 觀看課件,閱讀教材,帶著問題進行探究。(二)觀察比較,合作研討,正多邊形插接球體的規(guī)律。學生通過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學會發(fā)現(xiàn)、欣賞別人的長處,取長補短。并自己總結出制作方法!
三、教師示范,演示彩球的制作要點!
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 課前,我制作示范作品的時候,發(fā)現(xiàn)制作彩球的方法千變萬化,但我相信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只要刪繁就簡,找到規(guī)律,抓住要點,就一定能做一個與眾不同的彩 球。基于這種考慮,我將設計和制作中的知識要點總結出來,拍攝成短片,在上課的時候播放給學生看。這樣,既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又打開了學生的思路,為后面的 創(chuàng)作提供了有效的技術保障!
四、學生制作,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在課上合作,就會考驗集體中的每一個人,是否能和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xié)力,共同創(chuàng)造,并在其中得到樂趣、增進友誼、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培養(yǎng)意志品質!
五、展示評價,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開展互動式參觀、交流活動,能增強學生對創(chuàng)作的自信心與評議能力。鼓勵學生用欣賞、寬容的態(tài)度多角度的評價。這樣,一方面培養(yǎng)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另一方面,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六、拓展延伸,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潛能!
通過學習本課,學生了解到生活中處處都有設計,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方便生活和美化生活。在學習彩球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學生要觀察分析、要自主探究、要大膽創(chuàng)新!
四、提高課效說反思:
新時期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強調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改變傳統(tǒng)教法和學法。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縱 觀本節(jié)課的整個教學過程,綜合我的個人感受,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達到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課堂上,我還成功運用了自 主探究,合作研討的教學模式。令我驚喜的是,同學們的作品有的很精美,很有創(chuàng)意,多有獨到之處。有的雖然不是非常完美,但是稚嫩的創(chuàng)意和制作中的小小失 誤,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能說明他們在思考,在體驗失敗與成功的過程。當看到同學們?yōu)榻鉀Q了一個個難點問題而欣喜不已的時候,當看到同學們?yōu)槌晒Σ褰映鲆粋 個彩球而笑逐顏開的時候,我堅信我的開放式的美術教學課堂是正確的。
以上是我說課的內容,懇請在坐的各位專家和同行,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的說課完畢。